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电缆 网络设备 无线通信 云计算|大数据 显示设备 存储设备 网络辅助设备 信号传输处理 多媒体设备 广播系统 智慧城市管理系统 其它智慧基建产品
廊坊创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暂无信息 |
阅读:208发布时间:2020-3-13
小空间声学设计是建筑声学设计中的一个大类,主要包括录音室、琴房、家庭影院、小型专业混音室等具有较高声学要求的空间。由于其空间小的特点,声音在其中的传播规律与剧院等专业观演建筑空间有著显著的区别,小空间容易引起驻波、振颤回声、声染色等声学缺陷。小空间,顾名思义是指室内空间相对尺寸较小的房间,其房间尺寸一般在3-5m,尺寸略大的能达到10m左右。其声学设计主要包括混响时间控制和室内声场控制。由于小空间内房间尺寸较小,与声波波长能发生一定的比例关系, 尤其是在200Hz以下的低频部分。因此小房间固有的共振模式会引起某频段声音能量衰减不同于正常的衰减过程,或者共振频率集中于某一频段,造成声染色现象,使得声音的某些频率成分被大大地加强,从而导致原有音色的失真或产生染色效应。
为避免以上声学缺陷的产生,可以在室内声学设计阶段对设计方案和材料选择进行有意识的调整。调整主要有以下方式:改变室内体型和合理布置室内不同吸声特性的装修材料。
为避免以上声学缺陷的产生,可以在室内声学设计阶段对设计方案和材料选择进行有意识的调整。调整主要有以下方式:改变室内体型和合理布置室内不同吸声特性的装修材料。
1.室内体型比例的选择
为避免以上声学缺陷的产生,可以由前述所知,规则的体型容易在室内造成声学缺陷。尤其是空间的长宽高比例是整数比的情况下。因此可在空间体型设计之初,确定室内空间大小时调整长宽高的比例。理想的长宽高比例是1:21/2:21/3,通常建筑设计条件很难满 足理想比例,以下表中的*比例可作为设计初期的参考。
采取上表中的*比例,可以使室内共振模式均匀分布在宽频带的范围内,避免集中在某一频带附近,造成声染色现象。
2.室内扩散处理
为消除室内可能产生的声学缺陷,可以采用在空间内部增加扩散体的做法,利用对墙面的凸凹的变化,使房间简正模式均匀分布从而实现平滑的低频响应,改善室内声场。扩散构造常用的做法主要包括:
1)设置倾斜墙面以改变室内的规则形状,改变室内声音由墙面反射后的传播方向,从而改变室内声场的振动模式。但此种做法造成室内形状不规则,尤其是在室内出现锐角空间,不利于家具、装饰物品等在室内的摆放,减小室内有效使用面积,降低室内使用效率。 而且低频声能容易在锐角部分聚集,形成新的声场分布不均。
2)在墙面设置扩散体。扩散体可采用简单的折板造型或圆弧造型对入射到扩散体表面的声音能量进行散射,同样能起到改善室内声场的作用。此种做法可以与装修设计结合,避免出现声学痕迹。
在小空间室内声场设过程中,应结合装修设计与声学设计,因地制宜地选择扩散方式,融声学时于装修设计之中,在保证美观的情况下满足声学要求。
智慧城市网 设计制作,未经允许翻录必究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请输入你感兴趣的产品
请简单描述您的需求
请选择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