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厅收藏该商铺

您好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上海恒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文章>免疫细胞杀菌、杀病毒的新机理

技术文章

免疫细胞杀菌、杀病毒的新机理

阅读:1228          发布时间:2019-12-2

    固有地对许多病毒具有抗性的常规的1型树突细胞(cDC1s),矛盾的是,它们具有较少的酸性吞噬体,能够使抗原保留和交叉呈递。2019年7月1日,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杨克礼研究团队在经典免疫学杂志上发表了题目为"ThioesterasePPT1balancesviralresistanceandefficientTcellcrossprimingindendriticcell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阐述了棕榈硫酯酶PPT1通过控制溶酶体pH值来平衡树突状细胞对病毒的抵抗能力和T细胞交叉激活功能,揭示了树突状细胞在抗病毒、细菌和肿瘤反应中的新调控机理。

 

    抗原交叉表达是感染、癌症和其他免疫介导的疾病中获得CD8T细胞的重要途径。传统的1型树突状细胞是体内主要交叉提呈DC亚群。cDC1的发展依赖于几个关键的转录因子,如BATF3、ZBTB46、ID2和ETV6。除cDC1s外,造血祖细胞或单核细胞在炎症条件下产生的DC和活化的浆细胞样DC(PDC)也具有交叉表达的能力。外源抗原的交叉可以通过两种主要途径发生。在空泡途径中,抗原直接负载到吞噬体中的MHCI分子上。在胞质路过时,抗原被输出到胞浆中,然后进入ER或噬菌体。

 

    在癌症中,肿瘤相关抗原的交叉表达对于抗肿瘤CD8T细胞的有效反应尤为重要。在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等细菌感染中,CD8T细胞反应被认为是由受感染的凋亡细胞交叉呈现引起的。对于一些没有直接感染DC的病毒,交叉携带的CD8T细胞是消除这些感染的关键。对于感染DC的细胞内病原体,直接MHCⅠ类预处理也可激活CD8T细胞。然而,这对DC是有害的,因为细胞内感染会导致细胞损伤或死亡,以及对免疫反应的操纵。因此,据报道,cdc1对各种包膜病毒(包括艾滋病毒和流感病毒)具有抵抗力,但对这种病毒的抗药性机制尚不清楚。

 

    交叉提呈是引导CD8+T细胞消除细胞内病原体和癌细胞的重要机制。研究小组发现,棕榈硫酯酶(PPT1)在具有交叉表达功能的树突状细胞亚群cDC 1中高表达。同时,PPT1缺乏的小鼠感染病毒的能力降低,但对肿瘤和细胞内细菌的清除能力明显增强。你如何解释这两个截然相反的表型?研究进一步发现,PPT1通过影响溶酶体中vATPase的定位,调节pH,维持吞噬的酸性环境。在稳定状态下,PPT1高表达,吞噬细胞保持酸化,导致病毒失活;在激活状态下,PPT1迅速下调,吞噬细胞碱化,抗原降解减少,交叉提呈能力增强。PPT1就像一个开关。CDC 1首先打开它来对抗病毒,然后关闭它以增强抗原的表达。

 

    基于这一新的机制,研究人员对PPT 1抑制剂进行了测试,发现这些药物能增强抗原特异性T细胞杀伤功能,促进疾病组织的归巢和TRM形成,并对细菌感染和肿瘤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这项研究为肿瘤、耐药细菌感染、慢性病毒感染和其他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收藏该商铺

登录 后再收藏

提示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对比框

产品对比 二维码 意见反馈

扫一扫访问手机商铺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