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详解市政路灯电缆防盗报警系统解决方案

2016年06月01日 12:44成都艾贝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点击量:3114

  1.项目背景
  
  zui近几年,市政路灯电力电缆被盗现象非常严重。电缆被盗割后,一方面造成重大的直接经济损失,另一方面也影响到了市政设备的正常运行,给市政管理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在依法加大打击力度、加大人防力度的同时,购置专业化、针对性的安防系统,实现市政路灯电力电缆的智能防盗,应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技术手段。
  
  市政路灯电缆防盗系统由防盗终端、防盗主机以及监控中心三部分组成。其中,防盗主机既可以独立运行,也可以组网运行。在监控中心的统一协调下,当防盗主机接收到任何一台防盗终端的报警信息后,即可迅速确定报警位置和故障电缆,并将报警信息发布给系统预先设置好的。隧道管理所以及巡逻人员可以据此快速反应,及时采取措施制止对隧道电缆的盗割行为。相关的报警信息还可以在计算机系统内留下记录,方便日后进行可追溯性管理。
  
  2.项目现状
  
  目前电缆防盗相关技术有很多,但都存在一定的缺陷。
  
  2.1电力载波检测方式,由于路灯属低压线路,而且线路埋于地下,线路干扰较强,受到电缆长度以及电缆中的容性负载的限制。
  
  2.2单纯电流检测方式,当电缆局部被盗时,电缆依然存在电流,出现有警不报的现象。也不适合有电压无电流的鼓风机电缆的防盗需要
  
  3.项目描述
  
  针对以上不足EH110“天网”全天候路灯电缆防盗系统引进德国电缆检测核心处理技术,在无电时检测准确率高达99.9%以上,电缆末端采用无源信号检测器件,可以在全天任何时候、任何环境下正常工作,摒弃了传统载波检测在电缆末端增加有源信号发生器带来的不稳定因数,从根本上解决了电缆防盗长期稳定和可靠性问题。
  
  4.系统拓扑

  
  5.系统功能
  
  系统具有准确的报警功能,用户可以实时通过手机短信/监控平台了解实时的电缆状态。
  
  无电防盗:系统通过无电通信技术完成无电状态下的电缆完整性检测,当系统电缆被截断后,报警主机能主动侦测到该路状态产生报警信号。
  
  有电防盗:系统通过电力载波侦听技术完成线路有电状态下的电缆完整性检测,当线路电缆被截断后,报警主机能主动侦测到该条线路的状态,并产生报警信号。
  
  停电防盗:系统通过外接可充电电源的方式完成报警主机在停电时的报警功能。当设备无交流电源输入时,系统能够自动切换到外部电源,采用无电防盗的方式实现停电防盗。
  
  6.系统设计依据
  
  ◆《灯的控制装置》(GB19510-2009)
  
  ◆《控制网络协议规范》(EIA-709.1)
  
  ◆《外壳防护等级》(GB4208-1993)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1993)
  
  ◆《电力装置的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GBJ63-1990)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气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2006)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工程招标文件》
  
  ◆《系统技术要求》
  
  ◆《灯光控制柜电气原理图》
  
  国标GB/T9043《通信设备过电压保护用气体放电管通用技术条件》
  
  电讯联盟标准ITU-TK.12《电信装置保护用气体放电管的特性》
  
  *标准YD/T694《总配线架》
  
  *部GA173《计算机信息系统防雷保安器》
  
  GJJ45-91《城市道路路灯设计规范》
  
  GB/T13729-92《远动终端通用技术条件》
  
  DL5003-91《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范》
  
  GB5008-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GBJ79-85
  
  通信协议规范ISO11898
  
  IEC1131-3标准通用可编程语言设计标准
  
  《TCP/IP通讯协议簇》清华大学出版社
  
  标准:IEEE802.11b无线LAN,IEEE802.3和IEEE802.3u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移动台设备技术规范
  
  YDN055-1997900/1800MHzTDMA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www.afzhan.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www.afzhan.com)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编辑精选

更多

本站精选

更多

视频直击

更多

专题推荐

更多

名企推荐

更多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0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