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开11月新闻发布会,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和难点有哪些?
阅读:185发布时间:2023-4-10
11月25日,举行1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中共 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田成川: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下面,我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中共 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出台的有关背景情况。党的以来,党以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圆满完成,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着眼我国新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新任务新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强调,要巩固污染防治攻坚成果,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按照要求,今年2月以来,会同相关部门积极推动《意见》编制工作。8月30日,主持召开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21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意见》。11月2日,中共、印发《意见》。这深刻体现了以同志为核心的党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一以贯之的高度重视,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对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中国的战略定力和坚强决心,也积极回应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人民群众追求更高品质生活的热切期盼。《意见》的出台,对加快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具有重大意义。《意见》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把握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对生态环保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对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了全面部署,理解领会《意见》的要义,重点把握好“四个坚持"。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他还叮嘱我们,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目标。优美的生态环境当然也属于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民有所呼,政有所应。《意见》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环保为民,把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不断加以解决,以生态环境保护实际成效取信于民,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增进民生福祉。二是坚持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意见》要求,坚持系统观念、协同增效,聚焦减污降碳协同效应明显的重点行业和领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三是坚持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意见》明确2025年和2035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主要目标,抓住“好"“差"两头、整体带动,保持污染防治攻坚力度,持续提升生态系统质量,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四是坚持以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为工作方针。“三个治污"是指导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纲"和“本"。《意见》要求因地制宜、科学施策,落实制度,提高污染治理的针对性、科学性、有效性。应该说,深入打好污染攻坚战是一场大仗、硬仗、苦仗,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也是一个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的过程。作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主责部门,下一步,将认真学习贯彻《意见》,主动履职尽责,充分发挥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的作用,扎实做好目标任务分解,抓紧编制标志性战役行动计划,谋深谋细、抓紧抓实。我们相信,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坚强下,只要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保持“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标本兼治、攻坚克难,一个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美丽中国就一定能够如期实现。谢谢大家!中新社记者:请问污染防治攻坚战从“十三五"的坚决打好到“十四五"的深入打好区别是什么,在方法和策略上有什么不同,要攻克哪些重点和难点?谢谢。田成川:感谢你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很多人关注的。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党的作出的重大决策。在各地区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取得历史性重大成就,污染防治措施之实、力度之大、成效之显著,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圆满完成,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厚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绿色底色和质量成色。同时我们也看到,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总体上尚未根本缓解,特别是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污染问题仍然突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任务艰巨,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战略部署。从“十三五"的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到“十四五"的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意味着污染防治攻坚战触及的矛盾和问题层次更深、领域更广,要求也更高。《意见》在总结拓展“十三五"污染防治攻坚战经验做法的基础上,根据“十四五"新任务新要求,提出要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宽广度,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在方法策略上,《意见》体现了四个“进一步"的要求。一是进一步优化攻坚路径。坚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突出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深入推进碳达峰行动,加快推动能源、产业、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更加注重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二是进一步拓宽攻坚领域。围绕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意见》部署实施重污染天气消除等8个标志性战役,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新污染物等更广泛领域的治理工作。三是进一步延伸攻坚范围。推动环境治理范围进一步向地级市以下行政层级和基层延伸扩展,将国家重大战略区域作为污染防治攻坚战主战场。四是进一步强化攻坚举措。综合运用行政、市场、法治、科技等多种手段,强化政策保障,构建大环保工作格局。关于你刚才提到的重点难点,《意见》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接续攻坚。一是加强PM2.5和臭氧污染协同控制,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在继续推进PM2.5污染防治的同时,加快补齐臭氧污染治理短板,大力推进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协同减排,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有效遏制臭氧浓度增长趋势。二是加强“三水"统筹、陆海联动,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在巩固提升水环境的同时,增加生态水、改善水生态,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深入推进长江、黄河等重点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实施重点海域综合治理,建设美丽河湖、美丽海湾。三是强化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深入推进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和安全利用,有效管控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提升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能力,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居环境健康。同时,《意见》提出要着力推进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和减污扩容协同发力,切实维护生态环境安全。谢谢。记者:《中共 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提出了8个标志性战役,请问是怎么考虑的?下一步怎么做好组织实施?谢谢。田成川:谢谢你的提问。强调,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就要打几场标志性的重大战役,集中力量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十三五"期间,通过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尤其是7个标志性战役,有效解决了一大批损害群众健康的生态环境问题,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显著增强。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当前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污染问题仍然突出,秋冬季重污染天气仍时有发生,臭氧浓度呈缓慢升高趋势,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很大但尚未实现长治久清,农业农村污染防治亟待加强,生态环境质量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相比,同“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必须聚焦突出问题,集中优势兵力,动员各方力量,继续打好一批标志性战役。《意见》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按照有效衔接、群众关心、突出重点、目标可达、部门协作的原则,按照三个层次部署实施8个标志性战役。一是持续打好的,保留了“十三五"期间的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长江保护修复、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等4个标志性战役,提出新的目标任务,巩固已有成果,持续攻坚克难,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取得更大成效。二是巩固拓展的,将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拓展为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范围上扩大到长江口—杭州湾、珠江口邻近海域,统筹实施污染防治行动,加强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通过攻坚战的纵深突破,带动全国海洋生态环境整体改善。三是新增打好的,加强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部署了重污染天气消除攻坚战、臭氧污染防治攻坚战,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蓝天获得感;落实国家重大战略,新增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推动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下一步,将会同有关部门,按照《意见》部署,抓住“十四五"开局起步关键期,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落实顶层设计。细化任务分解,抓紧编制8个标志性战役行动计划,进一步将路线图转化为时间表、施工图,确保可操作、可落地、能见效。二是强化统筹协调。加强政策统筹、机制统筹、资源统筹、力量统筹,细化实化攻坚战配套政策措施,开展跟踪调度和总结评估。三是加强指导帮扶。完善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攻坚机制,指导地方因地制宜细化落实举措,做到内容聚焦、目标明确、措施务实,确保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好党、决策部署。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