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配电线路的电气火灾防控问题分析

2015年11月18日 17:35$artinfo.Reprint点击量:1222

  1我国电气火灾发生率居高不下的原因根据我国近几年火灾统计,由电气故障引发的火灾占总火灾的比例基本在30%左右。居各类引发火灾的原因。这一数据,远高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电气故障引发火灾所占总火灾成因的比例。该数据的出现有其必然的原因,主要原因如下:
  
  1.1用电置超出配电线路设计负荷我国很多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乃至五六十年代建设的房子仍然在使用,这些房子的配电负荷是按当时的用电量设计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用电设备急剧增加,导致用电量也急剧增加,超过了原有配电线路的设计负荷,从而引起配电线路过热、加速老化,进而引起火灾。
  
  1.2用电设备和电线电缆不符合标准要求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对电线、电缆及各类配电设备和部件的需求急剧上升,在供不应求的局面下,部分不合格产品得到了应用,埋下了火灾隐患。
  
  1.3施工质量得不到保证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加了对人才的需求,具有专业技术能力和资格的专业人员严重缺乏,大量不具备专业技术能力和资格的人员成了施工主体。直接影响了施工质量,也埋下了火灾隐患。
  
  1.4电气检测制度不完善暗敷设的配电线路属于隐蔽工程。一些不符合施工规范要求的施工质量问题,完工后很难发现。我国只有很小一部分城市在建筑物投入使用前有电气检测要求,而且也只是针对公共建筑,绝大部分城市都没有这方面的要求。而且,我国的居住建筑大多数是“清水房”,居民自己装修,选用的电线、开关、插座及各类装饰材料、施工等均无约束,这就毫无疑问地埋下了火灾隐患。
  
  2配电线路故障引发电气火灾成因分析根据对配电线路故障引发电气火灾原因的分析和统计,电气故障引发的火灾主要集中在短路、过负荷、接触不良、接触电阻增大,以及线路老化放电、漏电等几方面。这些电气故障产生后基本都是引发局部温度升高。进而引燃周围可燃物,导致火灾发生。
  
  统计结果还表明。配电线路在接头部位发生故障占总线路故障的90%左右。
  
  3配电线路故障特征与电气火灾预防控制措施3.1配电线路短路故障特征与电气火灾预防控制措施特征:配电线路中发生短路的表象特征为线路内电流急剧增大,使电线温度急剧升高,引燃电线外皮,进而引发火灾。由于发生短路故障时,线路在极短时间内温度变化就足以引燃导线外皮和周围可燃物,因此,对配电线路短路故障的预防控制措施应该在极短时间内完成。
  
  预防控制措施:目前,对配电线路短路故障引发的电气火灾预防控制措施的有效手段有2种:
  
  a.采用限流式电气防火保护器(也称为“电气防火限流式保护器”);b.采用电流探测与快速切断装置组合。
  
  3.2配电线路过负荷故障特征与电气火灾预防控制措施特征:配电线路中发生过负荷的表象特征与线路中发生短路故障的特征相似。也表现为线路内电流增大,使电线温度升高,引燃电线外皮,进而引发火灾。差别是,由于过负荷程度的不同,线路内电流增大速度和温度上升速度会有很大不同。这就有了比较充裕的时间进行预防控制措施与处理。
  
  预防控制措施:目前,对配电线路过负荷故障引发的电气火灾预防控制措施的有效手段有4种:
  
  a.上述对短路故障引发的电气火灾预防控制措施的2种手段均适用:
  
  b.采用接头测温与切断装置组合:
  
  c.采用传统的热继电保护装置。
  
  3.3配电线路中接触不良故障特征与电气火灾预防控制措施特征:配电线路中发生接触不良的部位均为接头处,表象特征主要有:发生故障电弧和局部温度升高。
  
  预防控制措施:根据接触不良的表象特征可以采用以下2种有效预防控制措施手段:
  
  a.采用故障电弧探测装置与切断装置组合:
  
  b.采用接头测温与切断装置组合。
  
  3.4配电线路中接触电阻增大的故障特征与电气火灾预防控制措施特征:配电线路中发生接触电阻增大的部位均为接头处,表象特征主要是局部温度升高。预防控制措施:采用接头测温与切断装置组合。
  
  3.5配电线路中线路老化放电的故障特征与电气火灾预防控制措施特征:配电线路中线路老化放电的故障特征与配电线路发生接触不良表现的特征有相同之处。即均会发生故障电弧,进而引燃导线外皮或周围可燃物。
  
  预防控制措施:采用故障电弧探测装置与切断装置组合。
  
  传统的测量配电线路老化手段中有测试配电线路绝缘电阻的方式。但在干燥、且没有外力使导线破损时,线路的绝缘电阻不会下降。一旦有外力。如振动、建筑发生位移等情况使导线发生形变时。就会使导线外皮破损,进而产生放电现象。
  
  3.6配电线路中线路漏电的故障特征与电气火灾预防控制措施特征:配电线路中线路漏电的故障分为2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线路及线路中的用电设备存在自然泄漏电流,这种自然泄漏电流如果没有集中在某一点处,一般不会引发火灾;另一种情况是,泄漏电流在集中到某一点且超过300mA时,就有可能引发火灾。
  
  预防控制措施:一般可在一级配电柜或二级配电柜出线处设置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如果一级配电柜或二级配电柜出线端测得的自然泄漏电流大于500mA,则应考虑将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设置在下一级配电柜出线端。
  
  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的设置原则是:
  
  尽量设置在配电系统的上端。只有在上端的设置条件不符合时,再向下端设置。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zui主要的作用是探测线路出现的老化、绝缘破损、接线错误等因素造成的接地故障,在客观上,也起到了规范配电系统的布线和施工的作用,从而降低发生电气故障的几率。进而减少电气火灾的发生。
  
  4低压配电系统电气火灾预防控制措施的总体方案4.1电气火灾监控系统设置方案根据配电系统在接头处发生电气故障概率占9O%的统计结果和电气故障成因的特征及预防控制措施手段,笔者认为,对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气火灾预防控制措施应主要集中在配电柜。可采用下述方案设置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a.在一级或二级配电柜出线端设置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
  
  b.在配电柜接线端子处设置测温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
  
  c.在末端配电箱出线端设置故障电弧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
  
  d.在负荷不确定或短路与过负荷危险较大的场所,如:集贸市场、临时建筑等场所的配电箱出线端设置限流式电气防火保护器,或设置电流探测与快速切断装置的组合。
  
  4.2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设置原则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a.在有人值守的场所或由于供电中断会产生较大损失的场所,应仅作报警,而不切断供电;b.在无人值守的场所或由于供电中断不会产生损失的场所,可以在报警后切断供电;c.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设置应不改变原配电系统的设置。
  
  5结束语引发电气火灾的因素很多,本文仅分析了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气火灾成因并提出了预防控制措施方案。由电气故障引发的火灾还包括用电设备故障引发的火灾、高中压供电系统故障引发的火灾、电线电缆引发和传播火灾等因素。对这些因素都采取相应措施后,整个电气火灾预防控制措施系统才算完备,也才能真正做到对电气火灾进行有效预防控制措施。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www.afzhan.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www.afzhan.com)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编辑精选

更多

本站精选

更多

专题推荐

更多

名企推荐

更多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0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