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这无疑对作为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打造具有水准的制造业体系,是提升国家综合国力与核心竞争力、保障国家安全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制造强国建设,加快发展制造业,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面向2035年中国制造业的新要求
从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到21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党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做出的重大战略安排。面向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2035年基本实现“新四化”的目标要求,必须坚定不移推动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紧紧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坚持把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努力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现代化水平。
1.坚持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2.加快发展制造业;
3.以更大力度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4.注重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与竞争力;
5.大力增强市场主体活力与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