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电缆 网络设备 无线通信 云计算|大数据 显示设备 存储设备 网络辅助设备 信号传输处理 多媒体设备 广播系统 智慧城市管理系统 其它智慧基建产品
广州兴进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企业电话:邮 箱:xingjinxf
气体灭火系统中较常见的是用七氟丙烷作为灭火介质,该系统在实践工程中的运用远多于二氧化碳和IG541,同时,也是消防考试中反复出题的点。下面就对其系统设计方面常用的知识点做一个小结。
一、防护区的划分
防护区宜以单个封闭空间划分,同一区间的吊顶层和地板下需同时保护时,可合为一个防护区;采用管网灭火系统时,一个防护区的面积不宜大于800m2,且容积不宜大于3600m3;采用预制灭火系统时,一个防护区的面积不宜大于500m2,且容积不宜大于1600m3。
二、耐火性能
防护区围护结构及门窗的耐火极限均不宜低于0.5h,吊顶的耐火极限不宜低于 0.25h。
三 、耐压性能
防护区围护结构承受内压的允许压强,不宜低于1200Pa。
四、泄压能力
对于全封闭的防护区,应设置泄压口,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泄压口应位于防护区净高的2/3以上。防护区设置的泄压口,宜设在外墙上。
五、封闭性能
在防护区的围护构件上不宜设置敞开孔洞,当必须设置敞开孔洞时,应设置能手动和自动关闭的装置。在喷放灭火剂前,应自动关闭防护区内除泄压口外的开口。
六、环境温度
防护区的环境温度不应低于-10℃。
七、安全要求
1、设置气体灭火系统的防护区应设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保证防护区内所有人员能在30s内撤离完毕。
2、防护区内的疏散通道及出口,应设消防应急照明灯具和疏散指示标志灯。防护区内应设火灾声音报警器,必要时,可增设闪光报警器。防护区的入口处应设火灾声光报警器和灭火剂喷放指示灯,以及防护区采用的相应气体灭火系统的性标志牌。灭火剂喷放指示灯信号,应保持到防护区通风换气后,以手动方式解除。
3、防护区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并能自行关闭;用于疏散的门必须能从防护区内打开。
4、灭火后的防护区应通风换气,地下防护区和无窗或设固定窗扇的地上防护区,应设置机械排风装置,排风口宜设在防护区的下部并应直通室外。
5、储瓶间的门应向外开启,储瓶间内应设应急照明;储瓶间应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地下储瓶间应设机械排风装置,排风口应设在下部,室内气体可通过排风管排至室外。
6、经过有爆炸危险和变电、配电场所的管网,以及布设在以上场所的金属箱体等,应设防静电接地。
7、防护区内设置的预制灭火系统的充压压力不应大于2.5MPa。
八、系统的设计
1、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防护区采用组合分配系统时,一个组合分配系统所保护的防护区不应超过8个。
2、组合分配系统的灭火剂储存量,应按储存量的防护区确定 。
3、灭火系统的灭火剂储存量,应为防护区的灭火设计用量与储存容器内的灭火剂剩余量和管网内的灭火剂剩余量之和 。
4、灭火系统的储存装置72h内不能重新充装恢复工作的,应按系统原储存量的99%设置备用量。
5、灭火系统的设计温度,应采用20℃。
6、同一集流管上的储存容器,其规格、充压压力和充装量应相同。
7、同一防护区,当设计两套或三套管网时,集流管可分别设置,系统启动装置必须共用。
8、各管网上喷头流量均应按同一灭火设计浓度、同一喷放时间进行设计。
9、管网上不应采用四通管件进行分流。
10、喷头的保护高度和保护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保护高度不宜大于6.5m;最小保护高度不应小于0.3m;喷头安装高度小于1.5m时,保护半径不宜大于4.5m;喷头安装高度不小于1.5m时,保护半径不应大于7.5m。
喷头宜贴近防护区顶面安装,距顶面的距离不宜大于0.5m。
一个防护区设置的预制灭火系统,其装置数量不宜超过10台。
同一防护区内的预制灭火系统装置多于1台时,必须能同时启动,其动作响应时差不得大于2s。
九、灭火设计浓度
1、不应小于灭火浓度的1.3倍,惰化设计浓度不应小于惰化浓度的1.1倍。
2、固体表面火灾的灭火浓度为5.8%,设计规范中未列出的,应经试验确定。
3、图书、档案、票据和文物资料库等防护区,灭火设计浓度宜采用10%。
4、油浸变压器室、带油开关的配电室和自备发电机房等防护区,灭火设计浓度宜采用9%。
5、通信机房和电子计算机房等防护区,灭火设计浓度宜采用8% 。
6、防护区实际应用的浓度不应大于灭火设计浓度的1.1倍。
7、在通信机房和电子计算机房等防护区,设计喷放时间不应大于8 s;在其他防护区,设计喷放时间不应大于10s。
十、灭火浸渍时间
木材、纸张、织物等固体表面火灾,宜采用20min;通信机房、电子计算机房内的电气设备火灾,应采用5min;其他固体表面火灾,宜采用10 min;气体和液体火灾,不应小于1min。
十一、操作与控制
