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20t/d高速公路服务区小型污水处理设备
阅读:401 发布时间:2017-11-9
污水处理设备都有哪些优点呢?
1.整套设备可埋入地下,地表可作为绿化或广场用地,因此该设备不占地表面积,不需盖房,更不需采暖盖房。
2.配备全自动电器控制系统和报警系统:在无人管理的状况下,实现全自动运行。自控系统按进水量的大小自动控制提升泵、曝气装置的起停,自动定期启动设备,自动故障报警显示。系统设手动、自动两种模式,在调试和检修期间可采用手动模式,正常运行时采用自动模式。
3.该设备的生物接触氧化池体积小,对水质的适应性强,耐冲击性能好,出水水质稳定,不会产生污泥膨胀。
4.净化程度高,整套系统污泥产生量少。系统简单,除吸气口外,其余部分埋入地下运行,噪音低,设备安全可靠。液气混合充分,氧吸收率高,动力效率高。
设备的操作
注意事项
定期更换过滤棉,防止动力水泵堵塞。
定期投加氯片,以免影响杀菌效果。
污水原头动力水阀门工作时,控制水流量,间接运行,防止水流量过大造成设备运行超负荷造成溢出。
定期冲洗砂滤罐,防止异物堵塞影响过滤效果。
1、设备接通电源后全自动工作运行,首先查看液位控制是否正常,打开污水源头直至出水口流出水,关闭污水源头自来水,设备运行5-10分钟是否停止。运行正常后可以进行下一步操作。
2、氯片的投放,在消毒器有圆形加药口,逆时针旋转拿下,放入1-2片氯片,然后将圆盖顺时针旋紧。(注:圆盖必须旋紧,否则会漏水)。氯片10-15天投加一次。
3、砂滤罐的操作,砂滤罐的阀门银色的扳手,可以左右扳动,正常工作时箭头指向过滤,设备运行10天左右,将扳手扳到正洗运行五分钟,反洗五分钟。(注:反洗时打开污水源头动力水)。冲洗完成后扳回到过滤位置。
4、过滤棉的更换,设备运行1月后,更换新的过滤棉,过滤棉在集水箱内部。
电气与控制
污水处理系统电控装置采用PLC微机控制,主要用以控制一台调节池潜水提升泵,一台回转风机,沉淀池中一台污水回流泵,清水池一台提升回用泵,同时控制各液位浮球与水泵的联动工作。
调节池内及清水池水泵均由液位控制自动切换及启动,调节池设有超高液位报警系统,防止短时间大流量冲击造成的破坏。沉淀池、风机由PLC系统编程自动定时控制(定时长短可根据需要设定,简单易操作)。在控制面板上设有自动---手动转换开关,需要时(如维修等)可切换为手动控制,按各设备均设有运行、故障(报警)及停止指示,无论手动或自动,指示灯均可显示目前各用电设备的工作状态。
调节池潜污泵的启动受调节池内液位浮球信号控制,浮球开关由全密封的橡胶料构成,根据水池液位分高、中、低三个开关量液位信号,由PLC控制系统自动控制。
1)当调节池达中水位时,系统处于正常运转状态,一台水泵开启;
2)当调节池水位过高(达报警水位)调节池报警系统启动。
在调节池水位处于低液位时,一二级接触氧化池工作压缩空气进气阀保持间隔30分钟开启10分钟状态。 空气进气阀受调节池液位浮球的控制,当调节池液位处于低液位时,调节池预曝气风空气进气阀关闭,当调节池液位上升至中液位时,进气阀打开。
斜管沉淀池内的污泥采用气提法排泥,由气提电磁阀定期抽至污泥池中,并受时间控制。
污泥回流由污泥泵提升,回流至水解酸化池,受时间控制。气提排泥与污泥泵回流时间错开进行。
各类电器设备均设有过压,缺相,短流等保护、报警功能。
污水处理装置的基础安装、使用
1、基础:WSZ系列设备如放置在地坪以上,只需准备一块与设备外形相同的混凝土地坪作为基础。基础承压必须大于4T/m2,也同时要求水平、平整。如设备埋于地坪以下,基础标高必须小于或等于设备标高并保证下雨不积水,基础一般是素混凝土(是否配筋视当地地质情况而定)。
2、安装:根据安装图就位,各箱体依次就位,箱体的位置、方向不能放错,互相间距必须准确,并连接好管道。在设备内注入清水,检查各管道有无渗漏,若无则箱体四周覆土,直至设备检查孔,并平整地面。把电控箱控制线与水泵接通,电控箱与电源接通,接线时注意风机、电机的转向,必须与风机所指方向相同。
污水处理原则
1全过程控制原则。对污水产生、处理、排放的全过程进行控制。
2 减量化原则。严格内部卫生安全管理体系,在污水和污物发生源处进行严格控制和分离,内生活污水与病区污水分别收集,即源头控制、清污分流。 严禁将的污水和污物随意弃置排入下水道。
3 就地处理原则。为防止污水输送过程中的污染与危害,在必须就地处理。
4 分类指导原则。根据性质、规模、污水排放去向和地区差异对污水处理进行分类指导。
5 达标与风险控制相结合原则。全面考虑综合性和传染病污水达标排放的基本要求,同时加强风险控制意识,从工艺技术、工程建设和监督管理等方面提高应对突发性事件的能力。
6 生态安全原则。有效去除污水中有毒有害物质,减少处理过程中消毒副产物产生和控制出水中过高余氯,保护生态环境安全。
生产管理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主要用来处理小水量生活污水以及低浓度的工业有机污水,由于该类产品采用机电
一体化全封闭结构,无需专人管理,因而得到广泛的使用。但是,本产品在运用过程中,应从安装、运行、维护等几个方面合理使用才能达到设计的处理效果。
