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常用术语解释1.一次电池(Primary Battery)也叫原电池,是放电后不能再次充电使其复原的电池。2.二次电池(Secondary Battery)也叫充电电池或蓄电池,是指在放电后可通过充电的方式激活活性物质从而继续使用的电池。 3. 电池容量(Capacity)电池容量是指电池存储电量的大小,电池容量有额定容量和实际容量之分。电池的额定容量是制造商所标称的电池容量,是指在一定的放电条件下,电池应该放出限度的电量。(不同的标准或规范对额定容量的定义是不同的,主要也是放电条件不相同。)电池的实际容量是指电池在一定的放电条件下所放出的实际电量,主要受放电倍率和温度的影响。电池容量单位规定为Ah(安时)或mAh(毫安时)。4. 能量(Energy)电池在一定条件下对外做功所能输出的电能叫做电池的能量(E),单位为Wh(瓦时)。比如:笔记本电池规格为14.4V,6600mAh,其能量为14.4V×6600mAh=95.04Wh。5.充放电倍率(Charge-Rate/Discharge-Rate)表征电池充放电快慢的一种量度,是指电池在规定的时间内充满/放出其额定容量时所需要的电流值,它在数据值上等于电池额定容量的倍数,通常以字母“nC"表示,其中“C"是额定容量,n是有单位的系数,其单位是“1/小时",n=1也不能省略。如电池的额定容量为1000mAh, 以“0.1C"放电,即放电电流为0.1/h×1000mAh=100mA;以“1C"放电,即放电电流为1/h×1000mAh=100mA。6.开路电压(OCV: Open Circuit Voltage)电池在开路状态下正负极之间的电压称为开路电压。7.标称电压(Nominal Voltage)用于标识电池芯或电池电压的近似值。锂离子电池标称电压为3.7V。 8.终止电压(Cut-Off Voltage)电池充电或放电时,所规定的充电电压或放电电压。前者叫做充电终止电压,后者叫做放电终止电压。锂电池的充电终止电压一般为4.2V,放电终止电压为3.0V。9.荷电状态(SOC:State of Charge)用来反映电池的当前容量(剩余容量),通常以当前容量与额定容量的百分比来表示。10. 放电深度(DOD: Depth of Discharge)电池使用过程中,电池放出的容量占其额定容量的百分比。 放电深度和锂电池的寿命有很深的关系,放电深度越深,锂电池寿命越短,因此锂电池在使用时应尽量避免深度放电。11. 内阻(Resistance)对锂离子电池而言,电池内阻分为欧姆内阻和极化内阻。 欧姆内阻由电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电阻及各部分零件的接触电阻组成。极化内阻是指电化学反应时由极化引起的电阻,包括电化学极化内阻和浓差极化内阻。电池内阻单位为毫欧姆(mΩ)。 12.循环寿命(Cycle Life)电池充电和放电一次就称为一次循环。循环寿命是指在一定的充放电条件下,电池容量降低到某一规定值之前,电池能够经受的循环次数。循环寿命是衡量电池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更多锂离子电池知识/article/type/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