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LED显示屏如何设置安全亮度参数

2015年11月02日 13:47智慧城市网点击量:1278

  近几年随着LED显示屏的高速发展,LED显示屏应用领域越来越广,凭借着LED显示屏高亮、高刷新率等优势,迅速成为户外显示屏领域的*,但也正是由于LED显示屏高亮度而造成的光污染,常受到的人们的诟病。为了更好的避免光污染,江苏亮彩电子整理了一些关于LED显示屏安全亮度参数设置方法和安全防护措施。
  
  (1)根据环境亮度调整LED屏幕亮度
  
  亮度调整的主要目的是根据环境光强弱,调整LED整屏亮度,使LED显示屏看上去既清晰明亮又不刺眼。国内大部分LED显示屏生产厂家已经实现了这一功能,但是真正用好这一技术的企业和用户并不多,一方面,市场上缺乏准确易用的环境亮度检测设备,另一方面,LED显示屏行业缺乏可供参考的调节规范。
  
  当人眼适应了800坎德拉每平方米的环境亮度之后,能看清的亮度范围是80-8000坎德拉每平方米。任何超出此亮度范围的显示内容都需要人眼努力调节才能适应,并逐渐看清。例如,在室外5000坎德拉每平方米的亮度环境下,便于观看的显示设备亮度范围大致是500-50000坎德拉每平方米,在此环境下若想清晰辨认60坎德拉每平方米的手机内容,就需要人眼努力调节数秒钟才能逐渐适应,就是这个道理。
  
  依照此理论,可以建立LED显示屏亮度调节方法设计规范。根据环境亮度使灰度范围落在适合人眼舒适观看的范围内。尤其是夜晚,显示屏的zui大亮度应该小于10倍环境亮度。
  
  环境亮度与显示设备*输出亮度之间的关系
  
  一天中从凌晨到午夜24小时环境亮度变化曲线以及与之相对应LED显示屏*亮度设置曲线。从测试结果可知,一天中室外的环境亮度变化非常明显,晴天时,zui亮时的亮度与zui暗时的亮度比可达30000比1。对应的LED显示屏亮度设置变化也超出想象。夜晚环境时LED显示屏设置到60cd就感觉LED屏幕足够亮了,但是到白天正午时分,即使5000-6000cd都不够亮。亮暗差别接近100倍。
  
  由于没有规范约束,许多室外LED显示屏夜晚显示非常刺眼的亮度,给周围环境造成严重的光污染,给周围居民带来无形伤害。建议尽快建立行业标准,约束企业行为,强制企业安装亮度调节装置。LED显示屏在使用过程中,应该依照行业标准,根据环境亮度变化自动调节LED显示屏的亮度输出等级,在黑暗环境禁止LED显示屏输出高亮度。
  
  (2)规范LED显示屏的蓝色输出
  
  人眼对不同波长的光感知能力不同,由于亮度是基于人眼睛感知特性的参数,仅仅用亮度无法准确反映光线的强弱。用辐照量作为可见光安量衡量指标,更能准确反映光对眼睛作用的剂量。应该用辐照度计量设备的测量值,而不是眼睛对蓝色光的亮度感觉,作为判读蓝色光输出强度是否会对眼睛构成伤害的依据。LED显示屏生产厂家和使用者应该在满足显示的条件下,减少LED显示屏的蓝光输出成分。
  
  (3)规范LED显示屏的光照分布和方向
  
  应该尽量考虑LED的光线分布合理性,在可视角度范围内使LED输出的光线能量各方向均匀分布,避免小视角LED强光直射人眼。同时,应该限定LED光线照射方向和范围,减小LED显示屏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4)规范显示屏输出频率
  
  LED显示屏厂家应该严格按照LED显示屏规范的要求设计显示屏,显示屏画面输出频率满足规范要求,避免由于画面闪烁给观看者带来不适感。
  
  (5)在LED显示屏使用手册中明示安全措施
  
  在LED显示屏用户手册中应注明使用注意事项,说明正确调节LED显示屏亮度的方法,以及长时间直视LED显示屏对人眼可能造成的危害。当亮度自动调节设备故障时,应采取手动调节方式或者关闭LED显示屏。
  
  当在黑暗环境下遇到刺眼的LED显示屏时,自我保护措施应该是,不要长时间直视LED显示屏或者仔细辨认LED显示屏上的画面细节,尽量避免LED经眼睛聚焦后在眼底形成亮斑,灼伤视网膜。
  
  (6)LED显示屏设计、生产过程的防护措施
  
  设计、生产人员会比用户更频繁地接触LED显示屏。在设计、生产过程中需要测试LED超负荷运行状态。因此,设计、生产人员跟容易暴露在LED强光下,更应注意并采取特殊的LED显示屏设计、生产过程的防护措施。
  
  LED在室外高亮度LED显示屏生产和测试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该佩戴亮度衰减4-8倍的黑色墨镜,才可以近距离观看LED显示屏细节。在室内LED显示屏生产和测试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须佩戴亮度衰减2-4倍的黑色墨镜。
  
  尤其是在黑暗环境对LED显示屏进行测试的工作人员,更要注意安全防护,必须佩戴黑色墨镜后才可以直视LED显示屏。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www.afzhan.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www.afzhan.com)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编辑精选

更多

本站精选

更多

视频直击

更多

专题推荐

更多

名企推荐

更多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0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