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申克
阅读:763 发布时间:2019-7-252019年5月27日,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市总工会、上海市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联合下发了《关于授予“上海市和谐劳动关系达标企业”称号决定》(沪人社关【2019】175号)。
6月20日上午,在中共上海市宝山区委党校1号楼6楼报告厅,上海申克机械有限公司人事行政总监--康玉蓉女士作为宝山城市工业园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代表,出席颁奖典礼并领取“上海市和谐劳动关系达标企业”和“宝山区和谐劳动关系达标企业”奖状。全区仅有不足1%的企业获得市级和区级双重荣誉,上海申克位列其中。
拥有这项殊荣的企业,可获得以下激励:
1. 不纳入劳动保障监察部门的主动监察范围
2. 不纳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主动审计稽核的范围
3. 在申请实行其他工作时间制度并获批时,可适当延长批复有效期
4. 符合条件的,可优先申报技师资助、上海市技术能手评选等项目,享受企业职工职业培训补贴的优惠政策
关于上海申克机械有限公司(SCHENCK SHANGHAI MACHINERY)
上海申克机械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是世界企业-德国卡尔申克股份公司(Schenck)在华投资100% 的全德资企业,隶属于跨国公司-德国杜尔(Dürr)集团。作为型企业,公司在技术上与德国总部保持同步,产品性能已达到先进水平。上海申克不仅具备生产能力,同时通过与德国总部的合作研制和开发适合中国市场的新产品,上海已成为杜尔集团和德国申克在亚洲的业务中心。
上海申克机械有限公司主要负责杜尔集团测量与加工系统的在华业务,公司共有三大事业部,分别是:
• 平衡与诊断系统(BDS):作为平衡与诊断系统的,致力于平衡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为各类工业制造商提供平衡及检测设备、平衡服务与咨询业务。
• 杜尔装配产品(DAP):提供车桥装配与调整、汽车分装与合装以及乘用车和商用车下线检测设备和系统。
• 加注与测试系统(FTS):为乘用车、商用车、农用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商以及家电行业制造商提供加注与测试设备。
关于杜尔集团 ( Dürr AG)
杜尔是机械和工厂设备企业供应商,其产品、系统和服务保证了不同行业制造过程的性。公司65%的销售额来自于汽车工业,其他服务的领域还包括机械制造、化工与制药业等,并且通过2014年10月收购HOMAG集团后,开始涉足木材加工行业。杜尔在28个国家设有94个营业办公室,年营业额约32亿欧元,员工总数约13,7000人。
杜尔集团的主要业务包括:
• 涂装和总装系统:应用于汽车工业的喷涂车间和总装系统
• 应用技术:自动化进行油漆喷涂、密封和胶粘剂应用的机器人技术
• 测量与加工系统:动平衡系统,汽车测试与加注技术
• 清洁技术系统:排气净化系统和节能技术
• 木材加工机械与系统: 供木材加工所用的机械系统
申克公司涉及众多工业领域,其中包括:模块式选煤厂、各种类型振动、筛分给料设备、离心脱水设备、 火车/卡车称量快速装车系统、各种称重设备、自动配料系统、皮带称等;并能向国内用户提供技术先进、 性能可靠的筛分式破碎机、重介旋流器、分级旋流器、絮凝剂自动添加系统、全自动压滤机、磁选机等选煤设备。由于具有众多的技术优势,申克公司的称量设备在 各行各业赢得了众多的广泛的客户,尤其在以下领域:
·选煤行业
·钢铁冶金:包括焦化、烧结、炼铁、直接还原铁、炼钢、连铸及轧钢等
·有色冶金:包括氧化铝/电解铝(阳极 /炭素)及铜、铅、锌等
·矿山、铁路、港口
·电厂:火力发电燃煤给料系统、电除尘器高频电源及控制系统
·水泥、玻璃等建材行业
·化工(普通化工及石油化工)、塑料、食品、医药等轻工业
·粮库、环保、饲料行业
·运输、物流行业
目前申克在中国设有矿业,重工,轻工,电力和运输自动化五大事业部及设计团队和售后服务中心,并在天津西青经济开发区设立生产基地,其产品和服务涉及煤炭、钢铁、有色、矿山、水泥、化工、食品、电力、运输自动化等行业,涡轮机制造业,航空航天业,贸易结算等领域。
传感器广泛应用于社会发展及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如工业自动化、农业现代化、航天技术、军事工程、机器人技术、资源开发、海洋探测、环境监测、安全保卫、医疗诊断、交通运输、家用电器等。
传感器早已渗透到诸如工业生产、宇宙开发、海洋探测、环境保护、资源调查、医学诊断、生物工程、甚至文物保护等等极其之泛的领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从茫茫的太空,到浩瀚的海洋,以至各种复杂的工程系统,几乎每一个现代化项目,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传感器。
由此可见,传感器技术在发展经济、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重要作用,是十分明显的。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这一领域的发展。相信不久的将来,传感器技术将会出现一个飞跃,达到与其重要地位相称的新水平。
一、传感器产业化发展模式:要加速形成从传感器研究开发到大生产一条龙的产业化发展模式,走自主创新和合作相结合的跨越式发展道路,使我国成为世界传感器的生产大国。
二、传感器产品结构向全面、协调、持续发展。产品品种要向高技术、高附加值倾斜,尤其要填补“空白”品种。
三、企业生产规模(年生产能力)向规模经济或适宜规模经济发展。量大面广的通用传感器的生产规模将以年亿只计,一些中档传感器的生产规模将以年产1000万只(含以上)计;而一些传感器和传感器的生产规模将以年产几十万只~几百万只计。
四、生产格局向专业化发展。专业化生产的内涵为:1.生产传感器门类少而精;2.专门生产某一应用领域需要的某一类传感器系列产品,以获得较高的*;3.各传感器企业的专业化合作生产。
五、传感器大生产技术向自动化发展。传感器的门类、品种繁多,所用的敏感材料各异,决定了传感器制造技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综观当前传感器工艺线的概况,多数工艺已实现单机自动化,但距离生产过程全自动化尚存在诸多困难,有待今后广泛采用CAD、CAM及先进的自动化装备和工业机器人,予以突破。
六、企业的重点技术改造应加强从依赖引进技术向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自主创新的方向转移。
七、企业经营要加快从国内市场为主向国内与国外两个市场相结合的化方向跨越发展。
八、企业结构将向“大、中、小并举”、“集团化、专业化生产共存”的格局发展。
(1)内部电路板和其他零件的更换及相关操作必须由专业工程师或技术人员进行。
(2)打开壳盖前须保证设备断电至少10min。壳盖的打开须由专业工程师或技术人员进行。
(3)防爆型的必须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