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感应式电子巡更系统的应用

2010年03月23日 13:03$artinfo.Reprint点击量:1567

        一、感应式电子巡更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巡更系统经历了zui早期的签到纸方式、巡逻打卡钟到后来的接触式也称TM卡巡更机及目前zui方便、*.可靠的射频识别系统.它是利用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缩写RFID)技术的感应式离线电子巡更系统。射频识别系统包括读写器、电子标签(信息钮)、天线和主机等,系统关系如图1所示。当信息钮进入磁场接收到读写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无源或被动标签) 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有源或主动标签) 读写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 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

        感应式电子巡更系统利用射频感应技术,巡更棒和信息钮不用接触就可以读取信息。系统由无线信息钮(电子标签)、无线巡更机(电子标签阅读器)和信息传输器及软件四部分组成 如图2所示。

        当商场内巡更人员巡查的时候 巡更机能自动探测到信息点的信息并记录下来,便于巡更人员更加集中精力观察周边环境是否有异常或不安全因素等。

         二、感应式电子巡更系统的应用 


        基于商场在安全防范方面出现的一些问题,将感应式电子巡更系统应用到任一商场当中作为对监控、报警系统的补充。构建基于RFID技术的感应式电子巡更系统。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 根据商场的需求、监控系统的配备以及对现场的实际勘查设置电子巡更系统除了相关标准规范作为系统建设所必须遵循的依据以外,商场的需求以及现场的实际情况将直接影响到设备的数量、系统构架方式、使用功能、设备档次等 因此在技术设计中必须对此加以严格地、系统地分析。

        2 确定系统的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商场没有明确的风险等级要求 但在实际设计时需参考高风险等级行业系统设计的规定 同时以商场本身的需求作为主要依据进行系统设计。 

        3 确定设计依据.应遵循以下规则

(1)*部发布的《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2)技术监督局发布的《防盗报警控制器材通用技术条件》GB/1 2663-90 ;

(3)*部发布的《安全防范工程费用概预算编制办法》GA/T70-94;

(4)电子巡检系统技术说明;

(5)布防图;

(6)巡检线路要求;

(7)对商场实施勘察的情况、隐患及风险分析。

        4 设计原则:电子巡更系统的设计本着*性、实用性、可靠性、易扩展性和经济性的原则,即要确保系统能够在一段时间内保持*性,设备选型要考虑实践检验故障少的产品:系统可以不断升级和扩展。

        5 明确系统任务:利用巡检人员按照规定的时间沿设定路线的巡逻,保证商场的安全。及时地消除事故隐患和处理发生的危险事件。 

         6 感应式电子巡更系统功能实现

        巡检人员按的路线、在的时间内巡查到达的地点并记录异常情况,将记录巡查信息的巡查棒带回到管理中心,系统管理软件立即显示出该巡查员巡查的路线、到达每个巡查点的时间和名称及漏查的巡查点,并按要求生成巡检报告。如未在规定的时问内完成任务或事件记录为异常则需对相应的人员或事件进行处理。

         明确了任务后,制定相应的巡检计划: 

(1)设计巡更路线

        首先设计巡更路线.根据巡更路线选取*巡更点的数量和位置,巡更点要设在需要重点防范的对象附近以及一些监控的死角地区,并系统定制每两个巡更点问的巡视时间。

(2)设置巡更组

         设定巡查人员,分配班次及每班次有几个巡查组,安排每个巡查组的人数及巡查时间,每个班次要按照规定的巡逻时间,巡逻地点进行巡查。

(3)巡更设备配置

        一般每个巡查组配备一个巡查棒,每个巡查人员配备一个身份识别钮,每个巡检点设置一个无线信息钮并对应设置一个安装座。

7 选用相应的巡更设备,并根据设备的报价考虑是否满足商场的实际要求。

8 由工程施工单位进行感应式电子巡更系统的安装和施工。

9 对完工的感应式电子巡更系统进行系统的调试按照系统单体设备或部件进行调试、分系统调试、整个系统联调3个阶段进行。

10 经过检测、验收合格的感应式电子巡更系统就可投入使用了,在正式使用前要对巡更人员及管理人员进行系统使用的教育和培训,做好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工作。 

        三、结论

        巡更系统发展到今天 已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监督,保安的功能.迈向巡检管理系统,如能将此系统与电视监控、防盗报警、停车场管理等系统集成到一起实现对商场的综合管理,必将使商场的安全防范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www.afzhan.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www.afzhan.com)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编辑精选

更多

本站精选

更多

专题推荐

更多

名企推荐

更多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0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