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需要通过蛋白来执行功能,一般人们认为核糖体只是细胞合成蛋白的分子机器,而翻译的调控是通过起始因子和RNA结构进行的。近日,哈佛医学院微生物和免疫学教授SeanWhelan发现,核糖体实际上还具有更多功能,它还能够调控特定蛋白的翻译从而影响病毒增殖。研究人员着重研究了病毒与宿主细胞将信使RNA(mRMA)翻译成为蛋白的过程,由此分析了二者存在的差异。他们发现,一些病毒依赖核糖体表面的一种蛋白rpL40来进行其他蛋白合成,而大多数细胞mRNA则不需要这种蛋白。研究指出,rpL40有望成为潜在治疗靶点,阻断它可以攻击病毒而不对正常细胞产生较大影响。
“有些病毒对于这种核糖体蛋白是否存在非常敏感,开发靶标rpL40的抗病毒药物潜力很大,”Whelan说。“例如可以用来治疗狂犬病病毒感染,这种感染目前还没有有效治疗手段。”水泡性口炎vesicularstomatitis病毒是一种弹状病毒,与狂犬病病毒同属一个家族。研究人员对VSV病毒核糖体的所有蛋白组分进行了筛选,他们发现这类病毒的mRNA翻译起始依赖于rpL40,而只有7%的宿主细胞mRNA有此依赖性。进一步研究显示宿主细胞中依赖rpL40的主要是应激反应基因的mR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