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科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中级会员 | 第6年

18721095536

电量传感器
电力监控与保护
多回路电表 APM电表 线路保护器 电力继电器 电动机保护器 导轨表 无线测温装置 APM网络电力仪表 AMC电表 PZ电压表 抗晃电装置 ASJ系列智能剩余电流继电器 ALP300保护器 智能低压线路保护器 ARD3M系列智能电动机保护器 ARD2M系列智能电动机保护器 ARD3T系列智能电动机保护器 ARD3系列智能电动机保护器 ARD2F系列智能电动机保护器 ARD2系列智能电动机保护器 温湿度控制器 在线测温装置 ACTB系列电流互感器过电压保护器 ASD装置 电能质量在线监测装置 弧光保护装置 微机保护装置 可编程智能化电测仪表 监控装置 数据中心智能小母线监控 三遥单元 智能电动机保护器 智能电力继电器 电气接点在线测温装置 智能型温湿度控制器 开关柜综合测控装置 电流互感器过电压保护器 中压保护装置
电能管理
电能质量与治理
系统解决方案
电气安全
消防应急照明疏散指示系统
新能源
智能网关
数据中心

浅谈物联网智能照明系统在双碳目标下的研究与设计

时间:2024/11/28阅读:498
分享:

摘要: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背景下,智能照明系统成为了实现能耗监测和助力双碳目标的关键工具。本文研究物联网技术在智能照明中的应用,探讨了技术架构、系统集成及其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物联网技术的融入,显著提升了智能照明系统在节能优化和环境可持续性方面的性能。论文最终指出智能照明系统在环境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并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物联网(IoT);智能照明系统;能耗监测;双碳目标;节能优化

0引言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日益重要性,提高能源效率和加强环境保护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核心。在此背景下,照明系统作为能源消耗的重要部分,其优化和能耗监测在实现双碳(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物联网(IoT)技术的引入,以其在数据采集、处理和智能控制方面的显著优势,为智能照明系统提供了一种创新的解决方案。这种集成了先进传感器、智能控制单元和通信技术的系统,不仅促进了能源节约和减排,还能通过能耗监测和管理,有效支持双碳目标的达成。

本研究深入探讨了物联网技术在智能照明系统中的应用,并评估了其在提升能源效率和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方面的贡献。重点分析了物联网技术与智能照明系统的集成方式及其带来的优势和挑战,探讨了智能照明系统在实时数据监测、能耗分析和优化策略中的关键作用。通过国内外案例研究,本文不仅评估了智能照明系统在实现双碳目标方面的实际贡献,还探讨了所面临的挑战。研究方法包括文献回顾、理论分析、案例研究和综合评估,旨在为智能照明系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证支持,并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1智能照明系统的发展与现状

1.1智能照明系统的关键技术

智能照明系统作为物联网应用的典型代表,其核心在于将传统照明设备转变为智能化、网络化的终端。本节从技术角度出发,详细阐述构成智能照明系统的关键技术,并探讨其如何支持照明系统的智能化和节能目标。这些关键技术的细节和功能见。

1.1.1传感器技术

传感器是智能照明系统感知外界环境变化的基础。当前智能照明系统中常用的传感器包括光照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声音传感器以及温湿度传感器等。这些传感器可以检测环境光线的强度、人体的活动、声响的变化以及环境的温湿度等,实时收集数据,为系统的智能控制提供决策支持。

1.1.2控制器技术

控制器作为系统的中枢神经,负责解析传感器数据并做出相应的控制决策。现代智能照明系统的控制器不仅能够执行简单的开关控制命令,还能根据复杂的算法和预设的情景模式自动调整照明强度和色温,甚至还能与其他智能家居系统进行通信协同工作。

1.1.3通信技术

通信技术是智能照明系统中的一环,它负责传输传感器数据和控制命令。在智能照明系统中,通信技术主要包括但不限于ZigBee、Z-Wave、Wi-Fi、蓝牙以及新兴的物联网专用网络技术如NB-IoT。这些技术各有优劣,但共同构成了一个健壮、可靠的数据传输网络[2]。

