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平安城市”建设起源与现状分析

2016年01月05日 11:09$artinfo.Reprint点击量:1256

  平安城市的建设起源于“科技强警”战略和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即“3111”试点工程两大项目。zui早在北京宣武区、山东济南、浙江杭州和江苏苏州四个城市开始做试点。
  
  2004年6月,为了全面推进科技强警战略的实施,*部、科技部在北京、上海等21个城市启动了*批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创建工作。随后中共*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要求各部门、各地积极推进“平安社区”、“平安家庭”、“平安校园”、“平安医院”、“平安市场”、“平安油区”形式多样的安全创建活动。
  
  为了以点带面,*部进一步提出了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3111试点工程”,选择22个省,在省、市、县三级开展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试点工程,即每个省确定一个市,有条件的市确定一个县,有条件的县确定一个社区或街区为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的试点。至此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在全国迅速开展起来,并逐步成为各地平安建设的重点工程。
  
  目前,随着视频监控系统联网建设及视频图像信息整合共享工作的逐步推进,2012年2月份,*部发布《全国*机关视频图像信息整合与共享工作任务书》(以下简称《任务书》),明确规定了未来三年全国*机关关于视频图像信息整合和共享的工作任务。
  
  随着《任务书》的发布,各地的视频图像共享建设拉开了帷幕,这也意味着平安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的未来发展方向,就是要整合社会网络资源、治安和社会视频监控资源、区域报警联网系统资源、社区安防系统资源、*地理信息系统资源、交通状况监控系统资源、交通违法鉴别系统资源、交通导引系统资源、卡口车辆识别系统资源、灾害预报系统资源、环境污染监控系统资源等所有与城市安全密切相关的各类资源,通过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城市管理机制创新和业务流程的重构,构建稳定可靠、功能强大的城市应急通信指挥体系。
  
  在当前形势下,平安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就是要综合利用和处理监控视频、地理信息、电子*和卡口识别等与警务相关的信息资源,以不同警种的业务应用为导向,通过信息采集处理和数据交换,在一个平台上实现对不同专业警种业务的应用服务和资源共享,打造标准化、通用化、智能化的“城市警务信息综合管理平台”,构建“大安防”体系,开创“平安城市”建设新时代。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www.afzhan.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www.afzhan.com)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编辑精选

更多

本站精选

更多

专题推荐

更多

名企推荐

更多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0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