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选择超滤膜材料及其适用领域

2011年05月11日 10:11研生elisa 销售网点(上海研生实业有限公司)点击量:2635

  超滤膜一般为高分子分离膜,用作超滤膜的高分子材料主要有纤维素衍生物(例如:醋酯纤维或与其性能类似的高分子材料)、聚砜、聚丙烯腈、聚酰胺、聚砜酰胺、磺化聚砜、交链的聚乙烯醇、改性丙烯酸聚合物等等。由此可知,超滤膜zui适于处理溶液中溶质的分离和增浓,或采用其他分离技术所难以完成的胶状悬浮液的分离。超滤膜的材料可以分为:
  
  一.纤维素酯类:
  
  二醋酸纤维素(CA)为水系CA(醋酸纤维),其对蛋白吸附比较低,适用于低分子醇类、油脂类溶液的过滤或科研中特殊成分的分析测定
  
  三醋酸纤维素(CTA),亲水性强,非特异性吸附极低,溶剂和小分子溶质在滤过时不会因被膜吸附而产身损失,因此在样品清洗、除蛋白以及需要回收滤过液的操作中,敬意使用三醋酸纤维素膜。
  
  硝化纤维素(CN),其对蛋白等生物大分子吸附力强,用于医学研究及诊断的细菌培养和生物工程;DNA-RNA杂交实验和检定;做液闪测定、放射性示踪物的超净制备和电泳、微量元素分析等。
  
  乙基纤维素(EC)
  
  混合纤维素(CN-CA),适合水溶液,较低的蛋白吸附,流速高,热稳定性强,不适用于有机溶剂,特别适用于水基溶液。混合纤维素制成的膜,是一种标准的常用滤膜。由于成孔性孔隙率高,截留效果好,亲水性好,材料易得且成本较低,因此,该膜的孔径规格分级zui多,从0.05~8um,约有近十个孔径型号。该膜使用温度范围较广。可耐稀酸,不耐有机溶液和强酸、强碱溶液。不适用酮类、酯类、强酸和碱类等液体的过滤。性价比高。应用于:实验室、小工艺中除菌、除微粒的过滤;水体中大肠肝菌群的测定,饮用水、地表水、井水等,除菌过滤,溶液中微粒及油类不溶物的分析,水质污染指数测定,气体、油类、饮料、酒等微粒和细菌过滤。为样品前处理过滤中使用的滤膜之一;2微米和5微米的滤膜还用于油料过滤。
  
  再生纤维素,一种高亲水的膜,对蛋白的吸附极低,但用于从低蛋白浓度的稀释溶液中回收蛋白时,可以得到*的收率。再生纤维素膜可以高压灭菌,容易清洗,耐酸碱性能及耐溶剂性能好。
  
  三醋酸纤维素
  
  二.聚酰胺类
  
  尼龙膜(聚酰胺NYLON),该种也具有亲水性能。较耐碱而不耐酸。在酮、酚、醚及高分子量醇类中,不易被腐蚀,孔径型号也较多。适用于电子工业光刻胶、显影液等的净化。耐温性能好,可耐121°C,饱和蒸汽高压消毒30分钟,zui高工作温度60°C,化学稳定性好,能耐稀酸稀碱等多种有机无机化合物、溶剂。适用于电子、微电子、半导体工业水过滤,组织培养基、药液、饮料、高纯化学品、水及有机溶液流动相的过滤。
  
  三.聚砜类(PS)
  
  聚醚砜(PES),聚醚砜PES通量大、对蛋白吸附力较低,该类膜具有良好的化学性和热稳定性,耐辐射,机械强度较高,应用面也较广。具有较高的化学和热稳定性,流速快、耐酸碱能力强(pH范围1-14);具有高机械强度。
  
  四.含氟材料类
  
  聚偏氟乙烯(PVDF),膜机械强度高,抗张强度好,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及化学稳定性,蛋白吸附极低,具较强疏水性,疏水耐各种有机溶剂(卤代烃类除外)低蛋白吸。应用于气体及蒸汽过滤,高温液体过滤,组织培养基,添加剂等除菌过滤,溶剂和化学原料净化过滤。
  
  聚四氟乙烯膜(PTFE),有*的化学稳定性,适合在高温下使用。特别是PTFE膜,其使用温度为-40~260℃可耐强酸、强碱和各种有机溶剂。由于具有疏水性,可用于过滤蒸气及各种腐蚀性液体。适合水系及各种有机溶剂,耐所有溶剂,低溶解性。具有透气不透水、气通量大、高微粒截留率、耐温性好,抗强酸、碱、有机溶剂和氧化剂,耐老化及不粘、不燃性和无毒、生物相容性等特点。其相关产品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环保、电子、食品、能源等领域。
  
  五.聚碳酸酯和聚酯类
  
  主要用于制核孔微孔膜,用于卤素测定用于水溶液有机溶液。核孔膜孔径非常均匀,一般厚度为5~15um。此膜的孔隙率只有百分之十几,因膜薄所以其流体的过滤速度与前叙的几种膜相当。但制作工艺较为复杂,膜价格高,应用受到限制。目前该核膜已能制成多种孔径价格。
  
  六.聚烯烃类
  
  聚丙烯(PP)拉伸式微孔膜,聚丙烯(PP)纤维式深层过滤膜,该类微孔膜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可耐酸、耐碱和各种有机溶剂。价格便宜。但该类膜孔径分布宽。目前的商品膜有平板式和中空钎维式多种构型,并具有多种孔径规格。
  
  七.无机材料
  
  陶瓷微孔膜、玻璃微孔膜,各类金属微孔膜等。这是近几年来倍受重视的新的一族微孔膜。无机膜具有耐高温、耐有机溶剂、耐生物降解等优点。特别在高温气体分离和膜催化反应器及食品加工等行业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www.afzhan.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www.afzhan.com)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编辑精选

更多

本站精选

更多

专题推荐

更多

名企推荐

更多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0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