1.1.4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

数据处理与分析是智能照明系统智能化的关键。通过数据分析技术,比如机器学习和大数据分析,系统能够从庞大的数据中学习用户的照明使用习惯,预测未来的使用模式,并实时调整照明策略以优化能源消耗。

1.1.5用户接口技术

用户接口技术则直接影响用户对智能照明系统的使用体验。现代智能照明系统提供了多样化的用户接口,如移动应用、语音控制、触摸屏等,用户可以通过这些接口轻松地进行灯光控制、场景设置和定时任务等操作。

1.1.6能效优化技术

能效优化是智能照明系统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LED照明技术、智能调光技术以及其他节能措施,智能照明系统在确保用户舒适体验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能源消耗。

1.1.7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

在物联网时代,安全和隐私保护同样重要。智能照明系统必须采取加密通信、安全认证和数据保护等措施来确保用户数据的安全和隐私不被泄露。

1.2智能照明系统的市场发展、挑战与机遇

智能照明系统正随全球对节能减排和智慧城市建设需求的增长而迅速发展。这类系统不仅回应了环保倡议,也满足了对智能家居和商业自动化不断增长的需求。当前的市场趋势显示,智能照明正向集成化管理系统演变,实现与安防、能源管理等多系统的互联互通。此外,个性化和定制化的照明解决方案日益增多,能满足不同用户和场景的需求。

技术创新是驱动市场增长的主要因素,尤其是LED照明技术的成熟、价格下降,以及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综合应用3]。智能照明提供商正在向提供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变,涵盖设计、安装、调试、维护和数据分析等多方面。

尽管市场前景看好,但智能照明系统的推广和应用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不同厂商和标准的兼容性问题、用户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以及较高的初期投资成本。然而,随着5G、边缘计算技术的发展和新兴环境感知技术及智能分析方法的应用,智能照明系统正迎来新的市场机遇,为实现更加精细化和智能化的照明控制开辟了新路径。

2能耗监测的理论与方法

2.1能耗监测的重要性

2.1.1理论基础与目的

能耗监测的根本目的是促进能源使用的可持续性。它基于能量守恒原则,旨在通过精准测量和管理能源消耗来优化能源利用效率。这种监测机制能够识别能源浪费的关键点,提供改进措施,从而支持企业和组织在成本控制、能效提升、环境责任以及政策合规方面做出科学决策。

2.1.2在智能照明系统中的应用

在智能照明系统中,能耗监测提供了一种精细化的能源管理手段,它使得照明系统不仅仅是照亮空间的工具,而是成为了一个智能的能源管理参与者。通过在系统中集成的传感器和计量设备,能耗监测确保了能源消耗与实际需求之间的匹配。同时,它也为设备维护提供了预测性的分析,从而保障了系统的运转和降低了意外故障的风险。

能耗监测的战略意义在于,它的数据驱动决策支持功能,不仅在操作层面提高了能效,也在战略层面为企业节能规划提供了依据。长期积累的数据使企业能够洞察能源使用的模式和趋势,为购买能源、投资新技术等重大决策提供了科学的支持。随着物联网和AI技术的融合发展,能耗监测将继续在智能照明领域扮演的角色,推动照明系统向更智能、环保和经济的方向发展。

2.1.3能耗监测的战略意义

能耗监测在智能照明系统中的应用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它不仅在短期内通过的数据收集和分析促进能源成本的节约,而且在长期中可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通过实时监测和优化能源使用,智能照明系统提升了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了不必要的能源浪费,并通过故障预测和维护需求的及时响应,保障了系统性能的优化。智能照明系统所提供的详尽数据,不仅有助于环境保护和碳排放的减少,而且在政策制定和城市规划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得决策更加科学和有预见性。随着物联网和智能化技术的进步,能耗监测将进一步提升其效率,为智能照明系统的创新和应用提供新的可能性,推动照明行业向着更环保、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2.2能耗监测的技术方法

