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生elisa 销售网点(上海研生实业有限公司)
中级会员 | 第15年

15201736385

ELISA试剂盒
elisa检测试剂盒
细胞
蛋白
科研抗体
对照品/标准品
生物化学试剂产品
分子生物试剂盒
生物培养基
生物耗材
免疫组化试剂盒
BD耗材
担体
新生胎牛血清
*原时间试剂
免疫组化代测服务
免疫组化服务
PCR试剂盒
ATCC细胞
质粒
分子生物学
原代细胞

蛋白质中光致电子转移研究方面获得重要进展

时间:2013-4-24阅读:891
分享:
  该研究通过基因密码子扩展,实现在活细胞中编码螯合金属的非天然氨基酸3-吡唑基酪氨酸,为研究生物大分子中的光致电子转移现象,及利用生物元件实现可控的光致电荷分离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电子传递(ET)涉及生物体内许多重要的生化过程,包括光合作用等。如何改造生物元件实现可控的光致电荷分离,是利用合成生物学手段可再生能源的重要问题和主要瓶颈。同时,目前蛋白质中的电子传递实验测量通常只能依靠在蛋白质本身含有的残基组氨酸或半胱氨酸上连接探针来进行研究,因此该方法仅能用于研究小的可溶性蛋白,限制了其应用。光诱导电子传递(PET)导致的荧光淬灭是一种用来探索生物大分子中的动态构象变化的有力工具。但由于受到目前技术的限制,只能用酪氨酸或色氨酸作为电子供体。
  
  该研究将具有金属螯合能力的非天然氨基酸通过基因密码子扩展的手段定点插入到绿色荧光蛋白(GFP),实现了在荧光蛋白发光中心至铜离子之间的快速光致电子转移,并测量到电子转移发生在1纳秒之内(接近光中心的速度)。晶体结构研究揭示了3-吡唑基酪氨酸对铜离子具有高强度结合能力。这些新方法为蛋白动态构象变化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为利用合成生物学手段可再生能源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为金属蛋白设计提供了新的工具。该论文还提出了水母绿色荧光蛋白可能是水母的光感受器的新观点。
  
  美国PrincetonUniversity生物物理化学家HawYang教授评议说:“我相信,非天然氨基酸编码技术对生物物理学-蛋白质研究领域的研究人员将提供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工具,而这篇文章即是推动该领域发展的研究之一,因为使用铜作为淬灭剂,可以极大地拓展基于距离测量的工具包。”
  
  美国UniversityofMassachusetts生物无机化学家GUOMaolin教授评议说:“了解生物电子转移的机制,已被证明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和复杂的科学问题。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博士和他的同事开发了一种新的策略,即通过将金属离子螯合非天然氨基酸并编码到蛋白质来研究这个复杂的问题。他们成功的将螯合Cu(II)的基团在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表面编码,在405nm光诱导下,光致电子转移(PET)从蛋白发色团到Cu(II)迅速发生,并在一个纳秒出还原性铜(I)。这种基因编码的策略绝妙的地方在于,它为在活细胞中的蛋白质实时监控电子转移提供了机会,而这将更加精彩!”
  
  北京大学生物物理化学家高毅勤教授评议说:“光致电子转移对蛋白质动力学的研究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但其应用一般限于相对简单的系统。这项工作很好地将金属离子螯合氨基酸到蛋白质,从而为蛋白质动力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策略。这样的方法很可能将显著提高PET在蛋白质动力学研究中的适用性。”蛋白质中光致电子转移研究方面获得重要进展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拨打电话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