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 反渗透净水设备的产水率(也称为回收率)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一般在 25% - 75% 之间波动,以下为你详细介绍影响产水率的因素:
原水水质
含盐量:原水含盐量越高,渗透压越大,水透过 RO 膜的难度增加,产水率会降低。例如,在处理含盐量较低的地表水时,产水率可能达到 70% - 75%;而处理高含盐量的苦咸水时,产水率可能只有 30% - 50%。
硬度:原水中钙、镁等离子含量高,容易在 RO 膜表面结垢,影响膜的通透性,进而降低产水率。当原水硬度较高时,通常需要进行预处理软化,否则产水率会明显下降。
悬浮物和胶体:如果原水中含有较多的悬浮物和胶体,会在膜表面形成沉积层,阻碍水的透过,使产水率降低。所以预处理系统去除悬浮物和胶体的效果对产水率至关重要。
RO 膜类型和性能
运行参数
压力:在一定范围内,提高运行压力可以增加水的透过速率,从而提高产水率。但压力过高会对 RO 膜造成损害,并且增加能耗。因此,需要根据 RO 膜的耐压范围和原水水质合理调整压力。
温度:水温对水的粘度和 RO 膜的性能有影响。一般来说,水温每升高 1℃,产水率约增加 2% - 3%。在冬季水温较低时,产水率会明显低于夏季。
回收率设置:设备的回收率设置直接影响产水率。回收率过高,会导致浓水侧盐分浓度过高,容易结垢和污染膜,同时也会降低产水水质;回收率过低,则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所以需要根据原水水质和设备要求合理设置回收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