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生物识别技术之静脉识别

2016年07月04日 14:51智慧城市网点击量:4566

  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对信息技术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网络信息化时代对人的身份进行识别的需求应用越来越多,更要求身份的数字化和隐性化,如何准确鉴定一个人的身份,保护信息安全,是信息化时代必须解决的一个关键性问题。
       
  
  静脉识别
  
  手掌皮肤表面有丰富的纹路结构,包括主线、皱纹线、脊线、奇异点、纹理等图像特征,这些特征都是人各有异、和基因无关,所以掌纹含有大量的信息可用于身份鉴别。静脉位于体表之下,图样复杂,作假难度大,而且它不受手掌脱皮、受伤、潮湿等外在因素的影响,验证准确度高。
  
  静脉识别---生物识别的一种。静脉识别系统一种方式是通过静脉识别仪取得个人静脉分布图,依据比对算法从静脉分布图提取特征值,另一种方式通过红外线CCD摄像头获取手指、手掌、手背静脉的图像,将静脉的数字图像存贮在计算机系统中,实现特征值存储。静脉比对时,实时采取静脉图,运用*的滤波、图像二值化、细化手段对数字图像提取特征,采用复杂的匹配算法同存储在主机中静脉特征值比对匹配,从而对个人进行身份鉴定,确认身份。
  
  生物识别技术,不会遗失、不会被窃、无记忆密码负担。
  
  人体内部信息,不受表皮粗糙、外部环境(温度、湿度)的影响。
  
  适用人群广,准确率高,、不可伪造,安全便捷。
  
  静脉识别分为:指静脉识别和掌静脉识别,掌静脉由于保存及对比的静脉图像较多,识别速度方面较慢。指静脉识别,由于其容量大,识别速度快,但是两者都具备度高,活体识别等优势,在门禁安防方面各有千秋。总之,指静脉识别反应速度快,掌静脉安全系数更高。
  
  掌静脉技术优势
  
  掌静脉利用人体血红蛋白通过静脉时能吸收近红外光的特性,采集手掌皮肤底下的静脉影像,并提取以作为生物特征。跟其它如指纹、眼虹膜或手形等生物识别技术相比,手掌静脉极难复制伪造,zui大原因是这种生物特征,是在手掌皮肤底下,单凭肉眼看不见的。此外,由于手掌静脉使用方式是非接触式,它更加卫生,适合在公共场合使用。同时,适用手掌也较为自然,让用户更容易接受。手掌静脉的认假率和拒真率也比其他生物识别技术来得低.
  
  产品特征:
  
  室内使用
  
  锌合金机身,可拆卸掌托
  
  接触/非接触式掌纹掌静脉活体识别
  
  可连接门禁控制器或直接控制电锁
  
  支持单机/联网使用
  
  产品技术参数:
  
  认证方式:标准型:掌纹掌静脉识别(1:N);
  
  识别精度:误拒率为0.01%时,误受率<0.0001%
  
  用户容量:zui大支持500人
  
  识别速度:<1秒(1:N,N<500)
  
  日志存储容量:100,000条
  
  工作电压:12V
  
  额定功率:5W
  
  工作环境:温度:0~50℃,湿度:3%RH~93%RH
  
  数据接口类型:RJ45;USB2.0;Wiegand26、34;锁控接口;门铃/报警接口;出门开关接口;门磁接口
  
  门锁类型;各种断电常开/常闭型电控锁
  
  门锁驱动能力:电锁与本机共用电源适配器时,驱动电流≤2A
  
  显示系统:4寸电容式触摸屏
  
  外形尺寸:标准型:180*112**33(长*宽*厚)mm;
  
  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静脉识别在2006年被纳入生物识别一环,静脉识别技术逐渐被人们应用到技防系统中,如掌静脉识别仪。掌静脉识别系统不仅成为日本各家银行ATM系统的基本配备,在中国台湾应用也逐渐多元化,从基本的门禁系统,到与RFID(无线射频识别)结合的智能型监控,甚至也已经可以与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做整合了。
  
  除了金融和信息网络安全领域,掌静脉识别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许多注重个人信息管理的领域。采用手掌静脉识别技术,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将会更加*。采用这项技术来管理学生宿舍和教学楼的出入,甚至更加细化的个人信息管理。无需用卡,教育系统设施的管理和使用都变得十分井井有条。
  
  可以说,掌静脉识别技术几乎可以应用于所有需要个人信息识别的领域,让其身份识别、信息保密和管理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www.afzhan.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www.afzhan.com)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编辑精选

更多

本站精选

更多

视频直击

更多

专题推荐

更多

名企推荐

更多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0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