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电缆 网络设备 无线通信 云计算|大数据 显示设备 存储设备 网络辅助设备 信号传输处理 多媒体设备 广播系统 智慧城市管理系统 其它智慧基建产品
上海申弘阀门有限公司
暂无信息 |
阅读:2092发布时间:2017-10-23
气动控制阀 概述:
气动控制阀因为其稳定性好、维护简单而广泛应用,可设计成平衡式消除了阀瓣上的大部分静态不平衡力,并有一定的阻尼作用,可以减小流体流动引发振动,能用于压差相对较大的场合,可选择多弹簧气动簿膜机构或电动执行机构等。调节阀又名控制阀,在工业自动化过程控制领域中,通过接受调节控制单元输出的控制信号,借助动力操作去改变介质流量、压力、温度、液位等工艺参数的zui终控制元件。一般由执行机构和阀门组成。如果按行程特点,调节阀可分为直行程和角行程;按其所配执行机构使用的动力,按其功能和特性分为线性特性,等百分比特性及抛物线特性三种。调节阀适用于空气、水、蒸汽、各种腐蚀性介质、泥浆、油品等介质。调节阀用于调节介质的流量、压力和液位。根据调节部位信号,自动控制阀门的开度,从而达到介质流量、压力和液位的调节。调节阀分电动调节阀、气动调节阀和液动调节阀等。上海申弘阀门有限公司主营阀门有:截止阀,电动截止阀调节阀由电动执行机构或气动执行机构和调节阀两部分组成。调节阀通常分为直通单座式调节阀和直通双座式调节阀两种,后者具有流通能力大、不平衡办小和操作稳定的特点,所以通常特别适用于大流量、高压降和泄漏少的场合。、气动调节阀就是以压缩空气为动力源,以气缸为执行器,并借助于电气阀门定位器、转换器、电磁阀、保位阀等附件去驱动阀门,实现开关量或比例式调节,接收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控制信号来完成调节管道介质的:流量、压力、温度等各种工艺参数。气动调节阀的特点就是控制简单,反应快速,且本质安全,不需另外再采取防爆措施。给水系统中常用的减压孔板只能减动压,不能减静压;而给水减压阀既可以减动压,也可以减静压。给水减压阀可以简化给水系统,防止系统超压,避免水击,保护用水设备,节约用水。目前,给水减压阀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分区给水系统中,尤其适用于高层建筑的生活及消防给水系统中。
1给水减压阀的分类及原理
按照结构形式分类,给水减压阀分为比例式、可调式两类,结构示意参见图1。
比例式的出口压力与进口压力是按照固定比例减压的。比例式结构简单,阀体只有一个活动部件活塞,活塞在截留口的前后面积不同。随着流量的变化,截留口产生的阻力损失随着进口、出口的压力差变化,截留口的缝隙也变化,保持进口、出口的压力按照固定比例。当没有流量时,阀体的截留口*关闭实现减静压。
比例式的减压效果好,无需人工调节,阀体体积小,便于加工制作,价格低廉,安装、维护简便,使用寿命长,但出口压力不能调节。
可调式的出口压力可以按照需要进行调节,通过增强局部水头损失以达到减压的目的。进水通过截留口,降低的压力作为反馈信号引到橡胶膜片下面,利用膜片与弹簧的力平衡关系,通过联动阀芯使阀瓣保持在一定的开启高度,得到相应的阻力系数,使出水压力达到设定值。当达到关闭截留口的设定值时,实现减静压。调节弹簧的平衡力可以灵活地调节出口压力。
可调式的出口压力相对稳定,动作反应灵敏,使用灵活,结构复杂,阀体体积大,价格较高。使用一段时间后,当出口压力出现偏移时,可以调节后继续使用。阀体内弹簧和隔膜在使用一定年限后,会出现弹性疲劳和老化现象,需及时调整或更换。
给水减压阀在给水系统中的应用
气动控制阀
一、气动控制阀的分类
