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05月18日 10:08安徽电科恒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点击量:582
根据国网公司10~35kV的户内主要设备运行环境要求及变电运行相关管理规定,变电站内配电室的环境要求包括:
场所 | 项目 | 控制目标 |
---|---|---|
配电室 | 温度 | 35℃ |
配电室 | 相对湿度 | 65%RH |
配电室 | 灰尘 | ≤10mg/m³ |
配电室电缆层 | 温度 | 35℃ |
配电室电缆层 | 湿度 | 70%RH |
配电室 | SF6 | ≤1000ppm |
现有已建成的常规变电站均未配置辅助控制系统及环境控制系统,变电站内环境参数未考虑数据采集及在线监测,配电室内环境控制均采用人工控制方式,由运行人员根据外部环境条件,到变电站现场巡视及操作,在各配电室内通过人工控制空调运行模式、风机启停、百叶窗开关等方式就地控制配电室环境,无法实现自动控制和在线监测。
现有常规变电站风机均为普通通风机,空调为普通民用空调,进风窗为普通通风百叶。通过人工控制空调运行模式、风机启停、百叶窗开关等方式就地控制配电室环境,无法自动控制及和在线监测。
针对目前变电站配电室运行环境现状,需在配电室配置一套配电房综合监控装置,该装置包含环境数据采集单元、环境控制(温湿度)单元、照明控制单元、火灾报警与消防系统接口及一体化智能控制管理平台,实现对配电室内对站内的温度、湿度、水浸、SF6浓度(选配)、灰尘(选配)等环境信息进行实时采集、处理和上传,对配电室内环境状态、空调、风机及照明等辅助设施实现在线监测,根据各种环境条件及运行环境要求,通过一体化环境管理平台实现站内辅助设备的联动,完成变电站站端的环境智能控制。
配电房综合监控装置通过统一的管理平台将室内环境参数、辅助设备状态、智能控制各单元状态均统一采集、处理,具备实时上传远端监控端的功能,站端对控制设备及辅助设备进行定时巡检,当站端环境或控制设备出现告警状态情况下及时上传告警信息,实现对配电室环境的综合调节,确保运行环境满足设备安全运行的需要。
(1)温湿度传感器
配电室内环境温湿度传感器安装数量根据室内面积、空间体积、空调、除湿机安装数量等具体状况确定,并考虑冗余和室内环境分区域控制,同时需要考虑室外实时环境温湿度状态。根据配电室环境控制要求需按实际工程在室内安装温湿度传感器5~6台,室外再配置温湿度传感器1~2台。
(2)水浸传感器
配电室电缆沟内应配置1~2台水浸传感器,对于设有电缆夹层的户内变电站,在夹层内应布置2台水浸传感器。水浸传感器应选用支持告警输出功能的工业级产品。
基本原则:
(1)空气循环
应能实现配电室室内室外空气循环、室内空气循环。
排风机应与空调、除湿机等设备联动,开启排风机的同时应人工开启百叶窗,防止室内产生负压,且不应与空调或除湿机同时开启。排风机应在高压室大门外的显著位置布置手动控制开关,用于事故通风,控制逻辑应按照手动优先于远程遥控和自动控制。
对于高压室有低于地平面的电缆层(沟)的站所,应安装轴流风机促进电缆层(沟)与室内的空气循环,避免电缆沟内湿度过大影响高压开关柜内的湿度。
(2)温度调节
一般情况下,室外配置2台温湿度传感器,由于室外环境恶劣,可以互为备用,避免由于损坏造成控制装置误判。高压室内,每80m²配置一台,大约3到6台,这样配置可以避免局部的环境状态的不均衡。如有特殊需要高压室内的一次电缆沟内,每隔20米安装一个温湿度传感器,一般在2台到4台。
为了保证室内温度能够有效控制,配电室内应安装工业级大功率冷暖双制型空调。空调应至少具备制冷、制热、除湿、送风四种工作模式,发生故障时能自动检测,并可通过远程通讯,将自身状态上传至主站。发生断电后,一旦供电恢复,空调应能按照原有设定继续运行。每匹空调的制冷量大约对应100-150M3空间体积,对于配电室内有电容器室和站用变室等发热量较大的空间,应增大空调容量或调整控制参数。空调启动应以室内温度作为主判据,在未安装除湿机的条件下,室内湿度也应作为辅助启动判据,空调应支持与室内循环安装的轴流风机联动。
(3)湿度调节
由于湿度对高压设备的影响更加显著,对于监测湿度较大的变电站可考虑在高压室配置除湿机。除湿机应选择循环风量大、除湿量大、速度快、适宜空间比较大的工业除湿机。除湿机容量应按照240升/24H除湿量(标准测试条件)大约对应300-400 M3空间体积进行选择。除湿机的启动应以室内湿度作为主判据,在室内湿度超过设定值后启动,当室内湿度低于返回值时关闭,除湿机应支持与室内循环安装的轴流风机联动。
为防止出现电缆层(沟)出现积水的状况,配置2台水位传感器分别作为上水位和下水位条件,当上水位信号动作后,启动排水泵(潜水泵或普通离心泵)的电源开始排水,当下水位信号消失后,关闭排水泵。系统应具备排水泵的保护装置和告警信息采集。排水泵应根据现场状况选择使用,排水泵应该固定安装,排水管应选用耐用并适合固定安装,水管口径应与排水泵匹配。
环境控制装置应具备与变电站火灾自动报警装置的接口,报警主机应自带通讯接口,并对消防报警装置厂家提供通讯协议,可实现该装置与火灾报警装置联动功能。
智能辅助控制平台通过照明控制单元与照明回路的接触器配合,可以实现照明回路的状态监测及远方遥控功能,满足配电室环境控制目标。
需对变电站配电室空调、风机、百叶窗、照明、墙(地)面等进行综合整治,确保满足环境控制装置的联动控制需要。
适用于在变电站、配电房、开闭所、临街变、箱变、环网等场景提供针对性解决方案。
有三千余座变电站、近万个配电房的成功案例
上一篇:水环境监测布点方法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www.afzhan.com)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