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火灾生命周期
每一种材料在其一般正常使用状况,温度被控制在其可承受的范围内,空气中只有少量的不可见悬浮粒子(约 20,000个/CC~50,000个/CC)及尘雾粒子(约5,000~10,000个/CC) 。
当此材料在超出其所能承受的温度范围使用的情况下,空气中所存在的粒子成分及数量便开始有明显的变化,也开始进入了火灾的生命週期。
火灾极早期或初始阶段(Incipient stage):此时热量仍低,没有可见烟雾或火焰,但因材料受热破坏而產生的不可见之次微米粒子(小至0.002μm)浓度可能在中到高度之间。在这个阶段,材料渐渐遭受肉眼看不到的热破坏而產生次微米粒子和一些气体。上述情况是此阶段的早期征兆,此时空气中除了不可见悬浮粒子及尘雾粒子外,增加了数量庞大的材料因受热破坏而產生的不可见之次微米粒子(约500,000个/CC),只有云雾室 (Wilson Cloud Chamber)能够单独探测到这种变化。随后,粒子开始一点一点大起来(此阶段之末期,粒子仍然看不见)。
烟释放阶段:热量低到中程度,无可见火焰,但有高浓度的不可见次微米粒子及体积较大的可见烟雾粒子,此时,光电式探测器开始对可见的烟雾粒子有反应。
火焰释放阶段:当我们继续沿著火灾形成的过程来探讨,此阶段火焰出现,而火焰探测器开始有动作。
热释放阶段:zui后阶段是大火猛烈且温度非常高的时刻,此时热探测器才开始发挥作用。重要的是,应注意浓度很高的不可见次微米粒子,在火灾的4个阶段中,皆提供了相当大的机会让探测器探测出它们的存在(即火灾的存在)。但是,绝大多数的探测装置对此一机会却毫无感觉。因此,要在极早期阶段发现火灾的讯号,拥有云雾室的探测器才是所有探测器中的明智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