移动端

矿井人员安全虹膜考勤系统分析

2012年08月30日 18:43智慧城市网点击量:2767

  一、煤矿考勤概述
  
  矿山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它们的良好运转时刻不停地为国家各行业发展提供大量的资源,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收益。但是,大多数矿山都是深入地下的采撷,这种工作方式是矿山生产安全问题的根源。历年来,矿难事件层出不穷。面对效益、安全两者必须兼得的局面,*的途径就是加强安全管理。
  
  严格的制度搭配*的手段,是加强安全管理的有效途径。矿工考勤是煤矿行业重要管理板块之一,完善的考勤机制不仅在核算酬劳、统筹控制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对生产安全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当前常规的考勤机制在煤矿上的应用显得比较苍白,如打卡记名制度,这种制度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工人可以拿着任何人的卡去考勤,很多地方的老矿工下井津贴比新矿工要高,就有人为了拿到更高的津贴而拿老矿工的卡下井,zui后多出来的津贴两个人分。还有一些地方的煤矿存在类似于黑社会势力的一撮人,他们不下井,而逼着别的矿工代他们打卡,zui终依然会算考勤领导足额的工资。这些种种都是因为打卡记名考勤的缺陷而导致的。出现这些情况在不发生问题的时候仅仅是多发点工资,白白流失一点资金。一旦发生事故,其影响就大了起来,比如我国某地的一个煤矿就发生过类似的案例,发生矿难之后,连井下有多少人分别是谁都无法统计出来,考勤簿上记载的下井人却在井上出现了,而本来应该在井上的人却在井下,这为事后救助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生物识别中常见的指纹识别和面部识别等技术在这方面也很难实现zui终目标,长期的体力劳动直接导致很多矿工指纹磨损,无法采集识别;井下的灰尘也会让面部识别无用武之地。
  
  虹膜识别考勤系统则利用眼睛虹膜终身不变性和差异性的特点来识别身份的一项高科技民用化产品。可以准确提供下井确切人数及身份,为矿山日常考勤,事后快速处理事故责任,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二、虹膜识别技术概述
  
  虹膜识别技术是利用虹膜终身不变性和差异性的特点来识别身份的,虹膜识别技术与相应的算法结合后,可以到达十分优异的准确度,即使*的虹膜信息都录入到一个数据中,出现认假和拒真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1、什么是虹膜
  
  人眼睛的外观图由巩膜、虹膜、瞳孔三部分构成。巩膜即眼球外围的白色部分,约占总面积的30%;眼睛中心为瞳孔部分,约占5%;虹膜位于巩膜和瞳孔之间,包含了zui丰富的纹理信息,占据65%。外观上看,由许多腺窝、皱褶、色素斑等构成(见图2-1),是人体中zui*的结构之一。虹膜的形成由遗传基因决定,人体基因表达决定了虹膜的形态、生理、颜色和总的外观。人发育到二岁左右,虹膜就基本上发育到了足够尺寸,进入了相对稳定的时期。除非极少见的反常状况、身体或精神上大的创伤才可能造成虹膜外观上的改变外,虹膜形貌可以保持数十年没有多少变化。另一方面,虹膜是外部可见的,但同时又属于内部组织,位于角膜后面。要改变虹膜外观,需要非常精细的*,而且要冒着视力损伤的危险。虹膜的高度*性、稳定性及不可更改的特点,是虹膜可用作身份鉴别的物质基础。
    
  2、虹膜识别技术特点
  
  虹膜识别技术与相应的算法结合后,可以达到十分优异的准确度,即使*的虹膜信息都录入到一个数据中,出现认假和拒假的可能性也相当小,两个不同的虹膜信息有75%匹配信息的可能性是1/1200000,两个不同的虹膜产生相同IrisCode(虹膜代码)的可能性是1/1078,比其他任何生物认证技术的度高几个到几十个数量级。
  
  虹膜身份识别是一种新兴的生物识别技术。利用虹膜作为身份识别的依据,与其他生物识别技术相比有多种优点。
  
  3、虹膜识别技术与其它生物识别技术的比较
  
  4、虹膜识别技术在煤矿的应用
  
  近几年来,在国家安全监察部门的高度关注和各地矿山负责机构的大力支持下,越来越多的矿山矿井开始使用虹膜识别技术作为矿山安全考勤的身份识别手段,东北三省、陕西、山西、河南、山东、青海、安徽、四川等省都已有大量案例出现,经过案例的不断积累,虹膜识别考勤设备也在进行不断的更新换代,在适用性、合理性、可靠性等各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考勤系统部分案例:
  
