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方法有哪些
阅读:2313 发布时间:2013-8-16维生素C是一种已糖醛基酸,有抗坏血病的作用,所以被人们称做抗坏血酸,主要为还原型及脱氢型两种,广泛存在于植物组织中,新鲜的水果、蔬菜,特别是枣、辣椒、苦瓜、柿子叶、猕猴桃、柑橘等食品中含量较多。它是氧化还原酶之一,本身易被氧化,但在有些条件下又是一种抗氧化剂。
维生素C(还原型)纯品为白色无臭结晶,熔点190~192℃,溶于水或乙醇中,不溶于油剂。在水溶液中易被氧化,在碱性条件下易分解,在弱酸条件中较稳定,维生素C开始氧化为脱氢型抗坏血酸(有生理作用)。如果进一步水解则生成2,3-二酮古乐糖酸,失去生理作用。
根据它具有的还原性质可以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常用的测定方法有
(1)2,6-二氯靛酚法 (还原型VC)
(2)2,4-二硝基苯肼法 (总VC)
(3)碘酸法
(4)碘量法
(5)荧光分光光度法
6-二氯靛酚滴定法
上海恒远生物专业代理经销维生素c科研试剂,本产品提供技术指导及其售后服务,八月主推产品,*咨询。以下为具体化学性质分析:
英文名称:Ascorbic Acid[3]
别名:抗坏血酸
CAS号:50-81-7
EINECS号:200-066-2
分子式:C6H8O6
InChI编码:InChI=1/C6H8O6/c7-1-2⑻5-3⑼4⑽6⑾12-5/h2,5,7-10H,1H2/t2-,5+/m0/s1
分子量:176.13
IUPAC名:2,3,4,5,6-五羟基-2-己烯酸-4-内酯
酸性,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加热或在溶液中易氧化分解,在碱性条件下更易被氧化,为己糖衍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