气动控制阀是指在气动系统中控制气流的压力、流量和流动方向,并保证气动执行元件或机构正常工作的各类气动元件。控制和调节压缩空气压力的元件称为压力控制阀。控制和调节压缩空气流量的元件称为流量控制阀。改变和控制气流流动方向的元件称为方向控制阀。除上述三类控制阀外,还有能实现一定逻辑功能的逻辑元件,包括元件内部无可动部件的射流元件和有可动部件的气动逻辑元件。在结构原理上,逻辑元件基本上和方向控制阀相同,仅仅是体积和通径较小,一般用来实现信号的逻辑运算功能。近年来,随着气动元件的小型化以及PLC控制在气动系统中的大量应用,气动逻辑元件的应用范围正在逐渐减小。从控制方式来分,气动控制可分为断续控制和连续控制两类。在断续控制系统中,通常要用压力控制阀、流量控制阀和方向控制阀来实现程序动作;连续控制系统中,除了要用压力、流量控制阀外,还要采用伺服、比例控制阀等,以便对系统进行连续控制。气动控制阀分类如图4.1。
二、气动控制阀和液压阀的比较
(一)气动控制阀 使用的能源不同
气动元件和装置可采用空压站集中供气的方法,根据使用要求和控制点的不同来调节各自减压阀的工作压力。液压阀都设有回油管路,便于油箱收集用过的液压油。气动控制阀可以通过排气口直接把压缩空气向大气排放。
(二) 对泄漏的要求不同
液压阀对向外的泄漏要求严格,而对元件内部的少量泄漏却是允许的。对气动控制阀来说,除间隙密封的阀外,原则上不允许内部泄漏。气动阀的内部泄漏有导致事故的危险。
对气动管道来说,允许有少许泄漏;而液压管道的泄漏将造成系统压力下降和对环境的污染。
(三) 对润滑的要求不同
液压系统的工作介质为液压油,液压阀不存在对润滑的要求;气动系统的工作介质为空气,空气无润滑性,因此许多气动阀需要油雾润滑。阀的零件应选择不易受水腐蚀的材料,或者采取必要的防锈措施。
(四) 压力范围不同
气动阀的工作压力范围比液压阀低。气动阀的工作压力通常为10bar以内,少数可达到40bar以内。但液压阀的工作压力都很高(通常在50Mpa以内)。若气动阀在超过zui高容许压力下使用。往往会发生严重事故。
(五)气动控制阀使用特点不同
一般气动阀比液压阀结构紧凑、重量轻,易于集成安装,阀的工作频率高、使用寿命长。气动阀正向低功率、小型化方向发展,已出现功率只有0.5W的低功率电磁阀。可与微机和PLC可编程控制器直接连接,也可与电子器件一起安装在印刷线路板上,通过标准板接通气电回路,省却了大量配线,适用于气动工业机械手、复杂的生产制造装配线等场合。
三、 气动控制阀的结构特性
气动控制阀的结构可分解成阀体(包含阀座和阀孔等)和阀心两部分,根据两者的相对位置,有常闭型和常开型两种。阀从结构上可以分为:截止式、滑柱式和滑板式三类阀。
(一)截止式阀的结构及特性
截止式阀的阀心沿着阀座的轴向移动,控制进气和排气。图4.2所示为二通截止式阀的基本结构。图4.2a中,在阀的P口输入工作气压后,阀芯在弹簧和气体压力作用下紧压在阀座上,压缩空气不能从A口流出;图4.2b为阀杆受到向下的作用力后,阀芯向下移动,脱离阀座,压缩空气就能从P口流向A口输出。这就是截止式阀的切换原理。
图4.3所示的阀为常通型结构。图4.3a为初始状态,与图4.2a相反,阀心在弹簧力作用
下离开阀座,压缩空气从P口流向A口输出。图4.3b为工作状态,阀杆在向上的力作用下,阀心紧压在阀座上关闭阀口,流道被关断,A口没有压缩空气流出。
图4.4所示为三通截止式阀的结构,阀有P、A、0三个孔口。图4.4a为阀的初始状态,阀心紧压在上阀座上,P口和A口通路被关断,A口和0口相通。阀的输出A口没有输出。
图4.4b为工作状态。阀杆受力后使阀心离开上阀座而紧压在下阀座上,关闭排气O口,打开P口至A口之间的通道,压缩空气从P口流向A口输出。图4.4c所示为阀在切换过程中阀心所处的瞬态位置。此时,P、A、0三个孔口同时相通,而发生串气现象。实际上,对于快速切换的阀,这种串气现象对阀的动作不存在什么影响。但缓慢切换时,应予以注意。
截止式阀的结构决定了其开启所需的时间较短,但开启大口径的阀则需较大的开启力。因此截止式阀多用于小口径的阀。需要大流量或高压时,往往采取先导式的结构。其方法是增加一个控制活塞,先导控制气压作用在活塞上产生的较大操纵力,以弥补上述缺点。
