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Mimosa无线网桥相关知识-第二期

2017年04月05日 08:45深圳市吉赫兹电子有限公司点击量:797

  《Mimosa无线网桥相关知识》将定期更新,长期连载,小吉愿与各行业用户共同成长,构建无线知识体系。
 


 
  *期小吉为大家介绍了无线网桥的三种工作模式(详细链接请戳我),本期小吉将分享无线网桥与OSI七
 
  层网络模型、TCP/IP四层网络模型 的关系。
 
  一、OSI模型
 
  OSI模型,即开放式通信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OSI/RM,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是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一个试图使各种计算
 
  机在世界范围内互连为网络的标准框架,简称OSI。
 
  OSI网络模型按照其不同功能可以划分为七层,如下图所示:
 

 
  在OSI模型中,通信实体的对等层之间不允许直接通信,各层之间是严格单向依赖,上层使用下层提供的
 
  服务(service user),下层向上层提供服务(service provider)。OSI各层所使用协议如下:
 

  二、TCP/IP模型
 
  OSI网络模型是zui为经典的网络模型,但是由于其结构过于复杂,我们常用的网络模型为TCP/IP模型,现在
 
  TCP/IP已经成为Internet上通信的工业标准,TCP/IP总共有四层结构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网络接口:
 
  应用层:各种服务及应用程序通过该层利用网络,常用协议:HTTP,FTP,SMTP
 
  传输层:确认数据传输进行纠错处理,常用协议:TCP UDP
 
  网络层:负责数据传输、路径及地址选择,常用协议:IP ARP(地址解析协议)
 
  网络接口:是针对不同物理网络的连接形式的协议:Erthernet
 
  下图是TCP/IP与OSI参考模型的对应关系:
 

 
  为了标识通信实体中进行通信的进程,TCP/IP协议提出了协议端口(protocol Port)的概念。端口是一种
 
  抽象的网络结构(包括一些数据结构和I/O缓冲区)。应用程序通过系统调用与某端口号建立连接后
 
  (binding),传输层传给该端口的数据都被相应的程序接收,相应程序发送给传输层的据都通过该端口输出。
 
  三、Mimosa无线网桥工作在OSI模型的第二层
 
  Mimosa无线网桥工作在OSI模型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Mimosa无线网网桥不具备路由选择功能。
 
  而路由器则工作在OSI模型的第三层。
 
  分辨一台设备工作是在OSI模型的第二层还是第三层,zui主要的区别的是看是否具有路由选择功能。
 
  吉赫兹电子——专注于无线通信领域,致力与为各行业用户提供有竞争力的无线解决方案。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www.afzhan.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www.afzhan.com)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编辑精选

更多

本站精选

更多

视频直击

更多

专题推荐

更多

名企推荐

更多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0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