在智能照明系统的设计和优化中,能耗监测技术扮演着核心角色,其主要聚焦于系统的准确性、实时性、可靠性以及用户友好性。通过集成实时数据采集、数据通信、云计算与边缘计算、数据分析与模式识别等技术,如图2所示,智能照明系统形成了一个能耗监测网络。

智能照明系统内的传感器,包括光照传感器、运动检测器和温湿度传感器,负责收集照明使用和环境条件相关数据。这些传感器提供关键参数的实时监控,如照明强度、使用频率和持续时间,从而提升数据收集的自动化程度。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无线技术如Wi-Fi、ZigBee、蓝牙以及LTE和5G网络安全高效地传输至中央处理系统,确保数据的及时处理。

云计算和边缘计算技术在处理和分析庞大数据集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提供了高效的计算平台。这些技术的结合提升了能耗监测的效率,且支持复杂的数据分析和智能决策制定。同时,机器学习算法和人工智能技术用于从大数据中识别能耗模式和趋势,预测未来需求,识别异常消耗,提出节能策略。

用户友好的界面和反馈系统是能耗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了智能手机应用、网页界面和自动化报告工具等多种用户接口方式,使用户能够直观地查看和理解能耗数据,并据此调整行为。此外,能耗监测系统还与照明控制系统集成,实现基于环境变化的自动化能耗管理。

未来的能耗监测将更多依赖于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实现全自动化和高智能化的能耗管理[4]。在设计这些技术时,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安全性和可维护性至关重要,同时还需确保符合现行的数据保护法规,保障用户数据的隐私和安全。

3智能照明系统在双碳目标中的作用

3.1碳排放监测与管理

在智能照明系统的研究与实践中,碳排放监测与管理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组成部分。智能照明系统利用集成的传感器技术实时监测能源使用,特别是电力消耗,这直接关联到碳排放的量化5]。系统分析这些数据以识别高峰和非高峰时段的能源使用模式,并据此调整照明强度,有效降低电力需求和碳排放。

进一步地,智能照明系统在更广阔的碳管理策略中扮演重要角色。它们能与建筑管理系统集成,与空调、加热等能耗系统相协调,从而优化整体建筑能效。这不仅减少了单个系统的碳排放,而且提升了整个建筑群的能源管理效率。此外,智能照明系统通过其集成软件平台,可跟踪和报告碳排放量。这些平台将实时数据转化为碳排放的估算值,并提供模拟和预测工具,助力决策者制定科学的碳减排策略。

综合来看,智能照明系统在碳排放监测与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降低了自身的碳足迹,而且助力实现更为广泛的可持续发展目标。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环境法规的完善,智能照明系统在碳管理领域的作用将持续增强,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力量。

3.2智能照明系统对能效提升的贡献

智能照明系统在能效提升方面的作用不可小觑,其通过集成的传感器和智能控制算法,能够对环境和使用模式进行实时监控,并相应地调整照明输出,确保能源的有效使用。这种自适应调节不仅减少了能源浪费,而且降低了运营成本,提高了系统的总体能效。此外,智能照明的集成管理平台,可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进行能源优化,从单个建筑到整个城市的照明网络,实现规模化的能效管理。

LED技术的融合进一步增强了智能照明系统的节能潜力,提供了更长的寿命和更低的能耗。智能照明系统还支持与其他智能建筑系统的集成,如暖通空调系统,以全面优化建筑能效。用户反馈机制和全生命周期能源管理的考虑,确保了智能照明系统不仅在直接节能上有效,而且在促进用户节能行为和支持持续的能效管理方面也有所贡献。随着技术进步,智能照明系统在节能减排及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路途上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4照明系统创新实践与深度洞见

4.1智能照明系统实践与评析

智能照明系统的实际应用案例为理解其在现实世界中的作用和影响提供了宝贵的视角。以下是几个国内外在不同环境和规模上实施智能照明系统的案例,它们展示了物联网智能照明系统在提高能效、减少能源消耗及碳排放方面的实际成效。

