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对于报警系统 你不能不知道的几个问题

2016年07月12日 10:29山东省滕州市飞天激光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点击量:2699

  一:关于联动的问题
  
  经常我们会遇到客户问联动的问题:常见的有现场联动灯光(探测器旁边装一个大喇叭、探测器旁边装一个探照灯,有非法入侵时立即进行相关联动)、联动监控(报警后防区对应的球机立即转向报警方位,报警后对应监控画面立即在监视器弹出,zui大化显示报警区域画面)、联动一些道闸(停车场车辆进出道闸的控制)、联动计数(产线的产品计数)等等。
  
  针对这些联动,从2个方面进行展开:
  
  第1种联动方式,也是我们zui常见的,直接通过继电器干结点对接产品的联动,我们称之为:硬联动;
  
  对于硬联动,对于需要现场联动灯光,现场联动视频,以及机房类的各种联动,我们有2种方式。
  
  *种,也是zui简单,zui直接的,直接在探测器端通过一路继电器将报警信号接到现场的球机报警接入点或者灯光接入点(一般选择常开接入)。这种方式简单、方便、直接。但是同时也存在一个问题:这种报警的联动,因为没有经过报警主机,所以主机无法控制联动的开启和关闭。换句话来说,就算主机撤防,自己人触发报警,一样会进行联动;
  
  硬联动的另外一种方式,就是在报警主机上,借助各种继电器模块(博世的DSR-32C)来实现。继电器模块输出的报警开关信号直接和DVR/矩阵的报警信号接入端子一一的对接。这点是比较方便的,但是这种方式如果需要联动现场前端的设备时,需要从继电器再次拉多组线到现场,就显得非常不合理。
  
  当然,针对以上两种方式,现在有的厂家推出了总线带现场继电器输出的防区模块,这个模块的出现,良好的弥补了硬联动的2种不足。既可以实现现场联动灯光,同时继电器模块的联动开启和关闭也可以由机房的主机控制。
  
  第2种联动方式,常见的是通过TCP/IP,485等各种协议进行的软件层面的联动,我们称之为:软联动。
  
  软联动,一般适用于现代大型的集中管理平台软件,往往一套集成软件平台就同时可以管理报警,监控,楼宇对讲,出入口,等全部的弱电系统,那这个一般都要求我们提供对应的接口协议和SDK开发包。常用的协议有TCP/IP协议,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现在安防的一个趋势---网络化。
  
  二:关于远距离传输的问题
  
  关于报警信号的传输问题,常规的近距离的(2400米以内),我们一般采用普通线材进行连接。家庭用无线传输,小工厂用常规护套线RVV2*1.0进行分线开关量的传输,中型报警项目一般用屏蔽线RVVP2*1.0进行485总线的传输。
  
  对于远距离的传输,我们一般都是如何解决的呢?
  
  *种:利用光端机,通过光纤进行报警信号传输。常用的光端机有半双工双向485数据光端机
  
  第二种:适用于更大型的系统,例如中国所有的银行网点,所有的*门,一些连锁店的集中管理等等。我们一般采用内部专网,局域网,广域网进行集中管理和控制。
  
  三:关于联网运营市场
  
  在谈联网运营之前,我们举个zui简单的例子:我们zui熟悉的电信,移动以及联通,他们通过什么*?网络,当然也可以说是渠道。有了网络,有了渠道,就可以靠定时收取话费,网费进行盈利。
  
  也正是受这种思想的影响,报警行业也由zui初的单点式(一个公司,一个工厂,一个店铺)模式慢慢转变成如今的联网运营。
  
  我们知道,起初的联网报警,基本是由当地的*局,保安服务公司所负责。随着《保安服务管理条例》的出台,使得现在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也慢慢介入联网报警领域,联网报警也日渐规模。一般有以下几种运作模式:
  
  *:租赁式:前期设备免费提供,按照用户的性质,防范范围按月收取服务费用。
  
  第二:计费式:前期设备需购买使用,按照实际出警的次数进行收费。
  
  目前联网运营已经日趋完善,加上和保险公司的保单合作,运营商基本没有任何风险。前期把渠道网点铺开,后期按月收取费用,无警情相安无事,只需定期设备维护,发生偷盗损失有保险公司负责赔付。
  
  在国内,视频监控占据了安防市场的半壁江山,但是在国外,联网报警才是重头戏,所以未来防盗报警市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联网报警运营市场的发展!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www.afzhan.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www.afzhan.com)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编辑精选

更多

本站精选

更多

视频直击

更多

专题推荐

更多

名企推荐

更多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0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