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生化与细胞所发现C/EBPβ 3'UTR抑癌基因功能的分子机制

2011年02月15日 17:31上海博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博耀商贸有限公司)点击量:1888




mRNA的3'非翻译区(3'UTR)作为mRNA的一部分,其调控自身mRNA的功能已为人们所熟知。但对于脱离mRNA而单独存在于细胞内的3'UTR(独立3'UTR  RNA),直到zui近还很少被研究,甚至对其是否存在也有争议。



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β(C/EBPβ,又叫NF-IL6)  3'UTR是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化与细胞所刘定干研究组首先(1991年)发现的一个有功能的独立3'UTR  RNA。它具有使恶性细胞的恶性程度降低(逆转)的功能,即肿瘤抑制功能。zui近该组发现,C/EBPβ  3'UTR  RNA是通过与恶性细胞内的癌基因——蛋白激酶(PK)Cε相互作用,抑制其磷酸化活力而实现肿瘤抑制的。



刘定干研究组的博士研究生王莹等发现,C/EBPβ  3'UTR  RNA在细胞内能与细胞角蛋白18结合,改变其细胞内组织,并影响细胞周期的进程;在所研究的恶性细胞中,主要起作用的蛋白激酶是PKCε,在逆转细胞中活力降低的也是PKCε;使PKCε抑制的则是C/EBPβ  3'UTR  RNA。在体外实验中,C/EBPβ  3'UTR  RNA能抑制PKCε的活力;在细胞内,C/EBPβ  3'UTR  RNA通过与PKCε和细胞角蛋白18三者形成复合物,使PKCε对其靶蛋白的磷酸化活力被抑制,因此导致细胞恶性度降低。



这一成果发表在1月24日的PLoS  ONE上。该项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www.afzhan.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www.afzhan.com)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编辑精选

更多

本站精选

更多

专题推荐

更多

名企推荐

更多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0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