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光缆迎来新活力 机遇与挑战再度释放
阅读:1932发布时间:2013-7-29
我国的光纤光缆产业长期以来,一直都被标以低价标签,光纤集采“白菜价”等现象层出不穷,这与我国的光纤光缆产业发展的历史背景有很大关系,同时整个产业低价恶性竞争也对整个产业的市场秩序带来了不利影响。我国光纤光缆产业长期以来在光纤光缆产能方面占据较大优势,然而在上游技术、特种光纤等方面则不占太大优势,随着低损耗、超低损耗光纤市场规模的快速扩大,对于国内光纤光缆产业的后续发展将带来新的活力。
中国电信科技委主任韦乐平指出,对于高速传输网络而言,100G的传输速率下,普通光纤、低损耗光纤、超低损耗光纤均能传输1000公里以上,除个别超长段以外,现有普通光纤均能应对;而对于400G的传输速率,低损耗光纤能减少约20%的再生站数,超低损耗光纤能减少约40%的再生站数,效益明显。同时他进一步强调,光纤属于基础设施的基础,一次到位,难以变动,需要考虑能有效支撑20年寿命期业务容量,且对网络基础设施变动zui小,应具很强的前瞻性。
在这一前瞻性的部署需求下,未来几年,国内对于低损耗、超低损耗光纤的市场需求将会进一步增长,且被视为是未来的主流光纤选型,我国光纤光缆产业将迎来新一轮的洗礼。如何快速跟进低损耗、超低损耗光纤的研发技术,同时实现产能大幅提升,也将成为国内线缆厂商不得不面对的一次考验。
低损耗光纤市场的机遇与挑战
从长期来看,低损耗、超低损耗光纤的未来市场空间依然是相当可观的,尤其是其巨大的成本优势促使运营商更乐衷于快速在现网中部署。
从技术层面来看,低损耗和超低损耗光纤分别减少跨段损耗2和3dB,3dB折合成跨段数可加倍,相当总传输距离可延长100%,或折合成跨段数不变,每段延长17%,总传输距离也延长17%,韦乐平坦言,目前已无任何手段得到这样的收益。从现网部署成本层面来分析,假设骨干网10年内需要新建5*超高速系统,在100G、400G网络系统下,部署低损耗光纤可使总的传输成本降低10%(10亿元),超低损耗光纤则可降低20%(25亿元)。在如此大的成本优势下,中国电信已经明确表示要尽快实现低损耗、超低损耗光纤的现网部署。
从运营商的引入需求来看,低损耗、超低损耗的光纤市场发展态势将不断向好,尤其是随着国内三大运营商大规模上马100G等超高速传输系统以后,相关市场需求将会快速上升,同时成为我国光纤光缆产业下一步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值得注意的是,市场未来发展空间虽然广阔,然而对于国内的线缆厂商而言,低损耗、超低损耗光纤的研发依然是一大难题,尤其是超低损耗光纤领域,目前仅有康宁一家能够提供成品,国内尚未实现技术突破。即使是对于低损耗光纤,各厂商光缆的衰减损耗离运营商的理想预期也有一定差距。
根据中国电信对于国内外各厂商低损耗光纤的调研来看,成缆后的光纤在1550nm的衰减在0.182~0.184之间,小于0.181的较少,虽然各厂商依然在努力降低衰减损耗,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副总工张成良也坦言,要做到平均值小于0.180的难度较大。
光纤需求再度释放
据上证报报道,6月20日晚间,中国移动2013年度TD-LTE(4G)无线网勘察设计集中采购正式启动,采购规模为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不含北京、广东和内蒙古)的勘察设计服务,每省划分为1个独立标包,共计28个标包,约17万基站。21日晚间,中国移动公布了2013年TD-LTE无线主设备的招标公告,集采涉及全国31个省市,采购规模约为20.7万个基站,共计55万载扇,预计投资将超过250亿。按照通常惯例,在主设备之后1到2个月内,光纤光缆的招标也将展开。
目前,我国光纤产销量达1.4亿芯公里占据近50%份额(2012年数据),而此次中移动4G建设启动后,预计回传网(从基站到移动交换机当地)的建设将拉动光纤需求的增长年内增速达到20%。此前业内人士对2013年全年光纤的需求只有10%,
据悉,受制于机制问题,中移动2012年光纤光缆招标延迟至今,因此,也令大家对光纤光缆行业的发展比较谨慎。但考虑到LTE及传输建设均有光纤光缆需求,今年中移动总需求量将超过6000万芯公里,预计中移动光纤光缆招标结果7月份揭晓。
同时,中电信2013年光纤光缆招标也将于7月份展开,预计全年规模亦将超过6000万芯公里。显然,光纤行业上半年压抑的需求有望在三季度集采结束后开始释放。
光纤预制棒增速迅猛
在光纤产业链中,目前国内已形成了以长飞、亨通光电、杭州富通、中天科技等企业的格局,目前行业的集中度大为提高,竞争格局已经相对稳定。
其中,光纤预制棒是位于产业链顶端的高技术产业,利润占据了整条产业链的70%。掌握了光纤预制棒的供应,也就掌握产业链的核心利润,国外厂商由于起步较早和技术*,掌握了大多数的光纤预制棒供应,中国大部分的光纤预制棒目前仍依赖进口。
2008年~2013年,中国光纤预制棒的需求从1600吨猛增至近5000吨,而2012年中国厂商的产量只有2000吨左右,还有近3000吨的巨大缺口。因此,主流的光纤厂商除扩大光纤产能外,纷纷进军上游的光纤预制棒产业。
政策效应依然巨大
从3月份起,主要企业的光纤订单逐月走强,出货的景气度仍然保持较高。但是随着各家厂商新增产能的释放,据上证报资讯预测,本次招标价格较2011-2012年69-70元/芯公里的价格亦会略有下调。
回顾上半年的光纤光缆企业的经营情况,受*的光纤宽带接入的政策影响较大,"自2013年4月1日起,在公用电信网已实现光纤传输的县级及以上城区,新建住宅区和住宅建筑的通信设施应采用光纤到户方式建设。同时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乡镇、农村地区新建住宅建筑实现光纤到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