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MI: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英文: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HDMI)是一种数字化视频/音频接口技术,是适合影像传输的型数字化接口,其可同时传送音频和影像信号,zui高数据传输速度为2.25GB/s。
莲花头:音、视频线的一种,连接头部因比较像莲花,故称“莲花头”,或称为“莲花插头”(英文名称为RCA接头)。
BNC:全称Bayonet Nut Connector,一种用于同轴电缆的连接器
VGA:是IBM在1987年随PS/2机一起推出的一种视频传输标准,具有分辨率高、显示速率快、颜色丰富等优点,在彩色显示器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DVI:(Digital Visual Interface),即数字视频接口。它是1999年由Silicon Image、In(英特尔)、Compaq(康柏)、IBM、HP(惠普)、NEC、Fujitsu(富士通)等公司共同组成DDWG(Digital Display Working Group,数字显示工作组)推出的接口标准。
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用于动态地指派配置信息
DNS:域名系统,以用户友好的方式将名字转换为IP地址
MPEG:MPEG标准主要有以下五个,MPEG-1、MPEG-2、MPEG-4、MPEG-7及MPEG-21等。专门负责为CD建立视频和音频标准,而成员都是为视频、音频及系统领域的技术专家。及后,他们成功将声音和影像的记录脱离了传统的模拟方式,建立了ISO/IEC11172压缩编码标准,并制定出MPEG-格式,令视听传播方面进入了数码化时代。因此,大家现时泛指的MPEG-X版本,就是由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所制定而发布的视频、音频、数据的压缩标准。
DCIF:我们常说的2CIF(704*288,也叫Half D1),较CIF(352*288)在水平方向上提高了一倍的分辨率,在垂直方向上没有改变,而我们习惯的显示比例为4:3,在经过水平和垂直方向的缩放处理后,会导致图像的不均衡。那么我们将奇、偶两个HALFD1,经反隔行变换,组成一个D1,D1经水平3/4缩小、垂直2/3缩小,转换成528*384。528*384的像素数正好是CIF(352*288)像素数的两倍,为了与常说的2CIF区分,我们称之为DOUBLECIF,简称DCIF。显然,DCIF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上,比Half D1更加均衡,较CIF在水平与垂直两个方向均提高了分辨率。经过对大量视频信号进行测试,基于目前的视频压缩算法,DCIF(528*384)能很好地解决CIF清晰度不够和D流太大的问题。在512K-码率之间,能获得稳定的高质量图像。
H.264:上有两个负责视音频编码的标准化组织,一个是电联(ITU-T)下的视频编码专家组VCEG(Video Coding Experts Group),它推动了视音频编码技术的发展;一个是标准化组织(ISO)下的运动图像专家组MPEG(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它推动了视音频编解码的广泛应用。VCEG在97年发布H.263的压缩标准后,制定了短期开发计划H.26N和长期开发计划H,H.26N发展成H.263+和H.263++;MPEG在VCEG发布H.263之后,发布了MPEG-4SP版本。在2001年第四季度,VCEGH发展到TML9.0时,MPEG同VCEG组成联合视频编码专家组JVT,对H的算法进行了改进和完善,VCEG在2003年5月发布了H.264的压缩标准;MPEG在JVT对H压缩算法修改的基础上,将该技术规范纳入到MPEG-4的标准中,作为MPEG-4的第十部分进行发布(PART10),是MPEG-4的AVC版本。H.264和MPEG-4AVC代表了*在视音频编解码方面的成果。
