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水肥一体化的优缺点
阅读:2928 发布时间:2021-10-8 水肥一体化的优缺点
提起水肥一体化技术,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像我们经常听说的肥水灌溉、水肥耦合、灌溉施肥等说的都是水肥一体化技术,其具体的灌溉形式又可分为喷灌、滴灌等。它是一种新型灌溉方式,其主要目的是实现合理灌溉和施肥。
我国应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发展现代农业,让农业生产真正走向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智慧之路。我国逐渐开始尝试一些新型的灌溉方式,虽然起步较晚,还未得到普及,但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水肥一体化便是节水灌溉的其中一种方式。
水肥一体化,又称灌溉施肥或“水肥耦合”,是借助一体化水肥设备发展起来的新技术。 工艺流程为:施肥→溶解→加压→运输→灌溉。 水肥一体机的压力系统根据水肥一体机的要求,将可溶性固体肥料或液体肥料混合成肥料溶液。 加压后与灌溉水一起通过管道系统输送到果树根部。 可根据传感器和智能控制系统实现施肥。 对根系分布区域进行精确可控、规律、定量的浸润。
水肥一体化营养均衡,效果稳定,吸收利用率高,更安全、更绿色、更环保,符合发展趋势,应大力推广与应用。农业部《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提出:到2020年,机械施肥将占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的40%以上,提高10个百分点;水肥一体化推广面积1.5亿亩,增加8000万亩。
下面就跟大家介绍一下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的优缺点:
传统的浇水和追肥方式,作物饿几天再撑几天,不能均匀地“吃喝”。而采用科学的水肥一体化灌溉方式,可以根据作物需水需肥规律随时供给,保证作物“吃得舒服,喝得痛快”!
传统的沟灌、施肥费工费时,非常麻烦。而使用滴灌,只需打开阀门,合上电闸,几乎不用工。采用水肥一体化滴灌可以直接有效的控制土传病害的发生。滴灌能降低的湿度,减轻病害的发生。
通过水肥一体化技术可以更高效的调控土壤根系的五大障碍:盐渍化、水渍化、PH、根区土壤透气性和土传病害。水肥一体化还能改良土壤。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可以增强土壤微生物活性,促进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减轻了因大水灌溉造成的土壤板结和团粒破坏程度,土壤容重降低,孔隙度增加,改善了土壤物理性质。
目前常见的水肥一体化有喷灌和微灌两种形式,具有精准施肥、水肥同步施肥、精准施肥、节肥节水、智能可控等优点。
基于物联网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的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国内外广泛应用于农田和果园的灌溉。动力装置、过滤器、肥液注入装置、测控仪表等)、输配管道及滴头、输水管道和滴灌带。
水肥一体化设备可将水肥溶解后通过输水管道输送到果树树干附近,滴头或喷头缓慢释放水肥,浸透根系附近的土壤。 该技术的优点是水肥同步施用,肥效快,养分利用率高,可避免因施肥在较干燥的土壤中造成的肥料挥发损失和溶解缓慢。 节约肥料,减少环境污染, 节省时间和劳动力。
水肥一体化的缺点是一次性投资大,滴灌设备容易堵塞和损坏。 长期实行水肥一体化,容易造成根区长期过湿,造成根系窒息。 大量施用水溶肥也存在次生盐渍化的风险。 没有松土、除草、剪根等环节,时间过长会造成土壤板结,影响果树根系发育和果实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