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生elisa 销售网点(上海研生实业有限公司)
中级会员 | 第15年

15201736385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料下载   >>   生化自动化分析方法概要

ELISA试剂盒
elisa检测试剂盒
细胞
蛋白
科研抗体
对照品/标准品
生物化学试剂产品
分子生物试剂盒
生物培养基
生物耗材
免疫组化试剂盒
BD耗材
担体
新生胎牛血清
*原时间试剂
免疫组化代测服务
免疫组化服务
PCR试剂盒
ATCC细胞
质粒
分子生物学
原代细胞

生化自动化分析方法概要

时间:2011-5-3阅读:602
分享:
  • 提供商

    研生elisa 销售网点(上海研生实业有限公司)
  • 资料大小

    0K
  • 资料图片

  • 下载次数

    0次
  • 资料类型

    未传
  • 浏览次数

    602次

一、分析方法分类
(一)终点法
被测物质在反应过程中*被转变为产物,即达到反应终点,根据终点吸光度的大小求出被测物浓度,称为终点法(end essay)。实际上被测物并没有*被转变,而只是与产物达到一个动态的化学平衡,因此该法称为平衡法更为恰当。从时间-吸光度曲线来看,到达反应终点或平衡点时,吸光度将不再变化。分析仪通常在反应终点附近连续选择两个吸光度值,求出其平均值计算结果,并可根据两点的吸光度差来判断反应是否到达反应终点。终点法参数设置简单,反应时间一般较长,精密度较好。
终点时间的确定:①根据时间-吸光度曲线来确定,如Trinder反应测定尿酸,反应曲线上3~5min时其吸光度已趋向稳定,因而可将5min作为反应终点。②根据被测物反应终点,结合干扰物的反应情况来确定,如在血清白蛋白的溴甲酚绿法测定中,白蛋白与溴甲酚绿在10s内很快完成反应,之后α球蛋白和β球蛋白与溴甲酚绿发生 "慢反应",使反应曲线上吸光度在10s后仍继续缓慢上升,持续约达10min,因此终点时间应采用10~30s,而不应选择10min。

 

(二)固定时间法
指在时间-吸光度曲线上选择两个测光点,此两点既非反应初始吸光度亦非终点吸光度,这两点的吸光度差值用于结果计算,称为固定时间法(fixed-time essay),反应曲线见图7-6。其计算公式与两点终点法相同,为CU=(A2-A1)×K。有时也称此法为两点法。

 

(三)连续监测法
连续监测法(continuous monitoring essay)又称速率法(rate essay),是在测定酶活性或用酶法测定代谢产物时,连续选取时间-吸光度曲线中线性期的吸光度值,并以此线性期的单位吸光度变化值(ΔA/min)计算结果,见图7-7A和B。所谓线性期就是各点吸光度差值相等,如图7-7C所示,图中δ1及δ5值偏小,而δ2=δ3=δ4,故A1点至A4点属线性段。此线性期对底物来说属零级反应,期间的ΔA/min即为酶促反应的初速度,其大小与被测酶活性成正比。连续监测法的优点即是可以确定线性期并计算ΔA/min,根据此值再准确地计算酶活性,因而使自动生化分析仪在酶活性测定方面显著地优于手工法。连续监测法也可用于测定呈线性反应的代谢物浓度,一般是某些基于酶法测定的代谢物。酶活性(U/L)=ΔA/min×理论(或校准)K值,代谢物浓度CU=ΔA/min×校准K值。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拨打电话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