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5m³/h高速公路服务区小型污水处理设备性能
阅读:340 发布时间:2017-11-29杰鲁特环保主要产品有: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全自动加药装置、二氧化氯发生器、气浮机、板框压滤机、污泥脱水机等,“专业、诚信、共赢”是公司的经营理念、公司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致力人文科技,共享碧水蓝天,公司愿以合理的工艺、创新的技术,的处理设备为各界朋友提供的服务。
一次合作,一生朋友!杰鲁特环保愿与各界朋友共同促进环保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创造美好的明天!
污水处理基础知识有问必答
什么是水体自净?
水体自净:受污染的河流经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作用,使污染物浓度降低或转化,水体恢复到原有的状态,或者从zui初的超过水质标准降低到等于水质标准。
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就是采用各种手段和技术,将污水中的污染物质分离去除,回收利用,或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使污水得到净化。一般分为给水处理和污水处理。
现在污水处理技术有哪些?
现代污水处理技术,按作用原理可分为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生物处理法。
五个水的测量指标
生化需氧量(BOD):是指在有氧的条件下,由于微生物的作用,降解有机物所需的氧量。是表示污水被有机物污染的综合指标。
理论需氧量(thOD):水中某一种有机物的理论需氧量。通常是指将有机物中的碳元素和氢元素*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所需氧量的理论值(即按*氧化反应式计算出的需氧量。
总需氧量(TOD):是指水中能被氧化的物质,主要是有机物质在燃烧中变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需要的氧量,结果以O2的mg/L表示。
化学需氧量(COD):是以化学方法测量水样中需要被氧化的还原性物质的量。废水、废水处理厂出水和受污染的水中,能被强氧化剂氧化的物质(一般为有机物)的氧当量。
总有机碳(TOC):是指水体中溶解性和悬浮性有机物含碳的总量。
什么情况采用生化法处理?
一般认为BOD/COD值大于0.3的污水才适于采用生化法处理。
生活饮用水的卫生标准是什么?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物理指标:色,浑浊度,臭和味。
什么是水体富营养化?
水体富营养化是发生在淡水中,由水体中氮、磷、钾含量过高导致藻类突然性过度增殖的一种自然现象。
水体富营养化形成原因主要是氮、磷、钾等元素排入到流速缓慢、更新周期长的地表水体,使藻类等水生生物大量地生长繁殖,使有机物产生的速度远远超过消耗速度,水体中有机物积蓄,破坏水生生态平衡的过程。
电解槽的工艺设计
根据废水流量及污染物种类和浓度,选定的板水比、极距、电流密度、电解时间等参数确定电解槽尺寸及整流器的容量。
有效容积根据设计流量及停留时间确定V=Q*T,T电解时间的确定,对于连续电解一般取经验数据停留20~30分钟,对于间歇操作,T为轮换周期,包括注水时间沉淀排空时间和电解时间,一般为2~4小时。
阳电极面积A可由选定的板水比和已求出的电解槽有效容积推得,也可由选定的电流密度i和电流I推得。
电流I应根据废水情况和要求的处理程度由试验确定。对六价Cr废水,也可用下式计算:I=KQC/S式中K——每克六价铬还原成3价铬所需的电量一般取4.h/gCr左右,C——废水含六价铬浓度,mg/l,S——电极串联数,在数值上等于串联电极板数减1。
电压V电解槽的槽电压等于极间电压和导线上的电压降之和,V=SV1+V2式中V1——极间电压,一般3~7.5V。V2导线上的电压降,一般为1~2V。
选择整流器设备时,电流和电压值应分别比计算值大30%~40%,用以补偿极板的钝化和腐蚀等原因引起的整流器效率降低。
设备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说明
