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黄丸的制作过程如下:
药材粉末+辅料→起模→成型→盖面→干燥→选丸→包衣→打光→质量检查→包装 除另有规定,通常药物粉碎过六号筛
1.起模:制备丸粒基本母核的操作,选用黏性适宜的药粉。
粉末直接起模法:在水丸锅中喷少量水润湿,撒少量药粉,转动泛丸锅,刷下附着粉粒,再喷水、撒粉,反复循环,粉粒渐大,至约直径1mm球时,筛取一至二号筛之间颗粒,为丸模。
湿粉制粒起模法:药粉用水混匀,以握之成团,抖之即散为度,将以上软材过二号筛,至泛丸锅内,经旋转、滚撞,摩擦,成球形,取出过筛分等,即得丸模。
也可以采用包衣造粒机起模,速度快,丸模圆整均匀,但丸模松散。
2.成型:将已筛选均匀的丸模,逐渐加大至接近成品的操作。方法与起模一样,在丸模上反复加水湿润,撒粉,滚圆,筛选可根据药材性质分层泛入,掩盖不良气味、避免配伍禁忌含朱砂、硫黄等矿物药避免使用金属泛丸锅,以免变色或生成有毒物质,控制丸粒的粒度和圆整度,坚实程度以能合格溶散为限。
3.盖面:已经加大、合格、筛选的丸粒,继续在泛丸锅内进行表面处理的操作。使达到成品大小标准、表面光洁、致密、色泽统一的要求。
干粉盖面:对于表面充分湿润的丸粒
清水盖面:对于表面质地较为干燥丸粒,应迅速干燥防色泽变化不一
清浆盖面:清浆为药粉或废丸粒加水制成,操作同清水盖面
4.干燥:泛丸因含水量大,易引起发霉,故盖面后丸粒应及时干燥,使含水量控制9%以内。
一般干燥温度为80℃以下。
若丸药含有芳香挥发性成分或遇热易分解成分,干燥温度不应超过60℃,采用流化床沸腾干燥,温度可控制75~80℃,干燥快,水分可达2.5%以下。
亦可采用微波干燥,速度更快,内外干湿度均匀,膨化作用,利于溶散,且有灭菌作用。
5.选丸:保证丸粒圆整、大小均匀,一般通过滚筒筛、检丸器选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