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这个“刷脸”的时代 其实还是要拼技术

2015年12月04日 16:21北京海鑫科金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点击量:1307

  说到刷脸,今年似乎特别火。不久前的刷脸办卡、刷脸取钱,遍布互联网的每个角落,让人不禁感慨,靠脸吃饭的时代终究还是来了。以前,只有明星或高颜值的帅男靓女才能和这个词起来,但是现在,在高科技的发展下,在人脸识别技术的助力下,刷脸,不再是什么新鲜事儿。
  
  但是问题来了——说了那么多刷脸的事儿,这人脸识别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东西到底靠不靠谱?
  
  下面就来简单科普下:
  
  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的一系列相关技术,通常也叫做人像识别、面部识别。
  
  人脸识别系统主要包括四个组成部分,分别为:人脸图像采集及检测、人脸图像预处理、人脸图像特征提取以及匹配与识别。
  
  其中,人脸图像的匹配识别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一对一进行图像比对的过程,也就是传说中的如何证明你是你;另一种是辨认,是一对多进行图像匹配对比的过程,比如对不法分子的的追逃,将*与库中人像进行比对。
  
  这么解释人脸识别也许抽象了点,下面就来举个栗子:
  
  2015年9月3日,海鑫科金多生物特征信息智能识别闸机在北京市木樨园长途客运站、赵公口长途客运站正式上线启用。闸机的高清摄像头采集通行人员现场照片,系统自动利用人像识别技术将通行人员照片与*照片进行相似度比对,判断通行人员是否持有本人证件。同时,身份信息实时与情报中心重点人员库、在逃人员库进行*、人像的实时比对,如发现通行人员为重点布控人员,闸机系统将会自动禁行报警,提示执勤警员进行处理。93阅兵至国庆节期间,系统累计核验入京人员15万人次,比中在逃人员、吸贩毒人员400余名。
  

  这么看来,是不是说人脸识别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了?是不是可以靠刷脸办很多事儿了?
  
  当然不是的。毕竟,任何事都不是的,更别说新兴的人脸识别了。目前来看,没有统一的标准,同时受自身变化及环境因素的影响都比较大,想要达到理想的度还需要不断的探索及大量的实践。说到底,“刷脸”,其实还是要拼技术。
  
  至于那些高风险的应用场景,还是不要轻易冒险,拿人脸识别作为*核验手段。当然,我们可以将其作为核验身份的方法之一,同时启用其他生物识别,比如指纹、虹膜等。在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的时代,多生物识别是必然的趋势,不是吗?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www.afzhan.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www.afzhan.com)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编辑精选

更多

本站精选

更多

视频直击

更多

专题推荐

更多

名企推荐

更多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0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