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重视环保工作加强立法应对机动车污染
生态环境近年来一直是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傅莹坦言,必须承认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
经济快速发展,成就非凡,但我们也付出了高昂的环境代价。“要讲求实效,(全国人大)将针对主
要污染物的总量控制、机动车污染防治等须提出明确的应对措施。”昨天(3月4日)上午,十二届全
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大会新闻发言人傅莹如是表示。
傅莹透露,未来全国人大将加强环境保护立法,对跨行政区域污染加强联防联控,并将环保成
效和地方政府的考核挂钩、结合。
“每天早上拉开窗帘都要看一下今天有没有雾霾,我家有两个口罩,我女儿一个,我一个,但
是还没有用过。”傅莹坦承,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是在快速地发展,成就是非常可观的
,但是同时付出了沉重、高昂的环境代价。
“从1979年我国*部试行十年之久的环境法诞生开始,全国人大曾尝试不断完善环保立法,
到现在为止,我们(国家)已经制定了30多部相关法律。包括大家关心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
治法、环境影响评估法等等。”傅莹直言,可以说中国在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上已经有了一个
法制的基础,但是这些措施肯定还是远远不够的。
她指出,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相当严峻,从法律角度来讲,现在的法律主要从单向资源利用、
保护和管理角度进行规范,离从生态系统的角度进行规范还有差距。另外,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
问题依然存在。
当被问及未来将如何具体推进环境立法与监督时,傅莹回复称,“新一届人大*会一定会把
这个问题放在一个重要的、优先的位置来考虑。”
傅莹透露,具体做法,一是加强环境保护的立法,包括修改和完善大气污染防治法和环境保护
法等;二是加强对法律实施的监督和检查;三是要讲求实效,将环保成效和地方政府的考核挂钩、
结合。对主要污染物的总量控制、机动车污染防治等要提出明确的应对措施,对跨行政区域污染加
强联防联控等,希望采取多项措施,能够鼓励和引导企业防控污染,引导绿色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