a.设备的安装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一般提供三种安装方式:埋地式、地上式和半埋地式,在选择安装方式是应结合当地的气候以及周围的环境,对于年平均气温在10℃以下的地区,用生物膜法处理污水的效果较差,应将污水处理设备安装在冻土层以下,利用地热的保温作用,提高处理效果;在其他地区选择安装方式主要根据周围的环境来选择,从安装、维护角度出发应选择地上式,因为地埋式存在如下问题:设备安装、维护、维修保养不方便;设备可能因为进入基础的地下水的浮力作用而损坏;在地下的电气系统应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会影响使用寿命,电气安全性也受到影响。
在设备安装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事项:
设备的混凝土基础的大小规格应与设备的平面安装图相同,基础必须水平,如设备采用地埋式安装,基础标高必须小于或等于设备标高,并保证下雨时不积水,为防止设备上浮,基础应预埋抗浮环。
设备应根据安装图将各箱体依次安装,箱体的位置方向不能错,彼此间距必须准确,以便连接管道。设备安装就位后,应用绷带把设备和基础上的抗浮环连接,以防设备上浮。
为保证设备管路畅通,应按产品说明书要求保证某些设备或管路的倾斜度。
设备安装后,应在设备内注入清水,检查各管道有无渗漏,对于地埋式设备,在确定管道无渗漏后,在基础内注入清水30~50cm深后,即在箱体四周覆土,一直到设备检查孔,并平整地面。
在连接水泵、风机等设备的电源线时,应注意风机和电机的转向。
b.设备的调试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安装完毕后可进行系统调试,即培养填料上的生物膜,污水泵按额定的流量把污水抽入设备内,启动风机进行曝气,每天观察接触池内的填料的情况,如填料上长出橙黄或橙黑色的膜,表面生物膜已经培养好,这一过程一般需要7~15天。如是工业污水处理设备,先用生活污水处理培养好生物膜后,再逐渐进工业污水进行生物膜驯化。
c.设备的运行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一般为全自动控制或无动力型,不需要配专门的管理人员,但在设备允许过程中用注意以下事项: 开机时必须先启动曝气风机,逐渐打开曝气管阀门,然后启动污水泵(或开启进水阀门);关机时必须先关污水泵(或关闭进水阀门),在关闭曝气风机。
如污水较少或没有污水,为保证生物膜的正常生长,使生物膜不死亡脱落,风机可间歇启动。启动周期为2小时,每次运行时间为30分钟。
严禁砂石、泥土和难以降解的废物(如塑料、纤维织物、骨头、毛发、木材等)进入设备,这些物质很难进行降解,且会造成管路堵塞。
防止有毒有害化学物质进入设备,这些物质将影响生化过程进行,严重的将导致设备生化反应系统破坏。
对于地埋式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必须保证下雨不积水;设备上方不得停放大型车辆;设备一般不得抽空内部污水,以防地下水把设备浮起。
d.设备维护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投入运行后,必须建立一套定期维护保养制度,维护保养的内容主要有:
出现故障必须及时排除,主要故障为管路堵塞和风机水泵损坏,如果不及时排除将影响生物膜的生长,甚至会导致设备生化系统的破坏。
定期清理污泥池内的污泥。
设备的主要易损坏的部件为风机和水泵,必须有一套保养制度,风机每运行10000小时必须保养一次,水泵每运行5000~8000小时必须保养一次;平时在运行过程中,必须保证不能反转,如进污水,必须及时清理,更换机油后方可使用。
设备内部的电气设备必须正确使用,非专业人员不能打开控制柜,应定期请专业人员对电器设备的绝缘性能进行检查,以防发生触电。
污水处理装置的构造
设备所有管道采用PVC管或不锈钢管,管道间连接用PVC粘结剂粘结或不锈钢焊接。 填料采用悬浮型生物填料作生物载体,生物量大、易挂膜、不结球、不堵塞。
设备的安装
设备安装简便,主要安装部件有进水管、出水管、电源。首先将设备找到合适空间就位。
1、安装进水管,与污水源头水管连接,通过自流的方式进入集水箱。(注:污水必须通过重力才能流入设备)。
2、出水管的连接至下水道或污水池。
3、电源为220V电压,插好电源后试验漏保插头是否正常。
4、原水箱内部有过滤棉,需将螺丝打开后,平铺到过滤棉箱。
5、检查各管路是否漏水。
水质水量及处理要求工作介限
1、 污水处理量 设计水量为5m3/h
2、原水水质(按常规设定)
BOD5 120~150
COD Cr 350~500
SS 80~250
PH 6 ~ 9
动物油 10~15
3、设计出水水质
处理后出水达到《污水排放执行标准》(GB8978-1996)中的二级排放标准。
植物油类 <15
COD Cr <150
BOD5 <30
SS <150
NH3-H <25
4、工作介限从收集池进水口到一体化水处理设备(达标排放)的出水口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