为了使截止式阀密封可靠,操纵方便,另一种方法是采用压力平衡的方法,如图4.5所示,在阀杆两侧增加了活塞,活塞受气压作用面积和阀心受压面积相等,这种阀称为压力平衡式阀。由于初始状态时,工作气压作用在阀杆上的合力为零,使开启阀门的操作力大大降低。
(二)滑柱式阀的结构及特性
滑柱式阀是用圆柱状的阀心在圆筒形阀套内沿轴向移动,从而切换气路。图4.6所示为滑柱式阀的基本结构。图4.6左图为阀的初始状态,滑柱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右移。此时,压缩空气从输人口P流向输出口A,A口有气压输出,B口无气压输出。图4.6右图为阀的工作状态;滑柱在操纵力作用下克服弹簧力左移,关断P口和A口通路,接通P口和B口。于是,B口有输出,A口无输出。
滑柱式阀在结构上只要稍稍改变阀套或滑柱的尺寸、形状就能实现两位四通和两位五通阀的功能。
4.2 方向控制阀
一、方向控制阀概述
(一)操作方式
为了使阀换向,必须对阀心施加一定大小的轴向力。使其迅速移动改变阀心的位置。这种获得轴向力的方式叫做换向阀的操作方式,或控制方式。通常可分为气压、电磁、人力和机械四种操作方式。
1.气动控制阀气压操作
用气压力来获得轴向力使阀心迅速移动换向的操作方式叫做气压操作。它按施加压力的方式可分为加压控制、卸压控制、差压控制和时间控制。
1)加压控制是指施加在阀心控制端的压力逐渐升到一定值时,使阀心迅速移动换向的控制,阀心沿着加压方向移动。
2)卸压控制是指施加在阀心控制端的压力逐渐降到一定值时,阀心迅速换向的控制,常用作三位阀的控制。
3)差压控制是指阀心采用气压复位或弹簧复位的情况下,利用阀心两端受气压作用的面积不等(或两端气压不等)而产生的轴向力之差值,使阀心迅速移动换向的控制。其原理如图4.7所示,K1为控制气压口。
这种控制方式只需一个控制信号,故得到广泛的应用,可应用于各种结构的主阀.。气压复位省去了弹簧,提高了可靠性。差压控制的特点是所控制的主阀不具有记忆功能,且控制信号和复位信号均须为长信号。
4)时间控制是指利用气流向由气阻(节流孔)和气容构成的阻容环节充气,经过一定时间后,当气容内压力升至一定值时,阀心在差压力作用下迅速移动换向的控制。
时间控制的信号输出有脉冲信号和延时信号两种。图4.8所示为脉冲阀原理图,在阀的P口输入气压信号后,A口即有输出,同时气流经节流孔向气室充气,当气容内的压力上升到阀的切换压力时,活塞向左移关断P—A通路,A口无输出,即阀的A口输出为脉冲信号。脉冲信号的宽度决定于节流孔和气室的大小。
图4.9所示为一种二位三通延时换向阀结构原理(常断延时通型)。调节节流针阀的开度即可改变延时时间。
延时换向阀的输出可组成四种型式:常断延时通、常通延时断,常断延时断及常通延时通。其输出状态和对应的图形符号如图4.10所示。
2.电磁操作
用电磁力来获得轴向力,使阀心迅速移动的换向控制方式称为电磁操作。它按电磁力作用于主阀阀心的方式分为直动式和先导式两种。
1)直动式电磁控制是用电磁铁产生的电磁力直接推动阀心来实现换向的一种电磁控制阀。根据阀芯复位的控制方式可分为单电控和双电控,其控制原理如图4.11所示。图4.11a、b为直动式单电磁控制弹簧复位方式。图4.10c、d为直动式双电磁控制方式。
2)先导式电磁控制是指由先导式电磁阀(一般为直动式电磁控制换向阀)输出的气压力来操纵主阀阀芯实现阀换向的一种电磁控制方式。它实际上是一种由电磁控制和气压控制(加压、卸压、差压等)的复合控制,通常称为先导式电磁气控。图4.12所示为先导式电磁气控换向阀原理,图4.12a、b为单电控动作原理。图4.12c、d为双电控动作原理。
3.人力操作
用人力来获得轴向力使阀迅速移动换向的控制方式称作人力操作。人力控制可分为手动控制和脚踏控制等。按人力作用于主阀的方式可分为直动式、先导式。
4.机械操作
用机械力来获得轴向力使阀芯迅速移动换向的控制方式称作机械操作。按机械力作用于主阀的形式可分为直动式和先导式两种。
