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的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处理后作为资源回收利用已经成为污泥处理的主流。污泥的利用可分为土地利用和热能利用,具体方法包括堆肥、厌氧消化、热干化、焚烧等。
(1)堆肥
堆肥是将初次沉淀池污泥,剩余污泥与生活垃圾、杂草、木屑及秸秆等混合堆肥,利用污泥中的微生物进行发酵的过程。在污泥中加入一定的生活垃圾、杂草、木屑及秸秆等杂物。
污泥高温堆肥技术,目前世界各国采用的方法有:自然堆肥法,圆柱形分格封闭堆肥法,滚筒堆肥法,竖立式多层反应堆肥法以及条形静态通风等堆肥工艺,这些方法都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2)污泥的厌氧消化
厌氧消化就在无氧的条件下,借兼性菌及专性厌氧细菌降解污泥中的有机污染物,分解的主要产物是以甲烷为主的消化气。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中期建设城市大型污水厂,污泥处理也采用中温厌氧消化,引进*技术的同时也引进了设备,尤其是借助国外贷款建设项目中,污泥处理系统装备几乎全部需要进口。
(3)热干化
污泥热干化早于20世纪40年代已有应用,是利用热能将污泥烘干。热干化使污泥减容,且干化后污泥的臭味、病原物、粘度、不稳定等负面特性得到显著改善而具有多种用途,如用做肥料、土壤改良剂、替代能源或是转成油、气后再一步提炼代工产品等。
干化后的污泥呈颗粒或粉末状,体积仅为原来的1/5-1/4,而且由于含水率在10%以下微生物活性*受到抑制而避免了产品发霉发臭,利于储藏和运输。
更多环保方面的资讯,请关注中科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