商业建筑照明:文献中7]提到,通过分析不同的照明控制策略,论文展示了如何有效提升商业建筑的能源效率。通过实施占用适应和采光利用策略,例如安装运动检测传感器和光传感器,智能照明系统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动态调整照明。这些措施减少了在无人区域和自然光充足时的能源浪费。研究结果显示,这些智能控制策略可以使日常能耗降低约10.22%。当这些策略与物联网(IoT)技术结合时,尤其在智能建筑中,能效提升更为显著。这种综合应用的智能照明系统不仅降低了能源消耗,还为商业建筑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节能解决方案,帮助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城市道路照明:文献中8提到,通过采用智能控制系统和LED光源,实施了自动调节照明强度的措施。系统包括运维终端、管理中心、路灯采集器和智能单灯节电单元,能根据实时交通流量和光照条件自动调整照明。这些措施显著减少了道路和桥梁照明系统的电能消耗。虽然论文没有具体提到节能的具体百分比,但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显示,采用这些智能控制技术显著增强了节能效果,展现了在道路和桥梁照明节能方面的巨大潜力。

工业建筑照明:文献中[9]提到,通过优化设计、选用光源和智能控制系统等措施,在工业建筑中实现照明节能。特别提出了利用物联网技术进行智能照明管理,如照度自动调节和人员活动监测,以及通过使用LED灯具替代传统高耗能照明设备来降低能耗。案例分析显示,将400W金卤灯替换为200WLED灯,在保证满足照明需求的同时,功率密度值节省了约42%。这一改进预计每年可为大型工业厂房节省约280000kWh电量,突显了在工业建筑中实施综合节能措施的巨大潜力。这项研究不仅展示了节能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也为进一步推广工业建筑节能提供了有力证据。

智慧校园照明:文献中[10]提到,通过对UTHM的G3教学楼进行案例研究,识别了当前的占用照明使用模式和照明性能,以确定照明系统的节能潜力和策略。研究发现,31%的照明负载被浪费,13%的照明负载被用户误用。此外,照明性能满足推荐的平均照度水平(300~500lx),这符合MS1525:2007对教室工作内饰的照明要求。通过结构化问卷调查了用户对照明能源保护行为的认知意识和实践,发现大多数受访者认为他们在照明能源保护行为上有良好的认知意识和实践。基于这些数据,提出了结构性和非结构性节能措施,以提高教学楼照明系统的使用效率和节能效果。这项研究显示,通过实施节能措施,有潜力在教学建筑中节省大量能源和成本。

综合分析表明,在商业办公空间、城市基础设施、工业区域以及教育机构中,智能照明系统已被证明可以提供高度定制化的解决方案,以满足不同环境的特定需求。通过整合先进的传感器网络、数据处理平台和用户友好的交互界面,这些系统在全球范围内展现了它们在增进能效和助力达成双碳目标方面的显著潜力。现有案例证实,智能照明系统不仅优化了能源使用,还通过智能化管理,显著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进而为实现碳减排目标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可以预见,在未来,智能照明系统将为全球带来更加显著的经济收益和环境效益,从而在智慧城市和可持续发展领域发挥更加关键的作用。

4.2智能照明实施的洞察与策略

智能照明系统在多个领域的成功案例揭示了集成化系统设计、数据监测、灵活的控制策略、用户参与度的提高,以及系统间集成的能力,是提升能效和用户体验的关键因素。这些案例证明了智能照明系统不仅优化了能源使用,通过智能化管理显著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而且为实现碳减排目标做出了重要贡献1。随着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智能照明系统将为城市和可持续发展领域带来更加显著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在设计和实施智能照明解决方案时,考虑经济可行性与技术实施的平衡至关重要。长期的成本效益分析表明,虽然智能照明技术的初期投资较高,但通过节能带来的长期节约能够弥补这一成本。用户的参与和接受度也是项目成功的决定性因素,用户友好的界面和反馈机制能够鼓励和引导用户行为,实现能源使用的优化。智能照明系统的未来发展将依赖于跨系统整合的策略,这不仅提升了能效,还可能改善室内环境质量,预示着智慧建筑发展的新趋势。

