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铁路视频监控系统面临的四大难题

2012年06月29日 17:28$artinfo.Reprint点击量:1215

  我国铁路监控的发展是随着整个铁路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崛起的,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共经历了三个阶段。
  
  *阶段:解放初期至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这三十年间,由于受当时经济发展滞后的严重影响,火车仍以zui古老的蒸汽机车作牵引,而当时的铁路防护主要通过铁路工作人员流动查看进行防范监控。
  
  第二阶段: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末。这是我国铁路事业的快速发展期。在此期间,主要采用内燃及电气化机车作为列车的牵引动力。为了保障铁路的安全运行,在特大型车站候车室、站台、售票厅、货运站等区域运用模拟视频技术进行监控。
  
  第三阶段:二十世纪初至今。这是我国铁路事业的高速发展时期,采用国产的电气化机车作为列车的牵引动力;高速铁路的相继开通运行;我国铁路运行进行了多次大提速;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迅速由模拟视频技术经数模结合到目前网络化数字视频技术。
  
  铁路视频监控发展存在问题:
  
  体系规范不统一
  
  据悉,各主要行业、部门均出台或正在酝酿出台各自的规范,这样导致视频编解码标准的多样性。系统数据交换环节强有力规范的缺位,使得各厂家在目前编解码标准(比如H.264和MPEG4、MJPEG)框架下,各自制定自身私有算法,视频信号在压缩的过程中每个公司打包的原理和方式不同、花样繁多、标准不一,功能侧重点也各不相同不同厂商的产品无法兼容,互通性不强,如果项目前期采用一家公司的产品容易形成垄断,不利于监控系统的长期稳定的发展及维护、扩容。
  
  集成化程度低
  
  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规模越来越大,系统需要进一步的和入侵报警系统、火灾报警系统、门禁系统、动力监控系统等进行融合,这就使得综合视频监控系统变得更加复杂,而传统的孤岛式系统将无法满足系统应用向深层次的发展,只有将各种系统数据通过网络汇聚、处理和传输,才能够深度挖掘系统的功能,提高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的集成度。
  
  智能化程度低
  
  铁路运输旅客人数众多、情况比较复杂、监控点也很多,所以仅仅依靠人力很难对各种突发情况作出及时和正确的反应。而通过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可以对视频画面进行高速分析和理解,从而完成人流量统计、拥挤检测、人脸识别跟踪、自动报警、监控联动等功能,大大减少人员的工作量,同时将提高系统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共享性差
  
  *,铁路视频监控系统涉及众多业务部门,比如*、车务段、机务段、调度段、旅服系统、客运段、货运段等都有各自*的视频监控需求,由于铁路部门专业分割明显,各专业的关联度较低,视频监控系统采取“谁建设、谁负责”的原则,因此在铁道部、铁路局及相关站段预留与铁路信息化应用系统的互联接口,加强对既有视频资源的整合,以发挥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更大的共享作用。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www.afzhan.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www.afzhan.com)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编辑精选

更多

本站精选

更多

专题推荐

更多

名企推荐

更多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0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