H.265:H.265是ITU-TVCEG继H.264之后所制定的新的视频编码标准。H.265标准围绕着现有的视频编码标准H.264,保留原来的某些技术,同时对一些相关的技术加以改进。新技术使用*的技术用以改善码流、编码质量、延时和算法复杂度之间的关系,达到*化设置。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提高压缩效率、提高鲁棒性和错误恢复能力、减少实时的时延、减少信道获取时间和随机接入时延、降低复杂度等。H264由于算法优化,可以低于1Mbps的速度实现标清数字图像传送;H265则可以实现利用1~2Mbps的传输速度传送720P(分辨率1280*720)普通高清音视频传送。
FAT32:FAT32是一种簇号字节表为4字节(32位)的文件分配表(FAT,全称是File Allocation Table即文件分配表)。FAT32分区格式的每个簇都固定为4KB,这样就大大减少了磁盘空间的浪费,提高了磁盘的利用率。
HTTP:超文本传送协议
IDE:一种磁盘驱动器的接口类型
NFS:网络文件系统
NTSC:一种电视制式
OSD:屏幕显示
PAL:一种电视制式
PTZ:云台、镜头的控制
PPPoE:在以太网上传输PPP协议
RCA:一种视音频接口(俗称莲花头)
RS-232:EIA开发的一种25芯接口标准,也成为EIA-232
RS-485:EIA开发的一种25芯接口标准,也成为EIA-232
SDK:软件开发包
TCP:传输控制协议
USB:通用串行总线
UTP:无屏蔽双绞线,本文泛指以太网络接口
饱和度:彩色图像颜色的强度或纯度
报警量:开关量报警信号
报警器:报警采集器
串口:串行接口
端口号:协议端口地址,一个整数,用来标识一个进程
对比度:画面亮度的比值
多播地址:用于多播的地址
复合流:含视频与音频压缩的数据流
环通输出:本文指将输入的视频信号进行一对一输出
解码器:可解析控制协议的控制器
录像延时:到达设定录像时间后,往后延长的时间大小
客户端:向服务器发起通信的一个程序
亮度:彩色图像颜色的相对明暗程度
码流类型:压缩的视频数据类型,包括视频流与复合流
命令触发:通过命令触发某个任务的执行
上传中心:通过以太网口发送报警及异常等数据
色度:色彩差异分量
声音警告:报警时通过声音来通知
视频丢失:视频输入通道有视频连接,但没有接收到视频信号
视频流:只含视频的压缩数据流
图像分辨率:图像大小和尺寸,单位像素
网关:用来连接使用不同通信协议的两个分开的网络的设备
位率:位率类型,位率上限
物理地址:媒体接入控制地址,也称MAC地址
巡航:摄像头的运动路径
移动侦测:分析视频中是否有变化
徘徊检测:对视频监控区域内出现的目标进行基于位置的匹配跟踪,并对所跟踪的目标的存在时间或呈现次数进行记录,将所有存在时间或呈现次数大于对应的*设定阈值的目标作为候选徘徊目标;对所述候选徘徊目标进行基于直方图的匹配跟踪,并对所跟踪的候选徘徊目标的存在时间或呈现次数进行记录,将所有存在时间或呈现次数大于对应的第二设定阈值的候选徘徊目标作为徘徊目标。
预录时间:开始录像前的预先录像时间
预置点:预先设置的坐标
遮挡报警:某区域被遮挡住后进行报警
遮盖:隐藏图像中的某个视频区域
S.M.A.R.T:英文全称,Self-Monitoring,Analysis and Reporting Technology,它的中文含义是自监测、分析和报告技术,该技术已经在ATA-3标准中被正式确立,而所有硬盘厂商也都提供对它的支持S.M.A.R.T.技术可以监测磁头、磁盘、马达、电路等,主机上的监测软件对被监测对象的运行情况与历史记录和预设的安全值进行分析、比较,当出现安全值范围以外的情况时,能够自动向用户发出警告。通过S.M.A.R.T.技术可以对硬盘潜在故障进行有效预测,提高数据的安全性。
动态调整编码参数:在不启停录像、网传的情况下,调整的编码参数即生效。监控系统中,静止的监控场景,可以采用降低录像的分辨率、图像质量、码率和帧率的方法,使录像保持在很低的码率,而在图像发生变化时可以提高录像的分辨率、质量、码率和帧率,实现高质量的录像,由于上述参数可以动态修改,因此可以保持图像的连续、无需频繁的切换文件,即满足了在关键时刻对高图像质量的要求,又节省了硬盘空间和网络带宽。
分辨率:分辨率的种类包括显示分辨率、图像分辨率与像素分辨率。显示分辨率指某一特定显示方式下,屏幕上zui大的显示区域,以水平和垂直的像素表示。图像分辨率指数字化图像的大小,也以水平和垂直像素表示。若图像分辨率大于显示分辨率,将导致部分图像不能被显示出来。像素分辨率指一个像素的宽和长之比,不同的像素长宽比将导致图形变形。