5 安科瑞ALIBUS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5.1 背景

与传统照明相比,智能照明可达到安全、节能、舒适、高效的目的,因此智能照明在家居领域、办公领域、商务领域及公共设施领域均有较好发展前景。随着物联网、大数据、5G、云计算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发展,工业照明领域也从单一的照明模式进入到智能照明新时代,智能照明应用的场景不断拓展,“智慧工厂”、“智慧矿山”、“智慧车站”、“智慧港口”等概念不断提出,智能照明新兴技术的发展将不断吸引工业照明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从而得到持续发展。

5.2 系统架构

拓扑图

6 系统主要功能介绍

6.1手动控制

灵活分组灯具可以灵活地编组,修改可以通过软件设定,无需改变原有线路;场景切换,通过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实现一个空间下的照明场景一键切换。

6.2定时控制

天文时钟,根据经纬度自动计算当地每天日出日落时间,实现日落开灯、日出关灯;节假日模式,从周一到周日,根据每天的不同工作计划,灵活设定每天的照明计划;

预约模式,遇重大活动或节庆日,可以提前设定当天的特殊照明计划。预约的时控计划将覆盖日常的计划被执行。

6.3自动控制

通过照度探头和(人体)运动传感器来实现自动感知现场空间内照明状况和需求,从而根据事先的策略进行自动照明控制。

6.4调光控制。

节能减排,通过合理地亮度调节,在符合照明标准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能耗,为节能减排做出贡献;人因照明,人因照明(Human Centric Lighting,简称HCL),它模仿自然日光以提高身体机能。它提升了人的表现、舒适度、健康和安适状态;氛围营造:通过色温与亮度的调节,为宾客营造舒适的环境氛围或者为提升商品与展品的“颜值”做出贡献。

6.5集中管理。

集中控制,GB 50034-201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7.3.2 公共场所应采用集中控制;能耗监测:GB51348-2019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 可实时显示和记录所控照明系统的各种相关信息并可自动生成分析和统计报表;故障报警:GB/T 34923-2017 《路灯控制管理系统》 应具有数据存储、数据管理、亮灯率统计、故障监测、远程监控、故障报警、地理信息管理等功能。

6.6系统对接

系统联动,通过开关量信号与其他系统进行联动,例如与消防监控系统联动等;系统集成,作为一个子系统,集成在大的系统平台中,例如集成至我司的综合能效管理平台EMS系统。

7 系统硬件配置

名称

型号

图片

功能

       

安科瑞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ALIBUS

智能照明3-01

控制功能、状态检测、系统管理

       

开关驱动器

ASL220-Sx/16

ASL220-S4 16(2)

AC220V 供电;自带RTC时钟芯片,可离线独立工作,执行定时任务(含天文时钟);自带液晶显示与按键面板,可在现场直接测试与设定参数自带标准RS485接口,可依循;Modbus_RTU协议接入我司EMS综合能效管理系统或第三方系统

调光驱动器

ASL220Z-SDx/16

ASL220-SDx/16

ASL210-SDx/16

XSX00212

AC220V 供电;0-10V调光接口,可支持20盏灯具同时调光;自带RTC时钟芯片,可离线独立工作,执行定时任务(含天文时钟);自带液晶显示与按键面板,可在现场直接测试与设定参数;电压电流、电能监测;继电器过零触发(220Z功能);自带标准RS485接口,可依循Modbus_RTU协议接入我司EMS综合能效管理系统或第三方系统

小功率开关驱动器

ASL220-Sx/5

ASL210-Sx/5

XSX00272

AC220V 供电;自带RTC时钟芯片,可离线独立工作,执行定时任务(含天文时钟);自带液晶显示与按键面板,可在现场直接测试与设定参数;标配继电器过零触发,适用于控制交流接触器;自带标准RS485接口,可依循Modbus_RTU协议接入我司EMS综合能效管理系统或第三方系统

       

智能面板

ASL220-Fx/y

IMG_8370

实时提示目前照明开关状态

       

10吋触摸屏

ASL220-TP-101/B

1683699939459

常规控制功能,支持单控、群控、调光、传感器使能控制;场景功能,最多可支持10个场景;定时功能,定时时间、定时任务可由客户自定义修改;页面资源丰富,可支持最多10个功能页面;数值显示功能密保功能,可由客户自行设定锁屏密码

