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充质干细胞是1987年由Friedenstein等人利用自然贴壁法从获得的骨髓基质细胞中发现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概念zui早在1991年由Caplan提出。MSCs这一类群细胞的异质性比较大,故无法定MSCs的发育起源。比如牙髓、皮肤等属于外胚层来源,骨髓、脂肪组织、围产期组织等则属于中胚层来源。
间充质干细胞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组织中,可来源于骨髓,胰腺,皮肤肺等多处器官组织。也在许多其他的组织中发现有间充质干细胞的存在,在滑膜、肝脏、肺脏、牙周质、胰腺、眼结膜、脂肪、肌腱、甚至在羊水及头皮组织中均可以培养出间充质干细胞。
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潜能,在体外能传40代,并保持稳定的表型和多向分化潜能。此外,它具有低免疫原性。
因此,间充质干细胞可作为基因治疗的载体细胞,修复各种组织和器官,如骨、软骨、肌腱、皮肤、神经组织、心肌,也可用于器官或组织移植。
目前应用较多的有骨、软骨和关节损伤的修复,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脊髓损伤和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
艾美捷 Atlas Antibodies 精品间充质干细胞标志物抗体能帮助科研人员流畅的进行科学实验。比如ITGB1抗体、ENG抗体、NT5E抗体等等。
细胞的特定的功能与其表面标志物相关,细胞表面标记物可以体现细胞的一些基本特征。间充质干细胞属混杂细胞群,其表面抗原也具有非专一性,表达了间质细胞、内皮细胞和表皮细胞的表面标志。目前人类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比较肯定存在的标记物有CD10,CD13,CD29,CD90和CD1,表面阴性的为CD14,CD34,CD45。
CD29:CD29也被称为整合素β1,VLA-β链或gpIIa,为多种细胞外基质蛋白的受体,是分子量为130 kDa的单链I型糖蛋白,属于整合素家族。它广泛表达于大多数造血细胞和非造血细胞,包括白细胞(虽然在粒细胞水平较低)、血小板、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上皮细胞和肥大细胞。CD29作为纤维连接蛋白受体,参与多种细胞-细胞和细胞-基质相互作用,调节多种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包括胚胎发育、伤口修复、止血和防止细胞程序性死亡。它的表达与MSC的迁移有关。
CD44:CD44也称为Hermes、Pgp1、H-CAM或Hutch,是一种80-95 kDa的糖蛋白。它表达于白细胞、内皮细胞、肝细胞和间充质细胞。CD44在B和T细胞的记忆阶段高表达,被认为是一个有价值的记忆细胞亚群的标志物。
CD44是一种粘附分子,CD44抗原是一种细胞表面糖蛋白,CD44参与多种细胞功能,包括淋巴细胞活化、再循环和归巢、造血和肿瘤转移。
CD54:CD54也称为ICAM-1,是一种分子量为85-110 kDa的I型跨膜蛋白,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成员。它表达于活化的内皮细胞、高内皮微静脉、T、B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粒细胞和树突状细胞。ICAM-1的表达可从细胞表面释放。CD54可由IL-1和TNF-α诱导,并由血管内皮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表达。CD54在细胞粘附中发挥作用,并参与炎症和白细胞外渗。CD54也被证明是鼻病毒的主要细胞受体。
CD73:CD73是一种5′-核苷酸外切酶,又称NT5E。它是一种69 kDa GPI锚定的表面蛋白。CD73广泛表达于包括淋巴细胞、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在内的多种细胞。CD73不仅可参与嘌呤核苷酸的补救合成途径,还可作为一种重要的免疫信号分子,参与跨膜信号转导及细胞的黏附。CD73在间充质干细胞表面的稳定表达是鉴别MSCs重要的表面标记之一。
CD90 (Thy1):CD90也称为Thy-1,是一种25-35kDa 的GPI锚定蛋白。它属于免疫球蛋白超级家族。人CD90表达于神经细胞、CD34+细胞亚群、胎肝细胞亚群、胎胸腺细胞亚群、成纤维细胞、活化内皮细胞和某些白血病细胞系。Thy-1与与细胞的黏附、分化、细胞间相互作用有关。它是人类微血管内皮细胞活化的标记,与新生血管的形成有关;也是鉴别人类MSCs的重要标记之一。
相关文献:
1、Alcedo, Karel P., et al. "Tumor‐Selective Altered Glycosylation and Functional Attenuation of CD73 in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epatology communications10 (2019): 1400-1414.
2、Haun, Randy S., et al. "Bioorthogonal labeling cell-surface proteins expressed in pancreatic cancer cells to identify potential diagnostic/therapeutic biomarkers."Cancer biology & therapy10 (2015): 1557-1565.
3、Serra, Sara, et al. "CD73-generated extracellular adenosine in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creates local conditions counteracting drug-induced cell death."Blood,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Hematology23 (2011): 6141-6152.
4、Ziebarth, Angela J., et al. "Endoglin (CD105) contributes to platinum resistance and is a target for tumor-specific therapy in 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Clinical Cancer Research1 (2013): 170-182.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智慧城市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