一体化设备以好氧生化法为主要处理工艺,设备本体包括格栅、调节池、酸化池、BFBR生物流化池和消毒池。设备本体之前一般须设置调节池,以均化水质和水量,调节池设计水力停留时间6h。BFBR生物流化池采用流化生物膜法,鼓风曝气,设计停留时间2~3h。BFBR生物流化池出水经过滤后进入消毒池,按规范设计接触时间1~2h。
一体化设备主体工艺采用生物膜法。生物膜法污泥浓度高、容积负荷大、耐冲击能力强,处理效率高。早期设备主要采用生物转盘,体积庞大,生物膜难控制,盘轴易损坏。目前,一体化设备逐渐发展为接触氧化法和生物流化床工艺。尤其是生物流化床成为近年来的一个研究方向。
相比接触氧化法,生物流化床污泥浓度更高、耐冲击能力排放更强、剩余污泥率更低,且无堵塞、混合均匀,具有较好的脱氮效果,配置形式也较接触氧化法更为灵活。
普通的生物流化床是在污水中投加悬浮填料,给微生物提供一种良好的载体,提高了微生物浓度;填料在水流和气流的推动下呈流化状态,兼有生物膜和活性污泥的双重特点。随着研究的进展,生物半流化床、BASE三相生物流化床、Circox气提式生物流化床等新的型式不断涌现,流化床的充氧特性、水流状态、污泥浓度、脱氮效果得到较大的改进。新型流化床的处理效率更高,占地面积进一步减小,但是结构相对复杂,设备高度相应增加。因此,这些新型流化床应用于一体化设备还有待时日。
近年来,MHR、SBR、DAT—IAT等作为主体工艺的一体化设备也见诸。MBR法具有较高的处理效率,而且不需要二沉池;但是投资和运
行费用较高,管理相对复杂。DAT—IAT和SBR法属于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处理效率较低。因此,作为一体化设备工艺应用并不广泛。
早期一体化设备的工艺流程的特点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显得比较臃肿。随着一体化设备的应用与发展,其工艺流程不断得以改进,变得更加紧凑,提高了处理效率。
本工艺流程的改进主要着眼于提高处理效率、减少占地和降低能耗。流程的改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以酸化池代替原来的初沉池和污泥池,酸化池和调节池可以倒置。一体化设备的产泥量较少,沉淀池(过滤池)的污泥可以回流到酸化池中。
酸化池的作用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污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经过水解酸化可以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提高可生化性;生化池的停留时间可以减少为3h左右;酸化池中也可设置填料,以提高酸化细菌的浓度;其二,回流污泥既可以提高酸化池的微生物浓度,又具有一定的生物絮凝功能,初步絮凝沉淀部分悬浮或胶体污染物,降低后续生化池的负荷;
其三,回流污泥在水力自重作用下压缩,同时污泥在酸化池中可以得到一定的消化,进一步减少污泥体积;酸化池中的污泥一般定期(1年)抽吸。酸化池、初沉池和污泥池三位一体,大大减小的占地面积,提高了处理效率。
(2)由原来的普通沉淀池改为在BFBR生物流化池上设置两相分离器,增加了分离效果,并使活性污泥及生物载体不向外流失,提高内循环延长了污泥泥龄,提高了生化处理效果,降低了出水悬浮物SS的含量,为后续过滤环节减轻了负担。过滤池可以采用轻质滤料,如采用轻质泡沫滤珠,设计滤速可以达到7~8m/h,进一步提高了处理效率。相比普通沉淀和斜管沉淀,过滤则利用生化池出水中的污泥的絮凝性,通过接触吸附在滤料表面上或者在滤料孔隙中沉积,实际上起到了絮凝吸附和浅池沉淀的双重作用 。
(3)近年来,絮凝剂的不断发展促进了物化工艺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污水处理趋于物化与生化工艺相结合。化学絮凝剂可以强烈吸附水中的悬浮物与胶体,可以进一步减少生化处理时间(0.5~2h),从而更大限度减少占地面积。已有部分单位开始了物化/生化相结合的一体化设备研发和应用,并且,也有*采用物化方法的处理设备见诸,如SPR设备等。但是,物化方式存在的一个缺点是产泥量相对较大,增加了管理上的困难。
设备安装、调试与维护
安装:本设备由二组池子组成,一组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池体,另一组为钢结构池体。钢筋混凝土池体埋入地下,钢结构池体可埋入地坪以下,也可安装在地坪上。两组池体基础的土建条件图提供,要求四周挖掘宽度需比设备平面尺寸大600mm以上。
根据安装图,用吊车将钢结构池体吊入。就位安装时必须在我公司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不能将箱体位置、方向放错,然后由我公司负责池子之间的管道连接。
