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构建IP监控时代的“安防生态系统”

2011年05月17日 11:05$artinfo.Reprint点击量:1007

  目前,无论是在范围,还是在中国市场,视频监控的数字化进程都在不断加快中。智能化、高清化的IP摄像机以模拟产品无法媲美的各种特性,已经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市场机会。据统计结果,目前IP视频监控已经占有30%的*,而在金融、交通、教育等领域,大批IP视频监控案例的不断涌现,也加速了模拟向数字视频监控转变的进程。
  
  IP监控安讯士(AxisCommunications)认为,在数字监控时代即将来临时,安防领域厂商、集成商、渠道商等角色也面临着改变,一个新的“安防生态系统”(Ecosystem)正在不断完善中,该系统包括前端网络摄像机及视频分析,网络传输设备,存储设备,平台,系统集成,渠道等;未来此系统中的各个环节,将会更紧密的合作,共同提供更安全、更完善、更易用的IP监控应用。
  
  网络摄像机——技术创新以适应个性化需求
  
  自从1996年安讯士推出*台网络摄像机,网络摄像机产品经历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衍生出球机、枪机、PTZ等多种品类,且在成像质量和性能方面也大大提升。如,百万像素摄像机可还原更多细节;热成像摄像机可以在*黑暗和环境条件下保证成像质量;而智能前置的相关应用,则有助于降低传输带宽和服务器的压力,避免冗余信息占用大量的存储空间。在行业应用方面,IP摄像机会根据其应用环境被赋予不同的功能,如应用于车站、仓库等地的摄像头会搭载防盗和自动破坏报警功能;而安装在零售商店的摄像机可以具备自动辨别人物、清点人数等功能。可以预计,在未来,那些具有创新能力的厂商会继续推出更多针对不同领域、有着不同特点的视频监控产品,以满足市场、客户不断提升的需求。



  安防平台、安防软件——让硬件性能更加出众
  
  近年来安防应用行业化趋势愈加明显,金融、交通、教育等不同领域对监控的需求存在很大差别。即使是同一领域,不同地区,不同需求的客户对于安防监控的关注点也不尽相同。
  
  针对各行各业的客户提出的不同需求,更加专业的定制化安防平台、安防软件,可以使安防设备的性能得以zui大化的发挥,更有利于提升IP监控系统的灵活性以及智能化程度。所以,在安防应用市场的不断拓宽和IP监控系统集成化过程中,越来越多的zui终用户已开始意识到安防平台,安防软件的重要性。而在不同领域各有所长的的安防平台、软件提供商将获得极大的发展空间。

  
安讯士与合作伙伴共同开发的视频管理软件
  
  开放的系统环境——打造zui的产品集合
  
  如上所述,IP视频监控涉及到平台、硬件、软件等多种要素,因此安防产业链中功能细分趋势将愈加明显。而在功能细分之后,通过集成商进行集成,再将zui终的解决方案提供给客户。这种紧密的产业合作模式,需要平台提供越来越标准化的接口。因此,类似于ONVIF这样的开放平台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ONVIF是由安讯士、Bosch和SONY在2008年合作建立面向的开放性网络视频接口论坛,已经有超过600个安防产品在遵循其标准,其中包括网络摄像机、视频管理系统、图像存储,视频分析及其它领域。在遵循ONVIF协议的标准环境下,客户和集成商在各种硬件、软件配置上可以拥有更多选择权,在监控系统中同时集合zui的硬件、软件、平台等产品。
  
  渠道变化——传统渠道商需向IT靠拢
  
  安防监控的IP化将会带来很多与模拟安防监控不同的技术和应用。网络技术,存储技术、平台软件技术等IP监控系统知识的普及是传统安防渠道商必须解决的问题。从单一的产品销售变为整体打包解决方案的销售商,从简单的产品流通渠道商转变成集成解决方案的服务商,传统安防渠道商都需要进行系统学习和提升。在此过程中,相对更熟悉IP视频监控的生产厂商可以协助传统渠道商的转变,如安讯士推出的“安讯士学院”即是针对需要了解网络视频监控技术的人员,提供免费的培训课程,涵盖了产品、技术、行业应用、成功案例等各个方面。

  
成立于2004年的安讯士学院,在已对超过20,000多名从业人员进行培训
  
  打造良性“安防生态系统”——zui的产品与zui广泛的合作伙伴
  
  安讯士作为的网络视频解决方案提供商,凭借着zui全面的网络视频监控产品线、zui开放的接口平台和众多专注于渠道、平台、软件的等领域的*合作伙伴,已经形成完整的“安防生态系统”(Ecosystem)。在将来越来越细分的市场环境下,安讯士将携手合作伙伴,提供从风险评估到安装、支持的各项服务,共同为不同行业的客户提供成效持久、安全、可靠的定制化视频监控解决方案。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www.afzhan.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www.afzhan.com)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编辑精选

更多

本站精选

更多

专题推荐

更多

名企推荐

更多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0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