  •甘肃靖远煤业采用虹膜考勤设备
  
  •黑龙江龙煤集团采用虹膜考勤识别系统
  
  •华东建筑工地用虹膜识别考勤
  
  •陕西榆林榆树湾煤矿虹膜识别考勤
  
  •贵州毕节地区赫章腾达煤矿
  
  •内蒙古乌海恒实矿业
  
  •陕西神木拧条塔煤矿
  
  •广东江门南阳船厂
  
  •内蒙古扎来诺尔灵东煤矿
  
  •沂南县采用虹膜识别考勤系统三查管理
  
  •新疆神华宽沟煤矿
  
  三、矿井人员安全虹膜考勤系统方案概述
  
  本方案着眼于煤矿自然条件较恶劣、考勤情况复杂多变等客观因素,以虹膜识别板块为核心构成,以功能硬件为辅助设施,并以此为依托架构软件,共同实现虹膜信息的登记、识别、实现考勤功能并汇总考勤信息,明确下井人员身份。
  
  1、硬件组成
  
  该系统硬件部分由虹膜识别板块及周边设施构成。
  
  1.虹膜识别考勤机:在多次项目的打磨中,思源科安通过不断进取不断改进,集合多中同类产品优点,研发出新的硬件设备,该设备采用一代虹膜识别技术,改善了国内现有产品在误识、拒识方面出现的一些问题,利用更为广远的采集技术,令使用者在使用起来更为方便快捷。如图:
  
  虹膜登记识别一体机:(无需单独注册机)
  
  型号I:采集和屏幕在同一平面。
  
  型号II:采集和考勤屏幕在不同平面
  
  设备参数:
  
  功能简介
  
  (1)采集虹膜信息,实现虹膜注册、建立员工电子档案、验证信息,人员基本信息、家属信息录入。
  
  (2)当井下工作人员超出额定工作时间(可依实际情况设定工作时间),系统自动发出超时工作报警信号,提醒管理人员。
  
  (3)强制瓦检员,巡检员,安检员、绞车工、电工等重要人员的到岗,及时发布上岗信息,防止漏班漏岗,保证重要岗位上岗率。
  
  (4)对井下重要、危险场所如井下水泵房、主配电室等特殊场所的值班人员进行岗位值班考核。
  
  (5)禁止非注册井下岗位人员通过虹膜考勤下井,杜绝不安全人员下井。
  
  (6)与安全管理系统联网控制,可禁止安全管理限制的人员通过虹膜考勤入井。
  
  (7)记录外来检查、指导、参观、考察人员下井和升井时间信息和图像信息,单位带队人信息,规范外来人员下井安全管理。
  
  (8)通过虹膜考勤系统可以对煤矿干部进行走动式管理。
  
  (9)可以实现自定义考勤、个人考勤、领导分级考勤、分工种考勤、分单位考勤等,可查询不同类别和时间的历史数据记录。
  
  (10)实现考勤信息的记录、汇总、统计、分析,生成各种报表,供打印和管理。
  
  2.周边设施
  
  ①服务器
  
  根据客户需要,架构远程客户端服务器,方便办公中心随时查询汇总考勤信息,对各个考勤终端的人员识别信息进行备份和传输。
  
  服务器的选择根据客户需求可进行更改,我公司根据各品牌的稳定性和各方面的性能优劣综合实际情况提出建议。
  
  ②其他设施
  
  UPS:不间断电源(uninterruptiblepowersystem),能够提供持续、稳定、不间断的电源供应的重要外部设备。主要为防止煤矿电源不稳定导致考勤无法正常进行。
  
  打印机:可选设施、完成考勤表的打印。
  
  3、软件构成
  
  1.应用部署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2000、Windows2003、WindowsXP,(目前不支持WindowsVista操作系统)。
  
  数据库:SQLserver2000
  
  2.软件功能
  
  针对煤矿复杂的工作时间段安排,公司软件部门集合多种情况,开发了完善的考勤软件,其功能简介如下:
  
  ①可录入员工详细信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部门、录入员工基本信息、详细信息,并可对员工进行搜索,方便对个人进行操作。
  
  ②可选择常规考勤班次,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自行设置考勤班次,班次安排可细化到个人。
  
  ③可统筹Excel格式日报表、月报表,统筹方式可按照部门方式也可按照个人方式。
  
  ④考勤数据可以随时上传下载至服务器端。
  
  除以上*功能外,软件可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其他板块,例如“异常处理”、“机器设置”等;公司也将视情况对软件进行定期不定期升级。
  
  4、系统拓展
  
  系统拓展主要针对大量使用或集团使用客户。
  
  ①多台考勤终端拓展:针对同一应用场所多台应用终端或非同一场所应用,本方案采用网络架构实现数据传输和同步。
  
  上图为同一场所多个应用终端示意图,各考勤点考勤数据通过局域网汇总到服务器,并进行查询显示。
  
  远距离传输并zui终汇总到总部服务器进行操作与查询。
  
  ②其他硬件拓展:
  
  显示端:根据客户需求,可加设LED显示屏,将考勤数据显示到办公大厅等场所。
  
  监控端:可在各考勤点增设摄像头,对考勤人员和考勤机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录像。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www.afzhan.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www.afzhan.com)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编辑精选

更多

本站精选

更多

视频直击

更多

专题推荐

更多

名企推荐

更多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0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