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12V 重量10kg 立杆高度3米 供电方式市电/太阳能 数据传输无线/网线
3能见度的定义
能见度即目标物的能见距离,是指观测目标物时,能从背景辨出目标物轮廓的距离。能见度是反映大气透明度的一个指标,,可以客观地测量,并用气象光学视程(MOR)表示。与当时的天气情况密切相关。当出现降雨、雾、霾、沙尘暴等天气过程时,大气透明度较低,因此能见度较差。在气象学中,能见度用气象光学视程表示。气象光学视程是指发出色温为2700K的平行光束的光通量,在白天能大气中削弱至初始值的5%所通过的路径长度。见度是指视力正常(对比感阈为0.05)的人,在当时天气条件下,能够从天空背景中看到和辨认的目标物(黑色、大小适度)的水平距离。实际上也是气象光学视程。夜间能见度是指:(1)假定总体照明增加到正常白天水平,适当大小的黑色目标物能被看到和辨认出的水平距离。(2)中等强度的发光体能被看到和识别的水平距离。在空气特别干净的北极或是山区,能见度能够达到70~100km,然而能见度通常由于大气污染以及湿气而有所降低。霾、雾、烟雾可将能见度降低至零,雷雨天气的暴雨不仅使能见度降低,同时由于地面湿滑而不能紧急制动,暴风雪天气也属于低能见度的范畴内。能见度不足100m时,通常被认为为零,虽然在这种情况下会采取一系列措施,例如道路封启动自动警示灯牌,但是由于能见度的大幅降低、锁、道路行车速度过大、尤其是道路系统实时性的不足,仍然存在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如连环撞击事件的隐患。

系统指标:
工作环境: - 40~+80℃、 0~RH
走时精度:<30秒/月
可 靠 性:平均时间>10000小时
电 源:AC220V,具备加热电源和加热设备
功 耗:无加热设备:<24W; 标准配置下带加热设备:<120W
防护等级:IP65
主采集器:智能化32位CPU
采样通道:5对差分输入通道3个智能传感器接口
通 信:支持多种加密观测方式,密间隔为1分钟
通讯方式:GPRS/CDMA和专线通讯

典型应用:
交通公路铁路
桥梁隧道
机场
港口及海洋监测
大气环境监测
城市气象监测
军事应用

1背景概述
随着交通运输量的猛增和车辆行驶速度的提升,对交通运输的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超速、酗酒等违反交通规则的因素,各种自然灾害对交通安全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低能见度浓雾等气象灾害以及由于气象灾害诱发的伴生灾害对交通运输业的影响,严重影响了高速公路中的交通运输。现如今,交通运输量的猛增和车辆行驶速度的提升,对交通运输的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除了超速、酗酒等违反交通规则的因素,各种自然灾害对交通安全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气象灾害以及由于气象灾害诱发的伴生灾害对交通运输业的影响,如低能见度浓雾、强降水、暴雨、雷暴、大风、积雪、结冰等,严重影响了高速公路中的交通运输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