数字监控中常用图像分辨率:PAL制式:QCIF(174*144)、CIF(352*288)、2CIF(704*288)、DCIF(528*384)、4CIF(704*576)。NTSC制式:QCIF(174*120)、CIF(352*240)、2CIF(704*240)、DCIF(528*320)、4CIF(704*480)。
VGA显示器常用显示分辨率:640*480,800*600,1024*768等。
双码流:指一路视频图像通过视频编码器输出两个独立的码流,输出码流的分辩率、帧率、码率等参数都可以独立设置,生成的两个码流可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比如一个进行硬盘存储、一个进行网络传输。
水印技术:指用信号处理的方法在数字化的多媒体数据中嵌入隐藏的标记,这种标记通常是不可见的,只有通过专门设计的检测器才能提取,从而起到保护的作用。
水印的定义:不被感知地在作品中嵌入信息的操作行为。水印系统由嵌入器和检测器组成。嵌入器有两个输入:一个是要编码为水印的信息,另一个是要嵌入水印的载体作品,水印嵌入器的输出通常会被传输和记录。将嵌入器输出的水印作品输入到水印检测器中,大多数检测器将设法检测水印是否存在,若存在,则输出水印编码的信息。水印技术在监控领域的应用:内容认证,即将签名信息嵌入到内容中以待日后检验内容是否被篡改,这里的内容是指录像资料。绝大多数水印的应用也可以用其他技术来完成,然而真正的水印相对于其他技术有三种优势:1.无法感知性;2.当作品被显示时,水印不会消失;3.水印与被嵌入水印的作品经历相同的变换。
透明通道:是将IP数据报文解析后直接发送到串行口的一种技术。实际上起到了延伸串行设备控制距离的作用。可利用IP网络控制多种串行设备,如控制解码器、矩阵,报警主机、门禁、仪器仪表等串行设备,对用户来说,只看到点对点传输,无须关心网络传输过程,所以称为串口透明通道。
文件碎片:一个文件被分散地记录在不连续的簇号中,这些不连续簇里的文件内容被称为文件碎片。当硬盘里的文件内容被反复删除、写入以后,容易产生文件碎片,它会增加硬盘的寻道延迟与旋转延迟,从而影响硬盘的运行效率与使用寿命。若将文件进行预先定义,同时每个文件预先分配好连续的簇号,那么可*避免文件碎片的产生。
循环记录与非循环记录:循环记录指当程序检测到硬盘录像机中所有的硬盘空间录满时,无须更换硬盘,自动覆盖原录像资料的纪录方式。非循环记录指当硬盘录像机中所有的硬盘空间录满时停止录像的纪录方式。在这种方式下,必须更换硬盘,或对硬盘处理以后(录像资料备份后再格式化)才可以继续录像。
移动侦测:通过分析视频图像,确定视频场景是否有变化的一种技术。场景中实体的移动、光线的变化等因素均被视作场景已经发生变化。
帧类型:I(Intra code frame)帧是帧内编码帧,P(Predicted frame)帧是根据I或邻近P向前预测的编码帧,B(Bi-direction frame)帧是用邻近的I、P或P、P帧计算的插补帧。
帧率:(Frame rate)是用于测量显示帧数的量度。所谓的测量单位为每秒显示帧数(Frames per Second,简称:FPS)或“赫兹”(Hz)。此词多用于影视制作和电子游戏。
码率:及比特率是指每秒传送的比特(bit)数。单位为bps(Bit Per Second),比特率越高,传送数据速度越快。声音中的比特率是指将数字声音由模拟格式转化成数字格式的采样率,采样率越高,还原后的音质就越好。视频中的比特率(码率)原理与声音中的相同,都是指由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采样率。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www.afzhan.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www.afzhan.com)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免费注册后,你可以
了解安防行业更多资讯查看安防行业供求信息凸显安防行业自身价值
马上注册会员
-
想快速被买家找到吗
只需要发布一条商机,被买家找到的机会高达90%!还等什么?
马上发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