1、管网灭火系统应设自动控制、手动控制和机械应急操作三种启动方式。预制灭火系统应设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两种启动方式。
2、采用自动控制启动方式时,根据人员安全撤离防护区的需要,应有不大于30s 的可控延迟喷射;对于平时无人工作的防护区,可设置为无延迟喷射。
3、灭火设计浓度或实际使用浓度大于无毒性反应浓度浓度的防护区,应设手动与自动控制的转换装置。当人员进人防护区时,应能将灭火系统转换为手动控制方式;当人员离开时,应能恢复为自动控制方式。防护区内外应设手动、自动控制状态的显示装置。
4、自动控制装置应在接到两个独立的火灾信号后才能启动。手动控制装置和手动与自动转换装置应设在防护区疏散出口的门外便于操作的地方,安装高度为中心点距地面1.5m。机械应急操作装置应设在储瓶间内或防护区疏散出口门外便于操作的地方。
5、气体灭火系统的操作与控制,应包括对开口封闭装置、通风机械和防火阀等设备的联动操作与控制。设有消防控制室的场所,各防护区灭火控制系统的有关信息应传送给消防控制室。
6、气体灭火系统的电源,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消防技术标准的规定;采用气动力源时,应保证系统操作和控制需要的压力和气量。
7、组合分配系统启动时,选择阀应在容器阀开启前或同时打开。
为进一步加强场馆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紧紧围绕“抓消防安全,保高质量发展”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提升场馆职工对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的应急处置能力,2023年4月26日,开封市邀请气体灭火厂家专业技术人员对场馆职工开展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专项培训。
我局下一步将强化管理,认真抓好消防安全培训、检测、维护等工作,提高各部门防范化解风险的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对消防系统等重点区域的排查治理,严防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为“筑牢平安防线 护航机关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安全操作规程
一、七氟丙烷灭火原理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灭火原理为抑制作用,灭剂遇高温自行分解,并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使空气中游离氧的数量减少,阻止燃烧链,使燃烧不能继续。
二、七氟丙烷灭火系统操作规程
1、系统的启动方式为自动控制、手动控制和机械应急手动控制三种。一般情况下使用手动控制,在保护区无人的情况下可以转换为自动控制,当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不能执行时,应采用机械应急手动控制(建议不采用)。
2、自动控制:按下灭火控制器上的“自动”键,灭火系统处于自动控制状态。当保护区域发生火情时,温感和烟感给报警控制器发出报警信号,灭火控制器接收到信号后,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并发出联动指令,经过30秒,发出灭火指令,打开与保护区域内相应的电磁阀释放启动气体,启动气体通过启动管路打开容器阀释放灭火剂,实施灭火。
3、手动控制:按下灭火控制器上“手动”键,灭火系统处于手动控制状态。当保护区域内发生火情时,可按下控制器上启动按钮即可按规定的程序启动灭火系统释放灭火剂,实施灭火(在自动状态时,若发生误报等现象时也可手动按下控制器上的停止及复位键将报警关闭)。
4、机械应急手动控制:当保护区发生火情时,灭火控制器不能发出灭火指令时,应立即通知所有人员撤离现场,拔出与保护区域相应的电磁阀上的安全卡套,压下圆头把手打开电磁阀,释放启动气体,即可实施灭火。(因储气罐压力较高,手动操作危险性很大,一般不建议手动操作)。
5、当控制器发生误报、或在延时时间内发现异常情况下不需要启动灭火系统进行灭火时,可按下手动控制器上停止按钮或紧急控制盒内的紧急停止按钮,即可停止灭火指令的发出。
6、本系统灭火使用后,应及时通知维保人员对下列部件进行复位,方可继续使用:
1)控制盘复位(详见说明书)
2)电磁阀更换新膜片,恢复原工作状态。
3)启动钢瓶重新充装启动气体。
4)将被释放过的选择阀复位。
5)检查单向阀是否复位。
6)容器阀恢复原工作状态。
7)重新充装灭火剂。
8)所有拆卸过的管路,必须安装正确,保证密封。
三、灭火系统检查和维护
一)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是一种高效灭火装置,自动化程度高、密封要求严。为了确保工作的可靠性,应由经过专门培训合格的专人负责定期的检查、维护和保养。
二)应按规定建立完善的维护保养制度,制定操作规程。对系统的定期检查应做好记录,记录由检查人员和审核人员签字并归档保存,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
三)每月一次对本系统进行检查,具体检查内容如下:
