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市场欣欣向荣
来自咨询公司IHSIMSResearch的数据显示,2012年视频监控市场已达到125亿美元(约合775亿元人民币)。其中中国市场占据了约三分之一。万达信息高溢价并购四川浩特正是看到了这个“大蛋糕”。万达信息在公告中认为,2013年全国数字安防和智能交通市场规模达到2000亿元,年增长速度达20%以上。安防市场呈现出一片繁荣之势。
(一)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产业增长动力强劲;
(二)骨干企业迅速成长,产业集中度明显提升;
(三)代表性城市各具特点,集聚优势逐步显现。
安防发展特点
2014年3月,亚洲zui大的电子安防设备生产基地—山东高科信息产业园一期工程在齐河投产运营,主要研发生产高清网络CMOS摄像机及服务器、网络存储设备等类30多项电子安防产品,年产值将达20亿元,利税2亿元。将成为国内“平安城市”向“智慧城市”转型的企业。这对于国内安防市场发展而言,是一个重大突破。而这样的突破,离不开“中国制造”。
随着安防市场的不断成熟,国内的战场逐渐延伸到海外,今年上半年,海外市场的形势依旧严峻。相关资料显示,当前,的安防容量有所平缓甚至有所降低,业内人士分析称,主要原因是的经济不太景气,特别是一些政府大型项目少,从而也进一步加剧了海外市场竞争。
4G安防新时代
4G网络技术对安防行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无线视频监控领域。无线技术是信息传播速度的关键。长期以来,无线网络传输的性能极大的制约了安防产业的发展,4G通信技术时代的开启,摆脱了有线传输的限制,打破了网络传输性能对安防产业发展的约束。
随着4G技术的应用,视频技术得到了发展。视频才能还原真相,这被越来越多的用在的反腐包括动态的监控,其中的一些事件发生等等。4G技术*可以满足高清视频监控图象的传输需求。第二就是消费化、民用化方向,也激发催生了很多跟安防监控相关的产品。4G移动网络与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融合,促进安防业务的开放与创新,促进了安防与其他信息系统的结合。
电磁安防市场庞大
电磁安防,全称电磁环境安全防护,是指为防止各种电磁场对通信和电子设备的攻击、干扰及对电磁信息安全和人体健康的影响,而采取的抑制和防护措施。
电磁安防行业市场规模巨大,行业保持稳定增长,我国电磁安防行业起步较晚,直到本世纪初我国雷电电磁脉冲防护标准的制定和实行才步入正轨,但随着社会各行业对电磁安防特别是高能电磁脉冲防护的需求日益增加,我国电磁安防行业开始步入快速发展阶段,行业规模不断扩大。
物联网传感器市场剧增
工信部电子一所在2014(杭州)物联网暨传感技术与应用高峰论坛上发布的《中国传感器产业发展白皮书(2014)》显示,2009-2013年,国内传感器市场年均增长速度超过20%,2014年市场规模有望超过860亿元。据预测,未来5年中国传感器市场将稳步快速发展,平均销售增长率将达到30%以上。
视频监控落地发展
随着2013年12月以视频监控联网及深入应用为目的的《*视频图像信息联网与应用标准体系表》被审查通过,新的全国视频监控联网及深入应用系列相关标准即将开始制订或修订,这将会进一步规范新技术、新形势下的平安城市建设。大环境的利好趋势,促进着视频监控的落地化发展,而阶段性挑战也逐渐显现。
楼宇对讲市场回暖
随着信息通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智能化浪潮向我们袭来,楼宇可视与非可视对讲系统进入住宅,它正地改变人类的社会生活,是人们生活发生海边。随之而来市场的竞争趋于残酷,一些厂家在激烈的竞争中退出楼宇对讲市场,只有产品质量稳定、产品技术全面、价格更加有竞争力、服务更加完善的厂家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通览智能楼宇对讲系统的技术发展历程,我们不得不在发展过程中经历其局限性、时限性及不成熟性。可喜的是经过几年的竞争,近年楼宇市场有明显的上升趋势。
生物识别市场猛增
中国生物特征识别市场规模保持高速增长,近几年中国将在信息技术、信息安全、金融交易、社会安全等领域推动生物特征识别标准化工作,产业潜力很大。自2002-2012年,中国生物识别行业的市场平均增长率都在60%以上,2012年市场规模达到60多亿人民币,而预计到2015年,中国生物识别行业的市场规模将可能达到100亿以上。
物联网初具规模
物联网在第三波浪潮中诞生,目前较为成熟应用领域有智能交通、智能物流、安防监控、智能电网等。根据易观的数据预计,至2015年物联网在安防、交通、电力和物流领域的市场规模,分别增加到1500亿元、1000亿元、1100亿元和650亿元。
我国对物联网行业的发展非常重视,相关政策的频频出台都旨在扶持和推动其行业各新兴领域的发展,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也被列入中国级重大科技专项。在经济建设方面,我国无线通信和宽带网络等方面的深厚基础为物联网发展做了充足的铺垫,智慧城市项目的逐渐开展也为相关的行业如智能交通、智能工业、智能医疗、智能农业等方面提供了发展契机。因此,政策和经济基础设施上的双重有利条件为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www.afzhan.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www.afzhan.com)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免费注册后,你可以
了解安防行业更多资讯查看安防行业供求信息凸显安防行业自身价值
马上注册会员
-
想快速被买家找到吗
只需要发布一条商机,被买家找到的机会高达90%!还等什么?
马上发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