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产品

  • 行业产品

上海抚生实业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上海抚生实业有限公司>资料下载>从纳米尺度观察单细胞红藻
资料下载

从纳米尺度观察单细胞红藻

阅读:112发布时间:2013-06-21

  • 提供商

    上海抚生实业有限公司

  • 资料大小

    45.6KB

  • 资料图片

  • 下载次数

    40次

  • 资料类型

    JPG 图片

  • 浏览次数

    112次

  • 免费下载

    点击下载


从纳米尺度观察单细胞红藻 
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大学海洋生物技术研究中心,荷兰莱顿大学的研究人员从纳米尺度上,直接观察到了单细胞红藻——紫球藻天然状态下藻胆体的三维形貌及其在类囊体膜上的排列格式,这对于阐明光合作用的机制、进化及其在生物医学检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一研究结果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在杂志《生物化学杂志》(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上。

文章的通讯作者是来自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张玉忠教授,其早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生物系,曾先后访问过美国威斯康星州立大学(访问学者),俄亥俄州立大学、UCLA、夏威夷大学、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分校。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海洋微生物学与海洋微生物技术,深、远海微生物资源的多样性、重要的生命过程与环境响应。

多年来,国内外一直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研究藻胆体的结构,但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的是样品的二维结构。张玉忠教授课题组刘鲁宁等人,利用原子力显微镜技术,从纳米尺度上,直接观察到了单细胞红藻——紫球藻天然状态下藻胆体的三维形貌(64×42×28nm)(长×宽×高)及其在类囊体膜上的排列格式。研究发现紫球藻藻胆体在类囊体膜上的排列格式具有多样性,更有意义的是,各种不同排列格式中,藻胆体在类囊体膜上的排列都是非常拥挤的。此外,张玉忠教授与荷兰莱顿大学Thijs J. Aartsma教授等合作,利用单分子光谱技术,发现强光下紫球藻通过藻胆体内部能量传递解偶联,来实现过多光能的耗散,避免过多光能对光系统II的伤害,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提出了红藻中新的过多能量耗散机制模型。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PLOS ONE(2008,3(9):e3134)上。

藻胆体是蓝藻(蓝细菌)和红藻光合作用的主要捕光色素蛋白复合物,由藻胆蛋白和连接蛋白组成,分布于类囊体膜的表面,负责光能的吸收,并主要传递给光系统II,实现光能向化学能的转变。藻胆蛋白和藻胆体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对于阐明光合作用的机制、进化及其在生物医学检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纳米尺度观察单细胞红藻 


智慧城市网 设计制作,未经允许翻录必究 .      Copyright(C) 2021 https://www.afzh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智慧城市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登录 后再收藏

提示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