       

10吋触摸屏

ASL220-TPeb84461e-101/Q

 

常规控制功能,支持单控、群控、调光、传感器使能控制;定时功能,定时时间、定时任务可由客户自定义修改;页面资源丰富数值显示功能;权限限制功能最大控制回路<500回路。

       

8 结语

8.1研究总结

本研究对物联网智能照明系统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能耗监测中的应用进行了全面评估。研究表明,集成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照明系统能够显著提升能效和用户体验,通过高度自动化和精准的能耗监控,实现能源使用的优化。智能照明系统强调了数据监测的重要性,利用先进的传感器网络、数据分析技术和用户互动,为能源管理提供了实时、动态的解决方案。案例分析揭示了智能照明系统在不同场景下的节能潜力,证明了其在降低碳排放、提高能源效率方面的实际成效。

未来的发展需要集中于提升系统的技术集成、用户参与和经济可行性,以确保长期的能效和环境效益。智能照明系统的持续优化和技术创新,将为城市智能化和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支撑,推动行业向更环保、智能化的方向发展。随着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预计智能照明系统将成为智慧城市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核心力量,为全球环境保护和能源管理开辟新的可能性。

8.2未来研究方向与建议

智能照明系统作为物联网应用的一个重要分支,在推进双碳目标和能效提升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通过集成的传感器网络、智能控制策略以及用户互动界面,它不仅优化了能源使用,而且通过智能化管理显著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为节能减排做出了积极贡献。实际案例分析显示,无论在商业、工业还是教育等多个领域,智能照明系统均能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以满足特定环境需求,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未来研究应关注智能照明系统的技术融合、用户参与度提升以及经济可行性,以确保长期的能效和环境效益。同时,跨领域集成和长期影响评估将是关键研究领域,以推动智能照明系统在智慧城市和可持续发展领域中的核心作用。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深入发展,智能照明系统有望在全球环境保护和能源管理中开辟新的可能性,成为实现更环保、智能化照明的重要推动力。

参考文献

[1]王洪水.基于人工智能和无线通信技术的智能照明系统研究与探讨[J].中国照明电器,2023(9):41-48.

[2]白振昊,杜爽.室内无线通信网络分布系统设计研究——井下5G网络与ZigBee融合组网技术的应用[J].现代信息科技,2022,6(11):157-160,165.

[3]姚辉.地铁智能照明系统的能耗分析及节能优化策略[J].电工技术,2022(24):235-237.

[4]LiJoeyZ,MünürSacitHerdem,NathwaniJ,etal.MethodsandapplicationsforArtificialIntelligence,BigData,InternetofThings,andBlockchaininsmartenergymanagement[J].EnergyandAI,2023,11:100208.

[5]莫夫,李超,余亮,等.基于物联网的小区智能照明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6,24

(5):254-257

[6]高建山.隧道LED照明智能控制节能效果分析[J].山西建筑,2021,47(10):155-156.

[7]BaharudinNH,MansurT,AliR,etal.Smartlightingsystemcontrolstrategiesforcommercialbuildings:Areview[J].InternationalJournalofAdvancedTechnologyandEngineeringExploration,2021,8(74):45-53.

[8]田再强,边耀龙.智能控制在道路桥梁照明节能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4):263-264.

[9]蓝娟.工业建筑照明节能设计探讨[J].现代建筑电气,2020,11(11):68-71.

[10]MariahAwang,ThamCS,NurhanisMohdBasirRuddin,etal.Assessmentofenergysavingpotentialandlightingsysteminteachingbuilding[J].JournalofAdvancedResearchinFluidMechanicsandThermalSciences,2020,65(1):159-169.

[11]朱亮亮.某办公建筑中智能照明应用对比分析[J].智能建筑电气技术,2021,15(1):95-97,101.

[12]王洪水.物联网智能照明系统在双碳目标下的能耗监测研究与探讨,1002-6150(2024)08-001-07.

[13]安科瑞企业微电网设计与选型手册.2022.05版.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拨打电话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