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你真正了解云计算技术吗?

2018年12月26日 13:52$artinfo.Reprint点击量:1390

  对于“云计算”这个名词,大家早已耳熟能详。但对于很多新入行的“小白”来说,其中涉及的各种概念可能令人毫无头绪,这篇文章从基础的角度出发,希望成为你的快速入门手册。
 
  概念篇
 
  2006年,Google CEO埃里克在搜索引擎大会提出“云计算”的概念,近两年逐渐被亚马逊、阿里、微软等公司大规模商业化。
 
  简单来说,云计算就是对计算机硬件、系统、网络、应用软件等资源的集中部署和再分配,以求达到计算资源的利用效率大化。而云计算初的目标是对资源的管理,管理的主要是计算资源,网络资源,存储资源三个方面。
 


 

  具体来说,云计算包括三层架构:IaaS、SaaS、PaaS。
 
  1.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
 
  IaaS提供给客户的服务是所有计算机的基础设施的使用,包括虚拟机,处理器(CPU),内存,防火墙,网络带宽等基本的计算机资源。
 
  这种服务的使用费可以按照多个标准来计算,比如每个处理器每小时费用,每小时储存的数据(GB),所用的网络带宽,以及所用的增长服务。
 
  要说IaaS领域的,非亚马逊莫属,当然还有一些的提供商如Rackspacem、Gogrid、Joyent等。
 
  2.SaaS(软件即服务)
 
  SaaS提供给用户的服务是可以运营在“云”上的应用程序。也就是说,用户可以在各种设备连接上“云”里的应用程序,用户不需要管理或者控制任何云计算设施,比如服务器,操作系统和储存等。
 
  常见的SaaS是协作应用程序,例如Google Apps;在线项目管理应用程序,客户关系管理有salesforce.com和微软的Dynamics等;以及基于云的储存和共享服务,如Dropbox和Skydrive。
 
  这里悄悄告诉你,如果想致力于主营业务,而不是把时间浪费在聘请和留住IT人员,SaaS较为理想。
 
  3.PaaS(平台即服务)
 
  Paas是指软件的整个生命周期都是在PaaS上完成的。这种服务专门面向于应用程序的开发员,测试员,部署人员和管理员。
 
  常见的PaaS有:Java和Python开发人员偏爱的GAE;针对企业级用户人群的WindowsAzure;Java用户新选择亚马逊的Beanstalk等。
 
  如果这三种架构没看明白,没关系,云计算的商业模式更容易理解,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
 
  1.公有云(Public Cloud)
 
  公有云是面向大众提供计算资源的服务。由商业机构、学术机构或政府机构拥有、管理和运营,公有云在服务提供商的场所内部署。用户通过互联网使用云服务,根据使用情况付费或通过订购的方式付费。
 
  公有云的优势是成本低,扩展性非常好。缺点是对于云端的资源缺乏控制、保密数据的安全性、网络性能和匹配性问题。公有云服务提供商有亚马逊、Google和微软等。
 
  2.私有云(Private Cloud)
 
  在私有云模式中,云平台的资源为包含多个用户的单一组织。私有云可由该组织、第三方或两者联合拥有、管理和运营。私有云的部署场所可以是在机构内部,也可以在外部。私有云服务提供商主要是IBM和亚马逊。
 
  我们来看看私有云的两种实现形式:
 
  内部(on-premise)私有云:
 
  也被称为内部云,由组织在自己的数据中心内构建。该形式在规模和资源可扩展性上有局限,但是却有利于标准化云服务管理流程和安全性。组织依然要为物理资源承担资金成本和维护成本。
 
  这种方式适合那些需要对应用、平台配置和安全机制*控制的机构。
 
  外部(off-premise)私有云:
 
  这种私有云部署在组织外部,由第三方机构负责管理。第三方为该组织提供的云环境,并保证隐私和机密性。该方案相对内部私有云成本更低,也更便于扩展业务规模。
 
  3.混合云(Hybrid Cloud)
 
  在混合云模式中,云平台由两种不同模式(私有或公有)云平台组合而成。这些平台依然是独立实体,但是利用标准化或专有技术实现绑定,彼此之间能够进行数据和应用的移植。
 
  应用混合云模式,一个机构可以将次要的应用和数据部署到公有云上,充分利用公有云在扩展性和成本上的优势。同时将任务关键型应用和数据放在私有云中,安全性更高。
 
  混合云服务提供商主要是IBM和微软。
 
  而随着云计算的发展,单纯的公有云或私有云已很难满足现有业务的需求,混合云、多云成为新的解决问题的手段,IDC预测未来混合云将占据整个云*的67%。
 
  市场篇
 
  日前,2018年第三季度云计算行业报告发布。报告指出,随着云计算市场规模的持续增长,行业的集中度也将进一步提升,越来越多的云支出将流向亚马逊、微软和阿里巴巴等少数几家头部云计算公司。
 
  亚马逊、微软、阿里巴巴等头部厂商占据了核心云计算市场55%以上的*,并且这个数字还在快速攀升之中。高盛预计,到2019年它们合计占有的*将达到84%。
 
  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此前也发布了“2018 IaaS魔力象限”报告,其中仅6家云服务商入围,相比2017年15家云服务商入围,60%的厂商从榜单中消失了。
 
  云计算市场朝着寡头垄断的局面发展已经越来越成为行业共识。云计算在经历了10多年的的厂商乱战之后,*们逐渐开始支配市场。
 
  小 结
 
  此前我国云市场处于观望阶段,2018年则属于云与各垂直行业深度结合的过渡期。无论从政策监管还是客户认可度上,对于推动企业上云都显示极大的利好。
 
  可是,留给我们的机会真的多吗?尤其是中小企业,要想在云市场这个大蛋糕上分一口羹,并非易事。
 
  目前,市场格局已基本确定,以亚马逊AWS、微软Azure、阿里云和Google云为代表的头部厂商将会逐渐垄断绝大部分*,而中小厂商则只能在细分市场获取部分份额,并且面临着头部厂商的进一步挤压。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www.afzhan.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www.afzhan.com)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编辑精选

更多

本站精选

更多

专题推荐

更多

名企推荐

更多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0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