1、对储存容器、选择阀、灭火剂流动管路单向阀、压力软管、集流管、启动装置、管网与喷嘴等全部系统部件进行外观检查,系统部件应无碰撞变形及其它机械性损伤,表面应无锈蚀,保护涂层应完好,铭牌应清晰,手动操作装置的铅封和安全标志应完整。
2、每个储瓶内灭火剂的压力指示值应在绿色区域内。
3、启动瓶氮气的压力指示值应在5MPa 以上。
四)每年二次对本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具体检查内容和要求除按月检查规定外,还包括:
1、防护区的开口情况、防护区的用途及可燃物的种类、数量、分布情况,应符合原设计规定。
2、灭火剂储瓶间设备、灭火剂输送管道和支、吊架的固定,应无松动。
3、压力软管,应无变形、裂纹及老化现象。
4、各喷嘴孔口应无堵塞。
5、灭火剂的输送管道有无损伤与堵塞现象。
6、对每个防护区进行一次模拟自动启动试验,如有不合格项目,则应对相关防护区进行一次模拟喷气试验。
7、用标准压力显示器检验储瓶内压力和检漏用压力显示器的准确性。
五)每五年一次对本系统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检查内容和要求除按月及年检查规定外,还应包括:
1、对管网系统进行强度和气密性实验。
2、对管网阀件及启动瓶组件进行拆洗重装、重新实验。
3、对全系统重新进行调试。
四、注意事项
1、本品适用环境温度为:-10℃~50℃,相对湿度≤95%(40℃±2℃)。
2、保护区域的空气中不得含有易爆、导电尘埃及腐蚀部件的有害物质,否则必须予以保护,系统不得受到震动和撞击。
3、瓶组架必须安装牢固。
4、操作人员须经过培训合格后方可操作,严禁其他人员触摸。
5、灭火系统喷射灭火剂前,所有人员必须在延时期内撤离火情现场,灭火完毕后,必须首先启动风机,将废气排出后,工作人员方可进入现场。
6、启动瓶、储瓶在运输过程中,应轻装轻卸,防止碰撞、卧置、倒置,启动瓶、储瓶应避免接近热源。
7、更换新的膜片时必须使用由我公司提供的供应商的产品,不得随意用未经试验的膜片代用。
8、在日常维护、保养或进行周期检查时应严格按照操作程序,确保防止灭火剂的误喷。
9、拆装过程中应避免碰伤表面而影响外观。
10、无关人员切勿乱摸乱动本系统的零部件,以免发生意外。
11、杜没有经过消防培训的人员对本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如遇有特殊情况,请消防安装咨询。
七氟丙烷(ZY-4B)自动灭火系统安全管理规定
为了进一步提高计算机房消防安全性能,规范自动灭火系统各项操作和管理,确保自动灭火系统运行正常,特制定本规定
一、主管主机房的负责人为机房自动灭火系统的主要责任人,负责组织实施对自动灭火系统的日常安全巡查和月度安全检查工作,并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充分了解和掌握自动灭火系统各项操作规程和管理规定。
二、机房管理人员每日定期巡查系统设备,随时观察系统状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或联系维保单位进行修复,确保自动灭火系统性能完好、有效,做好巡查记录。
三、机房管理人员每月应会同系统维保人员对系统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签字确认。(具体检查内容见维保检查项目清单)
四、计算机房属公司重点要害部位,任何闲杂人员不得进入机房重地。
五、机房其它工作人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自动灭火系统安全有效运行。
七氟丙烷(ZY-4B)自动灭火系统安全操作规程
1、系统的启动方式为自动控制、手动控制和机械应急手动控制三种。一般情况下使用手动控制,在保护区无人的情况下可以转换为自动控制,当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不能执行时,应采用机械应急手动控制。(建议不采用)
2、自动控制:按下灭火控制器上的“自动”键,灭火系统处于自动控制状态。当保护区域发生火情时,系统根据感应器发出的信号自动运作,释放灭火剂,实施灭火。
3、手动控制:按下灭火控制器上“手动”键,灭火系统处于手动控制状态。当保护区域内发生火情时,可按下控制器上启动按钮即可按规定的程序启动灭火系统释放灭火剂,实施灭火。
4、机械应急手动控制:当保护区发生火情时,灭火控制器不能发出灭火指令时,应立即通知所有人员撤离现场,拔出与保护区域相应的电磁阀上的安全卡套,压下圆头把手打开电磁阀,释放启动气体,即可实施灭火。(因储气罐压力较高,手动操作危险性很大,一般不建议手动操作)
5、当控制器发生误报、或在延时时间内发现异常情况下不需要启动灭火系统进行灭火时,可按下手动控制器上停止按钮或紧急控制盒内的紧急停止按钮,即可停止灭火指令的发出。
6、本系统灭火使用后,应及时通知维保人员对下列部件进行复位,方可继续使用。
您感兴趣的产品PRODUCTS YOU ARE INTERESTED IN
智慧城市网 设计制作,未经允许翻录必究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请输入你感兴趣的产品
请简单描述您的需求
请选择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