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防盗报警系统总线探测器分类分析

2011年06月21日 10:58智慧城市网点击量:1888

  目前,市面上的总线探测器一般包括:四元被动红外探测器、双鉴探测器、工业级高吸顶安装探测器、工业级室内双鉴和室外双鉴探测器等。
  
  室内总线探测器
  
  室内总线探测器另含有一个分线制防区端口,现广泛应用于商业、政府机关及住宅场所。附加的防区输入端口,允许连接到总线探测器附近的门窗磁或任何继电器探测器,这样就节省了继电器探测器连接到控制器的线缆成本。连接到附加防区端口的继电器探测器,控制器可以为其分配一个独立的防区编号,同时支持所有的防区终端连接方式,包括常闭、常开、终端电阻、双终端电阻和三终端电阻等。
  
  通过使用*的终端接线技术(双终端电阻或三终端电阻接线方式),只占用控制器一个防区端口就可识别出探测器的入侵报警、防拆报警和防遮挡报警等不同警情。下面介绍分线制安装和总线制安装的分析比较,以安装8个探测器+8个门/窗磁为例。采用分线制安装方式,需要从控制器拉出8根数据线和电源线连接到8个探测器上,另外,还要再用8根数据线将门/窗磁连接到控制器附近。而采用总线制探测器连接系统时,只要将门/窗磁一一配对连接到总线探测器的附加防区端口上,再将各个总线探测器用一根数据总线连接起来,zui后再集中连接到系统控制器上即可。此安装方式可大大降低施工布线、安装难度,节省了施工安装的线缆、人工成本,并使系统的后期维护更加简易和方便。
  
  灵活的总线连接方式
  
  总线探测器与系统控制器的总线回路不受特定限制,支持总线型、星形或混合式连接方式。基于此,可从系统总线回路上的任意总线探测器上分支出多个总线回路。
  
  室内总线探测器另含有一个分线制防区端口的这一特性,相当于在普通探测器内集成了一个双防区地址模块,进而无需添加任何防区扩展模块等硬件成本即可在系统总线上增加了防区容量,这大大节省了系统的硬件成本及安装施工的人员成本。试想,系统通过总线制方式连接室内总线探测器到一个写字楼的每个办公室房间,在不增加总线回路和防区扩展模块等任何硬件设备的情况下,每个室内总线探测器除了本身作为一个防区外,在系统上还增加另一个门/窗磁防区,这大大降低了系统的造价总成本和安装施工难度。
  
  当总线探测器容量超出32个时,通过使用总线扩展模块可以连接多达128个总线探测器。每个总线防区扩展模块可灵活设定为8/16/24/32个总线探测器容量,每增加一个总线扩展模块,系统的总线探测器容量即可增加8/16/24/32个。
  
  便捷的总线安装、调试和诊断功能
  
  总线安装方式的优势不仅体现在节约线缆、人工成本上,而且能够实现通过键盘或远程上传/下载软件方式进行远程编程、诊断及测试等功能。系统可通过键盘和上传/下载软件对总线探测器进行编程,这意味着总线探测器的被动红外敏感度设置、微波距离调整、以及LED指示灯开/关控制等参数,都可以通过系统总线方式由远程操作来完成。
  
  远程诊断功能是指可以在现场以外的任何地方,通过系统软件或键盘对总线探测器进行故障诊断检测。例如:可以通过系统总线测试出每个总线探测器上的电源电压输入值,或者被动红外传感器信号和噪音强度,从而很快了解现场每个总线探测器的所有参数使用情况,而不需要踏入现场半步,皆可对系统前端的所有总线探测器进行维护检测、故障诊断分析等操作。通过远程软件或键盘对总线探测器的参数进行设置,可以轻松地改变探测器的设置参数,此设置参数既可以作为*的设置,也可以作为到达现场前的临时设置。
  
  自动安装技术的优势
  
  自动安装技术可提高系统集成商或工程商快速安装编程、布置报警系统的能力。传统的报警控制器必须逐一对控制器上的安装扩展模块进行编程设置,诸如防区扩展模块、继电器输出模块等,系统才能正常工作。这对于一套40-128防区的报警系统来讲,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用于系统编程设置。而自动安装技术类似于电脑系统中的“即插即用”功能。
  
  当控制器上电启动后,系统首先通过键盘上的双行32字符显示屏自动引导、提示现场技术人员,进入系统菜单自动扫描并识别出连接到系统总线上的所有总线设备类型及地址等信息,逐一提示对总线设备的参数设置,总线设备包括有线防区扩展模块、无线防区扩展模块、继电器输出模块、键盘等,用户只需要简单的修改其参数就可完成总线设备的编程设置,而无需事先记录并逐个输入所有总线设备及相应的地址等参数信息,这大大节省了工程商的现场施工、调试时间。
  
  值得一提的是,系统的所有键盘也通过总线方式连接到控制器上,这无疑增加了键盘连接到控制器上的灵活性,节省了布线的成本,同时键盘到控制器的接线距离得到大大的提高。
  
  新型的防盗报警系统还可以对系统总线通讯质量进行检测,一旦系统发生故障,可通过这一功能迅速对系统总线连接进行检测,确定故障发生诱因,从而节约工程技术人员查找、排除系统故障的时间。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www.afzhan.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www.afzhan.com)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编辑精选

更多

本站精选

更多

视频直击

更多

专题推荐

更多

名企推荐

更多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0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