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医院气浮机污水处理设备的构成是什么
阅读:252 发布时间:2023-8-25原有污水处理站采用紫外线消毒;容量较小,常处于高位运行状态,管理压力大,难以保证医院的正常运行。作为一所大型综合医院,随着患者数量的逐年增加,医疗污水量也逐渐上涨。由于原有污水处理站的用地面积不足,只能选择对污水处理站进行改造,以满足医院发展的迫切需要。
一、方案设计
1、设计依据
《医院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 2029-2013)规定了医院污水的水质指标参考值。该院污水排放执行《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466-2005)中的预处理标准。
2、技术选择
该院的污水处理站位于院区内的低点,便于医疗污水的收集。结合场地特点,为节约占地面积,医院采用气浮机作为主要设备对原污水处理站进行改造,将所有设备集中安放于原设备机房内。
气浮机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重金属离子的去除、含油废水的油污分离、制革废水的杂质去除、印染废水的色度及杂质去除、制药废水的悬浮物和色度去除等,是近年来国内在污水处理上使用较广泛的一种水处理设施。其主要作用是实现固液分离,能够高效去除污水中的SS、油污、色度,同时可以降低COD。其工作原理是:在污水中加入适量的聚合氯化铝(絮凝剂,PAC)、聚丙烯酰胺(混凝剂,PAM),通过絮凝形成絮状物;溶气系统产生的微气泡与水中的絮状物结合在一起,絮状物随微气泡一起上升至水面,然后被去除。
3、工作原理
在0.3 MPa~0.5 MPa压力下,使空气溶入水中,通过减压释放,形成直径为20μm左右的微小气泡。在污水中加入絮凝剂PAC、混凝剂PAM,经过5 min的有效絮凝后,污水进入接触区;在接触区内,气泡与污水中的絮状物结合,一起进入分离池;在气泡浮力的作用下,絮状物与气泡一起上升至液面,形成浮渣,浮渣由刮渣机刮至排渣槽;一部分清水回流,供系统使用,另一部分排放。
4、设施配置
医院新增3台气浮机,作为一级强化处理的主体工艺。每台气浮机的占地面积为7.7m×2.6m;3台气浮机的占地面积共计为7.7m×10.7m。现场测量池壁跨度为7m×14m,拆除现有污水站内所有墙体,以满足气浮机的安装要求。每台气浮机重35t,受力基础为平流沉淀池池壁,为了满足荷载要求,须对其进行加固安装。同时,新增配套的加药系统。气浮机的混凝池、接触池、分离池采用集中式设计,3台气浮机的占地面积约为80㎡,解决了无新增用地的难点。气浮机内配置有池体(3套)、溶气罐(3套,每套均含有压力表、释压阀及射流器)、溶气泵(3台,每台功率为5.5kW)、空压机(3台,每台功率为2.2kW)、刮渣机(3台,每台功率为0.37kW,配不锈钢链条)、释放器(12套,采用在线反清洗装置、TJ型释放器)、排水系统(1套,DN80)、排泥系统(4套,DN80)、混凝搅拌机(6套,每套功率为0.75kW)、出渣系统(1套,DN200)。
二、使用效果
医院委托第三方专业污水检测单位对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包括pH、动植物油类、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重金属、SS、COD、BOD5、粪大肠菌群数等,并与原处理工艺的排放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相关指标均满足国家排放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