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LED行业这些新技术新产品你是否清楚?

2019年09月03日 12:01$artinfo.Reprint点击量:1039

  随着LED显示成本的不断下降和小间距显示等解决方案的逐步成熟发展,LED显示市场正迎来快速增长的阶段,产业转型升级加速,屏企更加注重技术和产品的深耕,尤其是Mini LED/Micro LED的出现和日趋成熟,正催生着广阔的市场空间。
 
  近来,行业技术在各个领域不断出现新突破,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层出不穷,具体在哪些精彩呢?下面和小编一起来围观:
 
  点间距P0.49mm Mini/Micro LED显示模组
 
  瑞丰光电早前公布新一代μLED显示技术乔戈里K2系列新进展,该产品是一款全μLED晶片封装,模组像素点间距为0.49mm,实现当前点间距密度的μLED显示模组技术又一创新突破。而且该显示模组为RGB LED晶片自主发光和混色,具有广色域、高色纯度、色彩还原真实等特点。
 
  “可卷曲”与“透明”AM Mini LED显示器
 
 
  近日,群创抢先发表世界较早的可卷曲(Rollable)AM Mini LED显示器,高亮度、灰阶表现佳、高色彩饱和度、高清晰动态画质、因具有简易收纳与安装的优势,不只可取代传统投影显示器,且可卷曲的优点,可同时应用于各式曲面显示器,目前同步与品牌客户接洽可卷曲显示器的应用,商机无限。
 
  另外,看好百货公司橱窗、家电、自动贩卖机、展示柜、车窗等透明显示应用带动消费商机,群创与品牌客户合作开发超高亮度、高色彩饱和度、高穿透度的AM Mini LED透明显示器。相较于OLED透明显示器,AM Mini LED透明显示器于亮度与环境可靠度都大幅超越OLED,AM Mini LED将在半户外或户外透明显示应用,取得优势。
 
  硅基氮化镓高清单片 Micro LED显示技术
 
  日前,Plessey外延片业务主管Wei Sin Tan博士表示,已经在单片Micro LED显示技术发展进程实现了一个重要里程碑——Plessey已成功将其硅基氮化镓单晶Micro LED晶圆与JDC的eSP70硅背板技术进行了晶圆级键合,从而实现了包含可寻址LED的Micro LED显示技术。
 
  多年来,Plessey一直将单片多像素LED Micro显示器视为户外可视增强现实显示器眼镜的未来,大力推动该技术的发展。据悉,该可寻址Micro LED阵列是一个尺寸为1,920*1,080(全高清)的单色电流驱动像素阵列,间距为8μm。每个显示器需要超过两百万个单独的电子键合,以便将该Micro LED像素连接到控制背板。
 
  3D LED封装新技术
 
  早前,国星光电发布车灯LED新技术——新型三维封装LED,是国星白光事业部在车灯LED领域的新“高精尖”技术成果,其采用立体柱状集成三维结构,光热耦合设计立体6面出光,设有蒸发区、绝热区、冷凝区三区散热结构,解决了传统平面LED光源芯片封装密度低、相邻芯片吸收严重、无法实现大于180°的出光角度等技术难点和痛点。
 
  国星新型三维封装LED具有发光角度大、集成度高、亮度高、可靠性高、散热性能优异等突出优势,其亮度比平面封装光源高45%,集成度是平面封装光源的10.7倍,流明密度是平面封装光源的18倍,其突出优势已经通过某品牌前大灯总成系统测试验证,了车灯高可靠性新趋势。
 
  LED嵌入式绷带 可通过蓝光治愈慢性创面
 
  据报道,科学家证明了蓝光的抗菌和抗炎作用,并将蓝光嵌入到*中,用于治愈伤口。MEDILIGHT是一个欧洲研究项目,旨在研发智能和可穿戴医疗设备,已展示了用于治疗慢性创面的LED嵌入式照明解决方案的原型。
 
  MEDILIGHT项目显示,除了抗菌效果,蓝光的抗增殖作用也已获得明确证实,证明了蓝光可防止过早愈合阶段的过度差向异化。合作团队进一步表明,蓝光能够通过另一种合适的光剂量有效激活关键的皮肤细胞,从而加快终的伤口愈合过程。研究团队相信,这个基于LED的智能可穿戴系统的原型将进一步为未来潜在的基于*法监测伤口愈合的设备实现商业化铺路。
 
  正如业内人士所说,“未来是5G时代,而5G时代是屏的世界,作为物联交互端口的屏幕将不断增加,这将给LED显示打开新的增长空间……”,当然前提是准备好真正的硬核技术和产品。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www.afzhan.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www.afzhan.com)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编辑精选

更多

本站精选

更多

专题推荐

更多

名企推荐

更多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0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