(二)方向控制阀的通口数和基本机能
换向阀的基本机能就是对气体的流动产生通、断作用。一个换向阀具有同时接通和断开几个回路,可以使其中一个回路处于接通状态而另一个回路处于断开状态,或者几个回路同时被切断。为了表示这种切换性能,可用换向阀的通口数(通路数)来表达。
1)二通阀 二通阀有两个通口,即输入口(用P表示)和输出口(用A表示),只能控制流道的接通和断开。根据P→A通路静止位置所处的状态又分为常通式二通阀和常断式二通阀。
2)三通阀 三通阀有三个通口,除P、A口外,还有一个排气口(用O表示)。根据P→A、A→0通路静止位置所处的状态也分为常通式和常断式两种三通阀。
3)四通阀 四通阀有四个通口,除P、A、0外。还有一个输出口(用B表示)。流路为P→A、B→0,或P→B、A→0。可以同时切换两个流路,主要用于控制双作用气缸。
4)五通阀 五通阀有五个通口,除P、A、B外,有两个排气口(用01、02表示)。其流路为P→A、B→02或P→B、A一01。这种阀与四通阀一样作为控制双作用气缸用。这种阀也可作为双供气阀(即选择阀)用,即将两个排气口分别作为输入口Pl、P2。
此外,也有五个通口以上的阀,是一种性较强的换向阀,这里不作介绍。
(三) 方向控制阀的位数
位数是指换向阀的切换状态数,有两种切换状态的阀称作二位阀,有三种切换状态的阀称作三位阀。有三种以上切换状态的阀称作多位阀。常见换向阀的通路数与切换位置如表4.1所示。
1)二位阀 二位阀通常有二位二通、二位三通、二位四通、二位五通等。二位阀有两种,一种是取消操纵力后能恢复到原来状态的称为自动复位式。另一种是不能自动复位的阀(除非加反向的操纵力),这种阀称为记忆式。
2)三位阀 三位阀通常有三位三通、三位四通、三位五通等。三位阀中,中间位置状态有中间封闭、中间卸压、中间加压三种状态。表4.1所示为气动换向阀的通路数与切换位置
数。
(四)方向控制阀的公称通径
阀的规格直接反映了阀的流通能力,是阀的一项基本参数,也是用户选用换向阀的重要 依据之一。通常用其配管的公称通径来表示,另外也有用螺纹管接头的公称通径来表示。表4.2列出了阀的常用公称通径及相应的流量性能、接管螺纹等,供选用参考。
表4.2 阀的常用公称通径及相应的流量性能、接管螺纹
公称通径/mm | 6 | 8 | 10 | 15 | 20 | 25 | 2 | 40 | 50 | |
连接 螺纹 | 公制 | M10×1 | M14×1.5 | M18×1.5 | M22×1.5 | M27×2 | M33×2 | M42×2 | M50×2 | M60×2 |
英制 | G1/8 | G1/4 | G3/8 | Gl/2 | G3/4 | G1 | Gl 1/4 | G1 1/2 | G2 | |
s值/mm2 | 10 | 20 | 40 | 60 | 110 | 190 | 300 | 400 | 650 | |
KV(C)值 | 0.50 | 1.01 | 2.0 | 3.0 | 5.6 | 9.6 | 15.2 | 20.2 | 32.8 | |
Cv值 | 0.59 | 1.18 | 2.4 | 3.5 | 6.5 | 11.2 | 17.7 | 23.6 | 38.3 | |
额定流量/(m3/h) | 2.5 | 5 | 7 | 10 | 20 | 30 | 50 | 70 | 100 | |
压力降/MPa | ≤0.02 | ≤0.015 | ≤0.015 | ≤0.015 | ≤0.012 | ≤0.012 | ≤0.012 | ≤0.01 | ≤0.01
|
智慧城市网 设计制作,未经允许翻录必究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请输入你感兴趣的产品
请简单描述您的需求
请选择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