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消防隔热服保护接零、接地的工作原理
保护接零:电气设备外露金属部分接电网的保护零线即中线,当设备带电部分与电气设备外露金属部分相碰连时,仅通过电气设备外露金属部分与中线间形成短路,进而引起保护跳闸。保护接地:适用于不接地电网,电气设备外露金属部分直接接地,并使接地电阻足够小,当电气设备外露金属部分意外带电时,由于接地电阻足够小,可使其所带电压降到安全电压以下。
二、雷电危害
(一)消防隔热服雷电的种类及危害
雷电分为直击雷和感应雷,直击雷为带电雷云与地面突起处之间的电场过强,击穿空气而形成放电;感应雷分静电感应雷和电磁感应雷,前者是地面突起处因雷云靠近而感应出大量异性电荷,在雷云与别处放电后感应电荷失去束缚而以雷电波形式高速传播;后者是雷电引发骤变电磁场,使处于其中的导体上产生*感应电压。
(二)消防隔热服防雷装置的类型、作用、人身防雷措施
防雷设备有:避雷器(管型避雷器、阀型避雷器和氧化镑避雷器),用于电气设备防雷。当线路受雷击时,避雷器间隙被击穿,将雷电引入大地,这时消防隔热服进入被保护设备的电压仅为雷电波通过避雷器及其引线和接地装置产生的“残压”。雷电流通过以后,避雷器间隙又恢复绝缘状态,系统仍可正常运行。
避雷针,用于建筑物和一般设备防雷使用避雷针。当遇到直接雷击时,避雷针能够安全地将雷电流引人大地,保护建筑物和设备。
三、静电危害
(一)静电的特性及危害
(1)消防隔热服静电是由于两种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分离、摩擦而产生的。
(2)静电电压可能高达数千伏甚至上百千伏,而电流和总能量很小。故当电阻小于1MΩ时就可能发生静电短路而泄放静电能量。
(3)消防隔热服静电放电的火花能引起爆炸和火灾,故是造成人员工伤的原因之一。
(二)消防隔热服防静电措施
防止静电危害的主要措施就是接地:管道和设备连成连续的电气通路并且一点或多点接地。金属法兰两边应设跨接线。容积大于5Om3和直径大于2.5m的贮罐应接多点接地,并应沿设备外围均匀布置,消防隔热服其间距不应大于30m。铁路油罐车在灌注油液的时间内,栈桥、油罐车和铁轨之间应有良好的电气连接并可靠接地。油罐车、油船在灌注或排放可燃性液体和液化气时同样应接地。当消防隔热服润滑油的电阻大于106Ω时,设备的旋转部分必须接地;否则应采用接触电刷或导电润滑剂。移动的导电容器或器具应接地。导电地板、导电工作台必须采用可挠的铜线将其直接接地。在有可能发生静电危害的房间里,消防隔热服工作人员应穿导静电鞋,穿防静电服,腕部戴接地环,这些特殊场所的门把手和门闩也应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