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COB小间距LED屏特点与优势分析

2018年08月07日 11:05深圳市联硕光电有限公司点击量:2709

  对于COB技术的小间距LED屏,目前市场上的“误解”不少。一方面,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个“昂贵”的技术;另一方面,也有很多人认为表贴技术“足够用”,新技术未必有多大前途。但是,自2016年以来,COB小间距的发展,特别是市场的发展,却表明“技术创新永无极限”!
 
  国内LED封测企业,自2015年下半年开始进入大规模扩产周期。其中相当一部分新增产能被安排在COB这种封装技术上。这不仅仅是因为COB LED显示应用加速发展,包括照明应用和电视机的背光源应用等,也都纷纷进入COB这种芯片级封装时代。在基础的LED晶元厂商层面,小颗粒高亮度晶体的开发也日渐丰富。台系企业格外看重后者的市场潜力,并认为MIN-LED技术会是短期LED应用增量市场的主攻方向之一。
 
  可以说COB技术的兴起不是一个人的单打独斗,而是整个产业链的共鸣。从上游晶片、封装到下游应用,以及设备和材料厂商,都在支持COB产品的发展。
 
  产业链的全面看好,必然意味着COB技术有其独到优势——这些优势也是大屏市场,COB产品能够快速落地的关键。
 
  先,COB技术大屏幕在稳定性上更好。一方面,COB技术是芯片级封装,LED晶体颗粒直接接触PCB板(无论是正装还是倒装都是如此),这增加了LED晶体的可用散热传导面积,提升了散热能力。同时,这种芯片级的封装方法,是“*覆盖式”的,即给LED晶体穿上了一层100%的保护铠甲,有益于防潮、防磕碰。
 
  另一方面,COB封装技术不需要表贴LED显示产品的回流焊工艺。回流焊工艺是一种较高温度的焊接过程。而LED晶体具有温度敏感性。回流焊过程实际是表贴LED产品死灯和灯珠减寿的大因素。COB恰是因为不需要回流焊过程,所以其死灯率只有表贴工艺的十分之一以下,稳定性大幅提高。
 
  “对于LED大屏幕应用,尤其是指挥调度中心,稳定可靠当属核心需求”,威创认为,恰是这一点,让COB技术在小间距LED应用市场拥有话语权。
 
  其次,对于视听工程而言,视觉体验也是一个重要的“选择点”。COB小间距技术的特点是芯片级封装、光学树脂全覆盖。这种结构与传统表贴灯珠比较,在画质上具有极大的差异。
 
  LED屏的高亮度是其优势,但是也是室内应用的劣势。高亮炫光、高频刷新的眩晕感、灯珠表贴的颗粒感,让led屏面对指挥调度中心这种“距离近、观看时间长”的应用时,格外“容易视觉疲劳”。后者是很多客户难以接受的缺点。而COB小间距技术,则能很好的消除这些传统LED屏的“视觉体验劣势”。
 
  COB封装通过芯片级封装,获得了更的视频光学性能,画质更为舒适柔和、且没有显著的像素颗粒感,更为适合“更近距离”、“室内环境光”、“更长时间长期观看”等条件下的应用。对于这种优势,联硕用“对比一看就会爱上COB”来形容,充分说明了COB产品的市场体验优势。
 
  “更高的稳定性、可靠性”,“更好的观感和舒适度”这是COB小间距能够成为下一代产品标准的“现实”支撑点。但是,这还不是COB技术的全部优势。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www.afzhan.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www.afzhan.com)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编辑精选

更多

本站精选

更多

专题推荐

更多

名企推荐

更多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0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