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防雷之凯文式接法的应用

2009年08月04日 14:19深圳市雷震子科技有限公司点击量:3469

 

近期常有用户询问关于防雷箱安装的问题,特别是凯文式接线的意义。根据我们的经验,结合标准规范的要求,给大家作一个简要说明。
根据GB50057-94(2000年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第6.4.4条的要求:为使zui大电涌电压足够低,其两端的引线应做到zui短。当引线长,产生的电压大,可能时,也可采用图中的c、d图接线(图c即为凯文式接线)。

 

A点为交流配电箱。
B点为机房接地母排。
假设A点到防雷箱的距离为1米,则L1的电感量大约为1uH。
假设防雷箱到B点的距离为5米,则L2的电感量大约为5uH。
开关电源交流输入侧得到的剩余电压(残压)=L1的残压+防雷箱的残压+L2的残压,并不仅仅是防雷箱的残压。
假设通过防雷箱的雷电流为20KA:
防雷箱的残压为1500V
L1的残压=L1*di/dt=1uH*20KA/10uS=2KV
L2的残压=L2*di/dt=5uH*20KA/10uS=10KV
则zui终开关电源交流输入侧得到的剩余电压(残压)=2+1.5+10KV=13.5KV。
远远大于防雷箱的1500V电压,也远远超过开关电源2500V的耐压,结果失去了防雷的保护效果,导致开关电源会因雷击损坏。
A点为交流配电箱。
B点为机房接地母排。
采用凯文式接法后,虽然A点到防雷箱的距离为6米。
而开关电源交流输入侧得到的剩余电压(残压)=防雷箱的残压。
也就是说把L1和L2的长度变为0。
假设通过防雷箱的雷电流为20KA:
防雷箱的残压为1500V。
L1的残压=L1*di/dt=0uH*20KA/10uS=0KV。
L2的残压=L2*di/dt=0uH*20KA/10uS=00KV。
则zui终开关电源交流输入侧得到的剩余电压(残压)=1.5KV。
基本上等于防雷箱的1500V残压,也远小于开关电源2500V的耐压,结果防雷的保护效果很好,开关电源不会因雷击损坏。
当然,凯文式接线方法只是缩短SPD引线的一种较好的方法,如果有条件采用应尽可能采用,但是并不是所有地方都可以采用该方式,它的zui大的缺陷是在大容量的配电系统中由于母线线径很大(或采用铜排),而SPD的接线端子容量有限,无法作此种方式连接。另外,由于电源线要先到SPD,再由SPD到配电设备或用电设备,不可避免地增加了两个接头,如果处理不得当,例如接触不良、接点氧化、松脱等,在电流较大时导致接点发热,轻者导致供电中断,严重的还会造成起火燃烧等恶性事故,这是有先例教训的。因此,凯文式接线方式并不是良药,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性地利用。
 
下面我们列举一个采用普通并联式接线方式与采用凯文式接线方式在基站环境的具体应用:

 

上图是普通并联式接线,由于安装前没有仔细考虑安装位置和布线,结果SPD的连线长度远远大于规范要求的0.5m的要求,开关电源进线端的残压等于防雷箱的残压加上6-9m导线的残压,防雷箱肯定起不到应有的保护效果。许多基站安装防雷箱后,雷击过后防雷箱也动作了(有雷击计数),但开关电源还会被雷击损坏,用户在厂家的误导下认为防雷箱容量太小,然后再加装大容量的防雷箱,实际改善效果并不明显。可以说,这与防雷箱的安装施工不规范有很大的关系。

1.    根据GB50343-200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第5.4.1.5条的要求:浪涌保护器连接导线应平直,其长度不宜大于0.5m。
2.    根据YD/T5098-2001《通信局(站)雷电过电压保护工程设计规范》第5.0.3条的要求:电源用箱式SPD接线端子与相线和零线之间的连接线长度,若接线上却有困难,可视具体情况适当放宽连接线长度,但其截面积应适当增大;SPD接地线的长度应小于1m,且应就近接地。
根据以上标准规范的要求,安装防雷箱时,选择安装位置和布线方式都要尽量使其两端的引线做到zui短,其目的就是为了减少过长的引线而引入的额外的残压对设备的危害,避免降低SPD对设备的保护效果。
下面我们举例说明采用普通并联式接线方式与采用凯文式接线方式对设备保护效果的不同: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www.afzhan.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www.afzhan.com)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编辑精选

更多

本站精选

更多

视频直击

更多

专题推荐

更多

名企推荐

更多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0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