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如果有人祝福你节日快乐,你会做何反应?
对此,有人可欣然接受;
但也有人深感“触霉头”。
那么,清明究竟可以说节日快乐么?
清明节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节日呢?
古代很多王公大臣,在埋葬先人的地方,除了有一个壮观的墓,附近还有大宅,在扫墓之余,一大家人还会在宅子周围踏青、观光。在有些地方,清明节正日子全家人要去扫墓,还有一些地方则要求在清明节之前扫墓,不论扫墓的日期差别有多大,古人都是把扫墓和踏青一起过的。
▼
从传统上来说,清明是一个多元的节日,比如,清明节在古时候也叫“踏青节”。从民间习俗来讲,清明节又称寒食节、禁烟节,古代在清明节前一两天为寒食节禁燃烟火,只吃冷食,而扫墓是清明众多传统习俗中的一个,除了祭奠逝者,更有万众郊游、踏青、戴柳、荡秋千等种种活动。
北京民俗学会秘书长高巍坦言,清明是可以说“清明节快乐”的,这样的说法其实已延续很长时间;相较而言,“不能说清明节快乐”,是近两年才冒出的说法。之所以有争议,是因为人们对清明节的内涵了解不够深。
之所以当有人对我们说“清明节快乐”时会觉得被冒犯,主要是因为当今社会文化中的清明节主要与祭祖、扫墓这样庄重肃穆的活动紧密相连,而中国传统思想主张“敬鬼神而远之”,在这种环境与语境下,清明节不是一个适宜送祝福的节日。
但其实清明节的主题不只是扫墓,更重要的是把扫墓和踏青相结合。清明节并不是悲伤的节日,祭奠先祖,除了表达对先人的哀思,也使后人获得了精神慰藉。而踏青郊游作为清明节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为了让人们感受春天的生机勃勃,满怀积极的生活态度。
“当我们去祝福快乐的时候,恰恰也代表着我们有战胜悲伤、困难的勇气,这也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北京民俗学会秘书长高巍如是说。
所以从本质上来说,“清明节快乐”这种说法没错,但也许我们还要等到未来,文化与语境变得更轻松后,我们才能更自然地互道一句“节日快乐”。
内容来源:*、长沙晚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