安装完毕后必须把设备存满水,试验各管道接口不渗漏,方可用土填入设备四周与间隙中,并平整地面,把电控柜控制线与设备接通,电控柜与电源线接通。接线时注意风机、水泵的转向。
设备安装后必须保证下雨地面不积水,钢结构池体的上方不得压有重物。设备一般不抽空内部污水,以防地下水把设备浮起。
调试:调试工作由我公司负责,为了加快调试进度,可投入菌种,为了避免菌种流失,可减少进水量并启动风机进行曝气,直至填料上长出一层橙黄色生物膜,即已完成填料挂膜,然后将进水量增加至额定流量。完成填料挂膜后,再对*生物池内微生物进行驯化,即逐渐减少曝气机量,使*生物池处于缺氧状态,使填料上微生物变为兼性微生物。然后对微生物进行适应性运转,直至达到设计要求。
设备维护与保养:我公司为客户建立HY-AO系列污水处理设备定期保养制度,主要易损部件是水泵。定期检查风机与水泵各部螺丝松动情况、填料函的松紧情况、轴承的温度和润滑油的油质和油量,保证各部正常,同时检查消毒剂的投加与剩余量,必要时可调整投加量并补充消毒剂,风机及水泵每运行5000-8000小时进行一次保养与维修。
污水:指在生产与生活活动中排放的水的总称。
排水量:指在生产过程中直接用于工艺生产的水的排放量。不包括间接冷却水、厂区锅炉、电站排水。
一切排污单位:指本标准适用范围所包括的一切排污单位。
其他排污单位:指在某一控制项目中,除所列行业外的一切排污单位。
BOD生化需氧量。COD化学需氧量。TOC总有机碳。TOD总需氧量。SS悬浮物。
TS总固。TN总氮。TP总磷。MLSS污泥浓度。SV污泥沉降比。SVI污泥体积指数。
污泥负荷:单位时间内单位活性污泥所消耗的有机物的量。
滤料容积负荷:每方滤料每天所承受进水中污染物的能力。
滤料水力负荷:每方滤料每天通过的污水的体积。
表面负荷:单位时间单位面积构筑物所能承受处理的污水体积。
污水水质及排放标准
项 目 指 标 | 进水水质 (mg/L) | 排放标准 (mg/L) |
BOD5 | ≤500 | ≤120 |
CODcr | ≤1000 | ≤300 |
SS | ≤100 | ≤50 |
动植物油 | ≤77 | ≤5 |
氨氮 | ≤70 | ≤10 |
PH | 6~9 | 6~9
|
加药间操作规程
1、开机前检查:
1)检查所有管道、阀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检查各加药设备的剂量泵、搅拌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检查电气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体。
2、各种药剂的配比和投加方式:
果汁废水治理工程共投加五种药剂,他们分别是氢氧化钠、絮凝剂、混凝剂、营养物(氮、磷)分别叙述如下:
1)氢氧化钠——用于调节水质的PH值。
配药方式:按重量浓度的20%-25%配置,即1份药4份水或1份药3份水。
投加量:按PH值得要求控制。启动期PH控制在7.8-8.5,正常工作期PH控制在7-8。
投加方式:可用专门配置的加药装置,剂量泵投加,也可在池内直接投加。
2)混凝剂——用于气浮装置的加药和二沉装置的加药。
药剂名称:聚合氯化铝(PAC)。
配药方式:按重量浓度的10%-15%配置,即1份药9份水或1份药7份水。,药剂配好后开动搅拌器搅拌至均匀即可使用。
投加量:按水质指标试验后确定投加量,一般情况下按上述比例配制的药品投加量应在20-50mg/L范围内。
投加方式:用专门配置的加药装置,计量泵投加,也可在池内直接投加。
3)絮凝剂——用于气浮装置的加药和二沉装置的加药。
药剂名称:三号絮凝剂(聚丙酰胺PAM)。
配药方式:按重量浓度的1%-2%配置,即1份药99份水或1份药98份水。药剂配好后开动搅拌器,至少搅拌1.5-2小时使其熟化后方可使用。
投加量:按水质指标试验后确定投加量,一般情况下按上述比例配制的药品投加量应在5-10mg/L范围内。
投加方式:用专门配置的加药装置,计量泵投加。
4)营养物——对于缺乏氮磷的工业污水方需投加营养物。营养物按照C:N:P=100:5:1的比例控制。
药剂名称:氮(N)采用农用尿素,磷(P)采用农用磷肥(磷酸二氢铵).
配药方式:按重量浓度的15%-20%配置,即1份药7份水或1份药4份水。药剂配好后开动搅拌器搅拌均匀即可使用。也可直接将营养物投加至池中。
投加量:按上述碳氮磷比例投加。
投加方式:用专门配置的加药装置,计量泵投加,或直接投加至池中。
3、注意事项
1)各种药剂必须分别存放,防止受潮。
2)加药设备定期检查,并定期排出加药罐中的杂物。
3)定期检查搅拌器合计量泵的润滑情况,三个月进行一次检修。